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彭翠楠通讯员吕蓉童金健
“余老师好,有道题不会,想请教下您。”7月26日,见到赤壁茶庵岭镇小湖岭村“四点半学校”教师、赤壁市教育局驻茶庵岭镇小湖岭村工作队队员余志飞在教室后门出现,10岁的魏雨梵连忙拿起数学暑假作业礼貌地请教。
顶嘴、不听话、不写作业,这是村民胡木英对女儿魏雨梵的印象。去了“四点半学校”后,不再跟她对着“杠”了,这是胡木英从女儿身上感受的最直观的变化。“我仔学习态度也变了。昨天晚上跟我说今天要六点钟喊她起床,说是有题不会做要早点去问老师。”
小湖岭村距集镇14公里,是该镇最偏远的一个村。村中一些儿童的父亲甚至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教育抚养义务转移到母亲一方和老人身上。数位家长表示,自身能力、精力和体力都跟不上。65岁的村民江春珍说,3个孙子的看管不能“眨眼睛”,不得不趁孙子们睡着后,借着星光与老伴下地干活。
改变始于年下半年,在村里长大、在外事业有成的江水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发现本村儿童教育与看护存在较大问题。当时,正值赤壁市教育局驻村,驻村第一书记贺刚良找到江水,希望发挥队员在教育方面的优势。两人一拍而合,决定以村委会“四点半学校”为平台,为村里的儿童画好教育“起跑线”。
贺刚良介绍,固定每周三辅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解决学生上半周在学校、家庭中遇到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开展好下半周的学习和生活。
暑假来临,孩子们整天在家,如何缓解家长们的压力?“‘四点半学校’升级为暑期托管中心,全天对有需要的儿童开展托管服务。”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又想到一块了。
今年7月,“四点半学校”迎来第一个暑期。“儿童性格还在形成过程中,在学校、家庭中遇到问题很容易闹情绪,最普遍的表现是与家长对抗。我们在与孩子们的聊天中发现这些现象后,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辅导功课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最主要的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孩子们处理问题的办法。”余志飞说。
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