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9日——11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老师以及茶文化艺术教研室包小慧老师、潘城老师、钟斐老师受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的邀请,前往湖北进行为期九天的茶文化交流与讲学。此次活动,四位老师将先后前往天门、荆州、武汉、赤壁,与当地的茶文化研究会、大学等开展全面的茶文化交流,以兼具茶人和教师的身份,传播、传承学院派茶文化。
茶文化学院湖北行赤壁·国际茶文化大会年11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老师、包小慧老师、潘城老师、钟斐老师受邀前往赤壁,参加“国际茶文化大会”,受到了主办方的热情接待。
“国际茶文化大会”在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举办
“实地考察”
结束了“国际茶文化大会”的活动后,王旭烽老师一行四人对湖北省赵李桥茶厂、羊楼洞万里茶道以及汉口俄国茶栈进行了实地考察。
穿过无垠的茶园,沿着布满“川”字旗的街道,终于找到了赵李桥茶厂。
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是中国边销茶(砖茶)的重点生产单位,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在汉语文字不普及的蒙古地区,牧民们依然用手触摸茶砖上的“川”字以便真假。
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企业大门
准备压制的茶原料
茶厂工人在压制茶饼
成品砖茶整齐地摆放在仓库
茶文化学院老师与企业代表在砖茶生产车间合影留念,右三为王旭烽老师
“万里茶路”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之路,羊楼洞更是被称为“亚欧万里茶路上的明珠”。越来越快捷的交通渐渐把羊楼洞原本的功能淘汰,但是,当地居民却扬长避短,发展起新兴产业——茶文化生态产业园,经营地有声有色。此次茶文化学院的老师深入考察其发展经营模式,与企业领导探讨未来茶文化生态产业前进的新方向、新高度。
这凝结着历史痕迹的古道,仿佛还能看到“鸡公车”运茶的景象
最后,老师们还寻访了汉口俄国茶栈,品味历史中的茶香。
“旅茶”
此次湖北行中,王旭烽老师有感而发,写下这样两段文字:
羊楼洞,赵李桥,老青砖,古驿站。今天的茶事走读,收获太大了。万里茶道,行至汉口,又一缕北国茶炊袅袅升起。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商人进入中国内地,首站羊楼洞,从德国买来报废火车头,折装蒸汽机和发动机,从此开始中国机械制茶历史。看我今日之图,皆为青砖所用,茶叶原料堆成窑洞般,还需30%的红色茶梗。有一条工作线年前苏联作家建。一天生产茶砖20吨。茶筐用竹,一片竹面,剖12层,苏联是专家!青砖运往蒙古和俄罗斯!这百年前兴盛城镇,虽被日军炸毁,但凤凰涅槃,茶忆深远。俄罗斯李维诺夫茶商人,正是从这里起步!明日汉囗,再寻李氏茶踪。
别小瞧这些汉口的老房子,一百多年前沙俄贵族在此将华茶送彺北国。洞庭街,黄陂路,兰陵路,李凡诺夫年在羊楼洞建顺丰茶厂。年在汉口建茶栈和别墅。今天上午找了半天,找不到60号,最后才发现就在眼前。因重新修整,封起来了。大小巴公的房子为第一张,他们在汉口做茶生意。最后一张是新泰大厦,也是沙俄的大茶号。沙皇太子曾来汉口见他们,他们是太子表兄。尼古拉就是全家被镇压的那个尼古拉沙皇。这条街李凡诺夫茶企建筑最多最漂亮。听说他是妻管严,夫人审美上有要求。其人58年在华度过,全家回国,而他则死在汉口。不知葬在何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路上”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湖北行”到今天也就圆满地结束了,一路走来,我们跟随老师的脚步看着、听着、学着……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一场特殊的寻访,每个人都在发现茶的历史与故事,每个人都在接受茶的洗礼。我们对茶的渴望将驱使自己不断向前,身体与心灵,都在路上。
《湖北行》
天门大开茶圣走,
武汉三镇黄鹤去。
无限往来伤赤壁,
三分轻重本荆州。
可惜未煮宜昌水,
旋啜旋话恩施茶。
——潘城
转自:茶席设计与创意
编辑/李梦羽、周吉婧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