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下文前,我们先看下赤壁之战带来的几个变化:
中国的统一足足推迟了72年
从赤壁之战的公元年到公元年西晋灭东吴,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多打了72年的战争。
过程中的代价无非是又多了万因战争而死的无辜百姓,终究累累白骨成就了刘备这个野心家的帝王梦。
本来这一切,在曹操挥鞭下荆州的公元年,就可以统统结束的。
从年黄巾之乱算起,到年赤壁之战,惨烈的战争已经持续了24年。
中国人口已经从万直接下降到了万左右,24年的时间已经是一代人口成长时间,远远超过了之前历代朝代更迭的时间。
之前秦、西汉更迭:从大泽乡起义(公元前年)到刘邦灭项羽(公元前年)为7年左右时间。
王莽新朝、东汉更迭:绿林、赤眉起义(公元17年)到东汉建立(公元25年)为8年左右时间。
此次长达一代人更迭的24年,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战争年限。
按以往的历史,24年时间已经够长了,也是该由分裂到统一的时刻了,但是这一切都由刘备、诸葛亮、周瑜、鲁肃这些野心家所改变。
中国历史上痛失一代明君
军事上,曹操内灭袁术、吕布、袁绍、刘表、马腾,外攘乌桓、鲜卑、匈奴、羌、氐;
政治上,唯才是举,政治清明,惩办豪强,稳定局面;
经济上,屯田制,兴修水利;
文学上,曹操的诗词气势磅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但又不失文学色彩。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至今脍炙人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仍在耳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读者断肠。
曹操的文学造诣已经超过了古往今来的任何君王,只有我朝太祖可以与之媲美,不仅曹操个人文学造诣高,在曹操的带动下,形成了“建安风骨”的文学繁荣。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统治者都是些什么酱油: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估计刘备半句都写不出,刘备在发迹之前,相继投靠了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十几个割据势力,年年反叛,终于在忽悠了东吴孙权后,在赤壁之战后成就了他的野心,但是导致了荆州、四川、汉中等地人民的生灵涂炭,据相关资料,这几个地区的人口估计消亡70%以上。
孙权是这场战役中仅次于曹操的输家,对于孙权及其集团的臣僚来讲,和平统一是最好的归属,以孙权集团的实力,后面的那几十年纯属打酱油,对抗曹操,对中国历史以及其子孙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只是成就了刘备、周瑜等人的野心。
中国错失了一个大一统的强大汉族王朝,迎来了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司马晋朝
由曹操建立的曹魏集团俨然一大一统汉族王朝style,政治清明,经济逐渐稳定,文学繁荣,外攘四夷,灭乌桓,安匈奴、鲜卑,平羌、氐,古汉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向来尚武,积极健康。
如果这时由曹魏统一天下的话,也没有后面司马懿什么事了,司马家族根本不可能篡位,更没有后面西晋一建国,内部就弄出个“八王之乱”,石崇王恺斗富,白痴皇帝晋惠帝这种逗比王朝出来。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也还好,正是有了晋朝这种毫无贡献度、存在感的王朝存在,可以说中华民族算是被彻底坑入绝境,接下来“五胡乱华”从公元年匈奴刘渊起兵算起,至公元年隋灭陈统一,中国将近打了三百年战。
这三百年战争中,中华民族承受了无尽的苦难,中原原住民的汉族,在北方消亡了80%,南方汉族也在“侯景之乱”后只剩万,中间的无数民族大屠杀,更加是悲剧中的血书。
曹尹俊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