念奴娇·赤壁怀古[1]
苏轼〔宋代〕
大江[2]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5],谈笑间,樯橹[6]灰飞烟灭。
故国[7]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8]。
人生如梦,一尊[9]还酹[10]江月。
[1]念奴娇:词牌名;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所游的是黄州今湖北黄冈,并非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处。此是讽刺新法被诬陷贬于此。
[2]指长江
[3]旧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4]即周瑜,孙权军中指挥赤壁大战的将领。二十四岁即出任要职,军中称呼“周郎”
[5]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的儒将风度。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6]代指曹操的战船。樯:挂帆的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7]指赤壁古战场
[8]应笑我多愁善感,过早地长出花白的头发
[9]同樽,盛酒器,这里指酒杯
[10]本是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这里指对月敬酒,有“举杯邀明月”之意
词作背景本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是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刺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斥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此时已四十七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结于心。观景时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赤壁古战场的场景和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遂作词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感慨。
词作思想此诗咏古抒怀,雄浑苍凉,境界宏阔,视为豪放词的代表作品。学习时,要注意体会词作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品味词的声韵美,思考词中寄托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态度。
咏史怀古词:一般都是古为今用,借对史事的评论、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抱负。这首词即是想到古代风流人物的功业,引起无限的向往,同时想到自己年过半百依旧无所成事的感慨。
词作解读上片:从眼前赤壁雄奇的江景,联想起古代特别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侧重写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从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入手,用“浪淘尽”把永远奔流的江水与已经消逝了的“千古风流人物”联系起来,为全词设定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和悠远的时间背景。让读者体会到对景抒怀的壮怀。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从泛写怀古转入具体内容,此处点题,“人道是”逐渐揭露赤壁具体所在的问题。长江一带以赤壁命名的地方有好几处,周瑜打败曹操的赤壁在何处,众说纷纭,现在一般认为在湖北武汉赤矶山,不在黄州。这里作者只是借景抒情,只是来游赏这一古迹并不是来考证真伪,并不需要深究赤壁到底是哪个。其地虽然非那一场大战的战场,但也发生过战争,尚有旧时营垒,所以用“人道是”三字,以表示认为这里是“三国周郎赤壁”者,不过是传闻罢了。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是现场之景,写山石用“穿”、写浪涛用“惊、拍”、用“雪”来比喻波涛,“千堆”是数量上的夸张,这里有听觉也有视觉,引发想象,从而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此处总结上片,引起下片。前者是对大自然的雄奇景象发出的由衷感叹,后句是从江山引出,如此江山必然会有许多豪杰。人们凡是见到美丽的风景或者人物,往往赞美为“如画”,见到美丽的绘画或者造型艺术,往往称赞为“逼真”。这里的“如画”并非特指某一幅画,而是在欣赏者眼中最真、最美、最善的典型事物或情景。
下片:描写和赞美周瑜及其功业,并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想的解脱。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的周瑜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英姿。周瑜在孙策手下担当将领时,只有二十四岁,人们看他年轻便称为周郎。他性情温厚,善于和人交朋友;他精通音乐;他的婚姻很美满,娶的是当时著名的美女,乔家的二姑娘小乔。他在三十四岁时与二十八岁的诸葛亮,统帅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用火攻战术,将老谋深算已五十四岁的曹操打败。这样的人物在苏轼眼中,自然是值得向往的。穿插“小乔初嫁了”写其婚姻,一是衬托出周瑜少年英俊,志得意满;二是隐写了这场战争的关系之大。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战败,东吴就会国破家亡。“羽扇纶巾”写其服饰,是儒将的装扮,用形写出人物的神,“谈笑间”写其韬略,由于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谈笑间便把曹操的舰队一把火烧得精光,“樯橹灰飞烟灭”表现出曹军惨败的景象。这里不仅写出了周瑜辉煌的战功,而且写出了他潇洒的风度、沉着的性格,在诗人的笔下,这一形象是丰满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写出了词人的感受和人生理想。“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是两个倒装,意为神游故国(此指赤壁古战场),应笑我多情,即多愁善感,无怪乎早生华发,转而一想人生如梦,不如酾酒临江自我安慰。想到周瑜在三十四岁时,便已经建功立业,而自己比他大十岁,却贬谪在此,没有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什么有益的事情来,头发也早已花白了,相比之下不由感叹。
艺术成就1.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上片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涛引出千古英雄,由故垒引出三国周郎,由江山如画引出一时的豪杰。为下片着重写周郎做了铺垫。
2.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即豪放的风格,如全词的背景设置,孙刘与曹军的赤壁之战,都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
3.衬托手法的运用:衬托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类似或相反,使本体仗着他体的陪衬而更加鲜明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分为正衬和反衬。如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正衬周郎;以雄姿英发的周瑜反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己。
end文字/整理自网络
图片/网络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