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三抓一优”为主线,以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1-10月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稳的基础更加巩固,好的态势更加明显,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1.经济增速平稳。一是宏观指标增速增速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按可比价计算)7.9%,比全省增速高0.1个百分点;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比同期和1-9月分别提升0.1和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比同期和1-9月分别提升0.4和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3%,比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7%,比同期提升9个百分点。二是实物量指标增速向好。1-10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经历了二季度的负增长后,达到了目前为止的最高增速;施工项目个数增长38.2%,其中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49.1%,今年以来均呈持续长态势。新开工项目增速在6月首次超过了施工项目增速,显示出经济增长的基础较为坚实。
2.物价水平温和可控。10月末,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八大类价格指数中只有医疗保健类和居住类上涨较好,分别上涨了3.9和3.1个百分点;食品类下降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6.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回落0.5和0.1个百分点。现阶段部分生产领域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上涨过快并没有影响到物价水平的总体稳定。根据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测算,1-10月,全市商品房销售均价为元,比同期下降7.1%,但今年以来只在百元以内小幅波动,房价涨幅总体平稳可控。
3.就业形势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06%,比上半年略微提高0.15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就业市场总体稳定。
4.财政金融运行稳定。1-10月,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68亿元,可比增长11.7%。税收收入完成44.66亿元,增长23.9%。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到62.3%。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4亿元,比年初净增.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97亿元,比年初增长17.1%,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5.经济结构优化。一是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升级继续向前迈进。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比全省增速高0.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9.2%,比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中的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继续提高。三是消费升级继续加快。1-10月,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与住房相关的商品类别保持了17-22%的较快增长,均高于限额以上商品平均增速。
6.实体经济展现新能量。一是市场主体增势不减。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记“五类”市场主体2.69万户,同比增长11.9%,比上半年提高25.4个百分点;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近户。二是投资后劲充足。1-10月,全市民间投资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18.6%;万以上项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3%,投资增长潜力较为充足。三是工业利润回升。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4%,自今年5月扭负为正后,连续五个月保持回升态势,实体经济有所回暖。
二、稳增长中呈现诸多亮点
1.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今年以来,依法关停“地条钢”生产企业1家,退出煤炭产能12万吨;截至10月末,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3%,较上年末减少了24.4万平方米;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这是自后再次就降低企业成本出台具体措施,预计一年将为企业降低税费成本约10亿元;1—8月,全市规模以工业企业负债率44.8%,保持在合理区间;启动补短板十大工程。
2.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一季一考评”的要求推动项目建设全面发力。1-10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比上半年回升1.7个百分点。在重点项目中,立邦涂料、南玻光电玻璃等20余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维达力赤壁电子玻璃产业化二期、多肽药物原料药生产基地(咸安)、嘉鱼长江公路大桥等8个省级重点项目,其他98个市级重点项目正在全力推进。
3.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市直部门推行“大科室”制改革。行政审批共取消12项,承接18项。积极推广运用全省中介服务平台,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落实企业税费减免政策,认真执行降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企业缴费费率的政策。为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2亿元,惠及全市多家出口退税企业。另外,减免规费基金多万元,惠及企业多户次。
4.生态产业大有可为。接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等一批“环保新政”,对非煤矿山、沿江重化工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关闭长江潘家湾3个码头,确保环境质量安全。农业、旅游业、健康养老服务业等和生态相关的产业得到充分发展。目前,咸宁已通过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公示。年,全市旅游发展综合指标在全省市州中排名第五,在武汉城市圈除武汉外排名第一;三国赤壁古战场5A景区创建已完成省级验收。未来几年,梓山湖生态新城将建成全省健康服务业示范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