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东坡,我的励志偶像

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我敬佩苏东坡的才气,喜欢他奔放、豪迈的诗词,更敬佩他身处逆境中乐观、豁达的处世情怀。每当我在人生旅途中遇到难以逾越的坡坎时,想起苏东坡的三次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的悲惨处境,都激励我坚强起来。

我不是文化人,只是个农民工,长年奔走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建筑工地挣钱养家糊口。但我是个文学爱好者,喜欢写作,喜欢读书,从《东周列国志》到《民国通史演义》系列古典文学都读过,从明末茅维的《东坡先生全集》到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也读过。所有历史文人中,苏东坡对我的帮助最大。

《苏轼诗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年,听工友说,西藏工地工资高,干一天当内地干两天。那时家里刚修建了新楼房,贷了元款。为了还账,我决定去西藏打工。

我去到拉萨一个叫圣城花园的建筑工地打工。因为缺氧,砌砖上气不接下气,自不必说。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工地食堂里的饭菜,那米饭,是老板贪图便宜,购买储存多年的大米,吃起来像吃锯木面一样塞口。肉是从绵阳冻库运来的冻肉,一点香味都没有,每顿吃一点点就吃不下了。我担心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这时,我想起苏东坡流放儋州的艰难晦暗岁月。儋州是偏远荒凉的天涯海角,那一年,苏轼已经62岁,他的两位贤妻先后去世,跟随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也在惠州离开人世。苏轼独自一人携带幼子,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两个多月,才来到蛮荒的海南岛,发现这里的人穷得连蝙蝠、老鼠都烧烤着吃。

东坡画像

苏轼被贬海南,虽然有个“琼州别驾”的衔头,但朝廷对他下有三不禁令:“不得食官粮、不得住官舍、不得签公事”。这就等于要苏轼在这个蛮荒之地自食其力、自生自灭。当年的惨景,苏轼有记载:“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这正是诬陷苏轼那一派人士需要看到的结果。

但苏轼并没有让自己颓废,他当时心中的坚强从他的“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中可看出,他已经抱定死在海南的决心。苏轼随遇而安,“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还在儋州开办了学堂,传播文化知识,为海南培养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在儋州那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苏轼还写诗、词、赋、颂、碑、论文、书信、杂记等一百八十二篇。虽然没有他被贬黄州写的《赤壁赋》那样经典豪迈,但这些诗文也体现出他身处逆境悠然自乐的乐观心态。

《苏东坡诗词(名家集评本)》

想到苏东坡在儋州的困苦处境,我在拉萨工地的生活,简直就是人间天堂,还有什么苦可言?以后再吃工地上的饭菜,就变得可口起来,坚持了下来。

六月的一天,我接到妻子的电话,说父亲突然患胃癌,已经去世。这个噩耗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离家出走时,父亲还叮嘱我:在工地上要注意安全,注意自己的身体。我都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他,却突然离世。想回家为父亲送丧,又正是全国非典流行,回不了。那几天,我沮丧到了极点。

还是苏东坡被贬罹难的故事激励我,让我振奋起来。

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诬陷贬往黄州,从太守位置一下子降成团练副使,还受当地官员监视,以前的同僚、文友都远他而去,寄出很多书信,没有一个回复。余秋雨先生说他这段时期是在“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巨大痛苦进行突围。”

《枯木怪石图》

庆幸的是,苏东坡真的突围出来了。他清楚是因为自己文采太出色,名号太响亮,让四周的笔墨黯然无光,他才遭此劫。正如他弟苏辙所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如果苏轼因此颓废,正中别人下怀。这个倒霉的大才子、大诗人,在黄州不但没有让他的敌对派看到他一蹶不振,反而给他一个修身养性的清静机会,让他脱胎换骨,思想和才气都得到升华,在黄州写出豪情万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名传千古。

于是,我在悲恸之中,写下一首诗《父亲终于把自己种进泥土》:

