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群,年9月生于江苏灌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南京大学级艺术硕士。《中原书法杂志》最受读者喜爱的书法家,中原书法网提名“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作品入展、获奖:全国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三届草书展
全国第六届新人作品展
全国首届“西狭颂”书法篆刻展
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
全国“大爱妈祖杯”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三届林散之奖
全国首届“赵孟頫奖”书法作品展
全国第三届扇面展全国首届“三晋杯”公务员书法展
首届“中国书法院奖”
首届“江苏书法奖”
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金山岭长城杯”书法作品展
全国第四届扇面展
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
全国“交通杯”书法篆刻展
全国纪念彭雪枫将军诞辰周年书画展三等奖全国“赣粤高速杯”纪念建军80周年书画展优秀奖全国纪念杨守敬诞辰周年书法大赛优秀奖全国第九届“兴化板桥杯”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全国首届“顾亭林奖”书法大赛优秀奖
书法作品发表于《书法报》、《书法赏评》、《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中师书坛》、《美与时代》、《启迪与智慧》、《城事》、《灌河》等报纸、杂志。
行走在书法路上的朱亚群
文/孙建明
书法家朱亚群,生于年,39岁,江苏灌南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
曾经的业余书者,而今已是吃书法专业饭的亚群,与我相识十数年了,因为同有嗜墨之好,所以走的比较近,对他书法之路自然知晓,相比当下众多的书法青年才俊,亚群是半路出家的,但从书法悟性、勤奋程度和所取得的成绩上看,毫不讳言,亚群是我所见到的诸多青年书法家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艺术圈的语境下,赞许艺术家多是某某深得艺术天赋之类的褒奖语言,我觉得不必太客套,实际上对于艺术家而言,他们除了感恩父母之生养、感谢传世经典,感谢老师的教导,更多的应该归落在自己的勤奋和悟性上。亚群即是深耕砚田、奋志墨海的一名书法行者。
三十年前的苏北农村,生存条件艰苦,人们渴望文化知识改变生活和命运,特别是父辈们期望孩子啃书识字跳出农门。亚群在父辈们的鞭策下刻苦啃读课本,如愿考上了师范,成了将来可以吃公粮的师范生。读师范之前,亚群有多年暗恋书法的情结,因为文化考学的压力没有机会让他涉及书法,对亚群来讲,读师范之前最大的书法实践,就是每年春节农家写春联时,自己拙笔沾墨,父亲站在红纸前指点文字。但也正是这种单纯的书法熏陶,奠定了亚群书法追求的基石。
读师范时,亚群在老师指导下初临颜楷、汉隶,后习米(芾)行、王(铎)草,对书法进行了相对系统的学习和深入临悟。期间,在省内、外的一些书法展赛中,亚群取得了一些成绩,这足以说明他对书法学习的勤奋和对书法的良好悟性。但亚群是个书法上从来都不安分的人。师范毕业后,亚群分配在乡下教书,那时他学书渐转行草,且以草书为主。他特别钟爱二王、张旭、怀素、孙过庭等。草书极赋韵致的挥洒,更切合亚群的情性,亚群的草书拉线潇洒,墨线强烈变化,字形大开大合,对比强烈,技法娴熟,性灵自逸的草书情怀逸然笔下。如今他的行草书又加入了赵之谦、何绍基的东西,正是这种不断求变的,性灵自逸的渐变,这种理性加感性的渐变,支撑了书法家的广邈星空,亚群则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年,在市书协以及亲朋好友的关心帮助下,亚群进入中国书法院学习,怀揣梦想,他脱产一年学习书法。这一年,让他有机会系统学习和了解前沿书法理论,对书法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并由此踏入了另一新境。年以来,亚群的书法作品入展、获奖呈现爆炸式趋势,这为很多相识的书友感到惊奇、不可思议,事实上成就者的背后,除了悟性之外,更多是超于常人的勤奋磨砺。如今,亚群依然没有放慢书法追求的脚步,通过刻苦学习如今成为南京大学级艺术硕士,相信几年南大的书法学习,亚群无论在技法还是理论方面将有更多的收获!
恒者有成。亚群的书法之路是个深汲传统、逸己性情的追梦之路,我们期待着亚群书法追梦之旅,奉献给观众更多梦幻和精彩。
年7月5日晚于六福居
朱亚群书写《赤壁赋》:
?请将手机横屏?
《赤壁赋》局部图:
朱亚群书法作品欣赏参展书家42人名单
童德昭
刘福生
申伟
郁民华
王文勇
刘石
朱亚群
王锰
王立场
向彬
邵建国
胡海峰
平保龙
林万里
张怀顺
常秦
胡志刚
陶家鸿
郭保军
刘卫东
张红杰
韩存利
张挥
黄训华
罗思宝
张建祥
孙合理
曹端阳
丛培国
陈永君
左晓明
司正博
张兵民
周建旭
程度
郭春峰
彭飞
杜思吾
杨雯
刘山林
莫金龙
慕鹏军
主办单位
中原书法网
承办单位
中原书法杂志
中原书法报
书画收藏报
媒体支持单位
腾讯河南
凤凰河南
搜狐新闻
每日头条
天天快报
联系我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