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当坚持正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层次深入的说理技巧
2.理解生与义的关系
一、导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面对生与义的选择,我们的先哲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
无独有偶,西方著名哲学家格拉底被古希腊人陪审团法庭判处死刑,被指控罪名是不敬神明和腐化雅典青年。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苏格拉底越狱逃跑,苏格拉底不赞同逃跑,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他坚持“正义”,坦然面对死亡,最后70岁的苏格拉底饮下毒酒而死。
面对生与义的选择,我们如何思考和抉择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人应当坚持正义》,也许能给你启发。
二、知人论世
1.柏拉图:(约前-前),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哲”。他的著作大多以对话录形式记录,主要作品有《柏拉图对话录》《理想图》等。
苏格拉底(前-前),古希腊哲学家,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命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汁而死。
2.文体常识
对话体:对话体是艺术、政治、哲学和科学著作中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的著作采用两个或多个角色对话的形式。对话体著作通常设置尖锐冲突,对话方发表各自的见解,而最终则表露出作者关于论争的倾向。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运用对话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三、自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1.积累成语
拳拳服膺:诚恳地信奉。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注意与“无可厚非”的区别)。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
2.思考标题特点
议论文的标题要么以论题为标题,如《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要么以论点为标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此划分,本篇课文的标题属于哪一种?具体说明。
参考:
第二种,以论点为标题。“人应当坚持正义”,明确表达了文章的观点,“应当”是“必须”的意思,突出了“坚持正义”对“人”的重要意义。
四、梳理行文逻辑思路
梳理苏格拉底劝说格黎东的逻辑思路。活动:根据课文相关内容,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苏格拉底劝说格黎东的逻辑思路:
①首先阐述“你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我就听你的;如果不合乎正道,我就难从命了。”因为我捧行并一贯遵守的原则是。
②接下来通过连续发问,请他考虑: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
③在格黎东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后,苏格拉底举例谈到了运动员,提出第二个核心问题:?
④格黎东回答只听从一个人的意见。随后,苏格拉底抛出第三个问题:?
⑤在格黎东承认会受到损害后,苏格拉底采用跳跃思维,发问:?在格黎东回答道义比身体贵重得多后,进而提出:。
⑥通过以上层层设问,最后得出结论:。
参考: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