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真真假假叫人一时难以分辨,今天看鉴君就从历史真相的角度,来说一说《三国志》打脸《三国演义》的那些事儿......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天气预报,五虎将个个武功炸裂,人品完美,三国军队动不动七八十万,这些看起炫目无比的神奇故事,历史上真有其事吗?《三国演义》描述的类似场景,其实大多数是经过罗贯中等作者们脑补的。
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次数造了假
《演义》中对诸葛亮六出祁山作了浓墨重彩的描述,其实诸葛亮只打了五次北伐战争。第一次是平三郡、失街亭,第二次是围陈仓、斩王双,第三次是败郭淮、收二郡,第四次是木牛流马、伏杀张郃,第五次是渭南屯田、病死军中。
《演义》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中间硬加了一出戏,凑成了六出祁山。这出加戏就是三出祁山,其实只有将军陈式率部分兵力进攻,诸葛亮并没有亲自出马。
草船借箭是移花接木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与周瑜打赌造十万枝雕翎箭,行了一招草船借箭的妙计。其实这事不是诸葛亮干的,时间场合也不对。
真正的草船借箭发生在赤壁战后、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为了侦察曹兵情况,乘快船深入曹军水寨,曹军乱箭齐发,遂有草船收箭之说。
正是在这场战斗中,曹操说了那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化用这一段典故,作了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演义》中对兵力作了极大艺术夸张
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动不动七八十万大军都是假的。赤壁之战曹操大军达到了恐怖的八十三万,其实历史上曹操总兵力也就二十来万。
刘备为关羽报仇,起两川之兵七十万,这个数字也够荒诞的。蜀汉刚立国时兵力也就五六万,七十万人是无论如何凑不出来的。
诸葛亮北伐也是动不动三四十万人,这就更失真了。根据《三国志》记载,蜀汉在册兵力共有十万人,诸葛亮每次率军出征连十万人也带不够。
毕竟,三国的总人口也就七八百万,蜀汉更是只有不到一百万人(当然这个数字不够真实,但本文不作详述),四十万大军,又从何而出呢。
蜀汉没有五虎上将
相信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都能熟极而流地说出蜀汉五虎上将的名字: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其实蜀汉既没有“五虎将”的称号,赵云也和另外四位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关羽是前将军,张飞是右将军,马超是左将军,黄忠是后将军,前后左右四大将军是蜀军中名位最高的,而赵云只是翊军将军,级别差距很大,无法相提并论。
马超其实是个人渣
马超在《演义》中是银枪白马帅小伙的形象,而且一出场就是受害者的人设,再经过尊刘抑曹价值观一浸泡,似乎也成了个忠君爱国的良将,但其实这位的人品极其差劲。
马腾、马超父子当年据有凉州,也是一方军阀,后来因为形势不好,马腾到许昌投奔了曹操,但为了保命,把马超留在老家带兵,作为挟兵自重的资本。
但马超不顾父亲在京为质,想起兵独霸一方,结果不仅丢了凉州,还连累老爹丢了命。后来马超投奔张鲁,就有人指责马超私心太重,枉害家人。刘备如果不是急着用人,估计都不会收马超。
不过脑补归脑补,若是如实地按历史真相写,赤壁大战只有二十来万人,诸葛亮北伐只有区区几万人,马超、黄忠刚封了大将没几天就挂掉,恐怕读者会有菜鸡互啄的失落感。所以,还是尽情地享受作妖的诸葛亮、爱哭的刘大耳和奸诈的曹孟德吧。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