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一个人长距离骑行了,细想一下,上次独行是农历年底,经羊楼司翻越药姑山公里。再上一次是年春节,从老家安陆到赤壁,骑行公里。
一个人骑车自由,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还可以临时改变计划线路,不用与人商量,一切随心由性。但一个人骑又很寂寞,路上没有人相互照应,特别是在陌生的荒凉的山路上进退两难的时候,感觉特别孤独、无助与恐慌,这时就希望有人一起同行壮胆,哪怕是一同原路返回。
方世湾线路经葛仙山至随阳,我认为是目前赤壁周边最美的骑行线路,新修(改造)的旅游公路起于赤通公路S双泉村路口至随阳街道,虽然只33公里,但起伏坡度大,有些强度。JAVA车队组织星期天骑行了这条线路,我因有事没能同行。参加了骑行的骑友们晚上在群里纷纷晒照片,我便萌发第二天去骑一圈的念头。在群里约人同骑一直到早上没有人搭话,我就一个人出发了,也算一次说走就走的骑行。
一个人骑行,必要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补胎盒,便携打气筒,备用内胎和简单的维修工具必带。我另外带了IGPSPORTS50智能GPS码表,可以实时显示骑行速度、时间、里程、坡度、气温等骑行的相关数据,更详细的数据可导入手机查看;一个大容量的移动电源备用。考虑到独行的寂寞,特意带了一个小手机,放在车头上当播放器,几十首经典老歌可以伴我骑完全程,必要的时候可以看地图、导航,非常实用。不用骑夜路就没必要带车灯了,另外带上路餐和水。
今天的天气比昨天要好,风小,能见度也高,早上气温有点低,码表显示只有14度,幸好多穿了抓绒骑行服。
改造后的新路依然有很多的弯道,这也成了方世湾的一景。往方世湾方向坡率达到10%及以上的有7个上坡,3个下坡(码表数据仅供参考)
方世湾大桥,即将成为赤壁的又一张旅游名片
过桥便是3公里的连续上坡,坡率平均在10%左右,最大坡度17%。随着海拨的上升,方世湾全景也逐渐呈现在眼前。
继续前行,一个大下坡将刚才上坡的艰辛抛得无影无踪。可能是高兴得太早,接着就又一个大坡,虽然不长,但感觉更陡,码表坡率一下就升上17%,完全踩不动,挡位调到1比1了(刚才的长坡是1比3上来的),还要走S扭,可能是速度太慢,码表坡率显示为0了。上了这个坡,后面还有一个与这类似的坡,正如昨天有骑友说:过了方世湾大桥才是恶梦的开始。记得以前老路,一车道的乡村水泥路,都没有这么难骑。
方世湾大桥到葛仙山路口约6公里,上葛仙山修了新路,左侧的老路蜿蜒曲折,坡陡弯急,曾经接受了多少骑行者的挑战,将会成为记忆供老骑友们怀念。
休息片刻,报个平安便继续向随阳前行。后面的路下坡居多,也有一个大坡,坡率达到13%。
骑行过程中,更多的美景只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不能全部用手机拍下来分享。因为很多时候速度快了,看到时已来不及了,不是非常特别的,都不愿意停下来返回去拍照。
这一片芦苇很漂亮,书读少了,不知道如何用文字去描述。
过了这个牌坊,就离随阳不远了
JAVA自行车店到随阳45公里,如果走官塘、中伙回赤壁还有42公里左右。国道车多灰多,一般会选择经双丘到中伙。今天计划去探一条大家都没有走过的路到双丘。
到黄沙便左转进入一条乡村路,开始是水泥路,出村便是碎石土路,再往后路况越来越差,上山就完全不是路了,不知道能不能走出去。
看地图上是有一条清晰的路可以通往双丘,导航的轨迹又与地图上的这条路偏差很多,还好大致方向没错。越往山上走越心慌,这路上要是有小倩出没,我不是死定了?还是相信科学吧,硬着头皮顺着路往前走。
看到小溪流心里就踏实了,顺着流水方向肯定能走出去。没多远就到了一个村子,有水泥路了,到这里我就知道路了,一边通往陆水水库边的莲塘畈,一边通往双丘。
回想刚才走过的山路,不正是山地自行车应该走的路吗?如今这样的山路越来越少了。
这个关口好有气势,联想到一个词“易守难攻”。
一会儿就大双丘了,双丘到中伙这段路经常走的,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风景。
早上7点50出发,下午1点35到车店,比预计时间提前了25分钟。下图是码表导出的相关数据,供大家参考。
欢迎加入骑行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