种了一辈子地的父亲

终于把自己当作种子种进了泥土

种下他一生的苦难劳累贫寒

种下他一生的厚实沉默平庸

……

在那软绵幽暗泥土里的父亲

被挤压的痛

如生前隐藏体内的癌

他没有喊出半句来

泥土的根有多深

父亲的苦就有多深

高峰村的狮头山有多重

父亲的痛就有多重

……

后来家里有了电脑,我整理草稿本时,把这首诗连同另外五首投给《人民日报》,被年12月7日的大地副刊全部刊发。这是苏东坡给我的鼓励和灵气。

《苏东坡全集》

在拉萨打工,晚上工友们都玩斗地主,我一个人卷在角落里,看书或者写作,都是受苏东坡在逆境中乐观、豁达的情怀的鼓励,我把工地上的两个藏族小工也写进了我的文章中,一篇《藏族小伙达志》,一篇《藏女扎桑》,后来投稿给著名打工文学期刊《佛山文艺》,被编辑廖琪选中,年11、12期连续两期刊发。她还在编后语中这样写到:我连用了杨俊富两篇打工题材的散文,他本身底层,建筑工人,写的也是底层,虽初涉文坛,但文字鲜活,生活气息浓厚,没有规章窠臼,难得一见的朴质感人。对比那些老写手,他非常值得鼓励。我刊就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

我在文学道路上取得一点小成绩,也是苏东坡的精神和情怀对我的鼓励。我只想说,感谢苏东坡先生,你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语)

(本文为第五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获奖作品)

推荐阅读:

“鸡肋”晁补之眼中的苏东坡

讹读苏东坡

“意造”苏东坡

小轩窗,正梳妆

你好,苏东坡

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组诗)

法国诗人罗阿与苏东坡的心有《灵犀》

你好,苏东坡

一弹指顷去来今——苏东坡与文长老的因缘

读东坡:从东坡的诗文风骨到东坡肉

《雪堂记》:从儒者苏轼到东坡居士

你好,苏东坡

从苏东坡品中国文人之逍遥

《苏轼诗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

8

.00元

《苏轼诗集》一书由苏轼研究专家孔凡礼先生整理,共50卷,该书以清人王文诰编《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道光二年武林韵山堂王氏原刊本)为底本,校以两种宋刊残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缺处用日本京都大学《苏诗佚注》影印本补足),宋眉山刊残本《苏文忠公文集》等十七种校本,并参考相关金石碑帖、清人近人校勘批语、校勘记等资料,对错脱衍倒、避讳字、异体字等问题审慎整理。为方便读者深入研究,卷末则附有增补的二十九首辑佚诗、铭传序跋和篇目索引等相关资料。本书是苏轼诗整理的经典之作,在苏轼研究以及宋代文学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苏轼文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

2

.00元

《苏轼文集》一书由苏轼研究专家孔凡礼先生整理,共82卷,该书以《东坡先生全集》本为底本,校以宋刊《东坡集》《东坡后集》、郎晔本、宋刊《应诏集》、《三苏先生文粹》等,并充分利用《宋搨西楼帖》、三希堂石刻等金石碑帖,以及方志、年谱等资料,对旧传的《苏轼文集》进行全面的清理,共得文七十三卷。孔先生又利用上述资料,辑佚苏轼佚文四百余篇,厘定为七卷。该书第四次重印时,孔先生又将新检得苏轼佚文一百余篇附编在后,厘定为拾遗二卷,总计82卷。全书末还附有篇目索引等相关资料。本书是苏轼文的大总汇,与孔先生整理的《苏轼诗集》相辅相成,在苏轼研究和宋代文学研究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

《苏轼年谱》(年谱丛刊)

孔凡礼撰

0

.00元

《苏轼年谱》系苏轼研究专家孔凡礼先生的代表著作。是孔先生在整理《苏轼诗集》、《苏轼文集》、《苏轼佚文汇编》等书过程中纂修完成的。全书一共分四十卷,近一百万字,以编年方式对苏轼生平事迹和交往、创作等进行了详细地考证,享有“资料翔实,系年得当”的学术赞誉,是苏轼研究乃至宋代文学研究绕不开的经典之作。该书自年2月出版之后,即深受读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fc/1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