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时,曹操带领北方的部队准备队孙权用兵,企图一举灭掉江东,统一天下。关于这一段历史《三国演义》上写道,曹操给孙权下了战术。上面准确的写道,自己带着雄兵百万,上将千员,要孙权投降,如若不然,就要强行进攻江东。关于这人数的问题,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只是曹操自己的说法,其中有夸张的成分。
曹操剧照诸葛亮和周瑜也对当时曹军的兵力作了分析,双方分析的简直有天壤之别。诸葛亮是在故意刺激孙权的时候分析的曹军兵力,我们来看一下:曹军先有青州军二十万;平了袁绍,得到五六十万;中原招兵又得三四十万;得荆州兵二三十万;总的来说是不下于一百五十万。诸葛亮这个分析主要是为了吓唬孙权,所以其中夸张成分应该很大,结论也不真实。
诸葛亮分析局势再看周瑜的分析,周瑜主要是为了安抚孙权,所以给孙权分析了一波。周瑜分析道: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袁氏之众,也就七八万人,加上刘表的人马,总的来说也就二十多万人。周瑜这个分析显然也不是很准确,其作用就是为了安抚孙权。那我们看一下,曹操究竟带了多少人呢?
周瑜分析局势我们可以从史书中记载分析一下。《三国志》记载,曹操出任兖州牧期间,青州的黄巾军较为猖獗,曹操就联合鲍信前去剿灭。这次战役十分激烈,双方实力不相上下,连鲍信都战死了,曹操用计才勉强获胜。此次战役后,曹操获得降卒三十余万,人口数百万。曹操之前就算有十万人,这一下就四十万人了。
曹操获得黄巾军但是,后来发生了很多的变故。先是曹操因粮食不够,裁军了,只把黄巾军里面的精锐挑了出来,号为青州兵。后来,曹操出兵袁术,袁术被击溃,但是陶谦这时候出兵攻击了兖州,曹操损失了部分兵力。再后来,曹操进攻陶谦,后方多地在陈宫的策划下发动了叛乱,人马也在率领下反叛了。之后,曹操和吕布激战,兵力有所下降。最后,刘备带着曹操的兵去截杀袁术,半路上又叛逃了,曹操人马可谓是损失惨重。
曹操和吕布激战《武帝纪》记载,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但是,袁绍却有十万人马,这个记载显然不准确,曹操不可能仅凭着几千人就击败了袁绍的几万人。《资治通鉴》记载,曹操偷袭乌巢的时候,选出了精锐骑兵和步兵一共五千人。乌巢被焚毁后,袁绍率军没去救援,直接率领大军进攻的曹操大营,由于曹操留下的兵力很多,袁绍不能攻下。也就是说,曹操大营能抵挡住袁绍好几万人的进攻,大营里应该也有几万人。
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到了官渡之战结束,曹军兵马应该有十万人。接下来就是曹操对袁绍儿子以及乌桓的战争。《三国志》记载,曹操拿下冀州和青州后,黑山军首领张燕率十万大军来降。后来的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获全胜,又俘虏了二十几万人马。后来荆州刘琮投降,荆州军马近八万,还有部分水军。
曹操军马约五十万以小编的观点来看,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兵马应该为五十万。这五十万大军从哪来的呢?根据以上的分析,曹操官渡之战后军队就应该达到了十万,黑山军首领又带领十万大军来降,这一下就二十万大军。白狼山之战后,曹操得到降兵二十几万。即使曹操裁军裁掉十万老弱残兵,但是曹操坐拥中原,招兵很快,怎么也得招十万人,这就是四十万。荆州刘琮投降,曹操军马没有丝毫损失,反而得到近十万。这样算来,曹操军马近五十万。周瑜以五万人马击败曹操,可谓是真的英雄。
以上属于小编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欢迎留言评论。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武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