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政府声音,闻百姓民声
排排楼房林立,行行绿树成荫,条条道路直通农户庭院……
赤壁市柳山湖镇易家堤村村民梅德华12月7日开着新买的小轿车,带着记者绕村子转了一圈,对眼前美景赞不绝口。
近年来,该村通过引进葡萄产业,让村民转租土地的收益,从以前种水稻时每亩元租金,到现在改种葡萄后,每亩租金猛增到元,且将逐年递增50元。
梅德华算了一笔账,该村集体现有转租葡萄基地亩,仅地租一年就能增收7.77万元,加上村集体自营的20亩葡萄园,村集体建设“美丽乡村”也就有了底气。如今,他不仅自己家的地租直往上“蹭”,而且加上在葡萄园里“打工”工资,一年的纯收入至少多了2万元。
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赤壁市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发展目标,按照产业先导、生态优先、服务先行的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同时,本着“一村一业,产业带动”的原则,突出三产融合,打造特色产业,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赤壁市按照做强农业基地、着力建设“万亩特色农业基地”的发展规划,先后建设茶叶、楠竹、猕猴桃、湘莲等农业基地多万亩,发展各类新型农业专业化组织家,实现了以龙头带基地、联市场、促增收目标。“百亿茶业”的培育,使赤壁跻身全国百家重点产茶县市前十名。
为累积“美丽乡村”建设资本,赤壁市还坚持以“互联网+”思维促进传统农业转型,通过建设电商孵化产业园,形成了“平台+园区+培训+孵化+物流+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绿购模式”,形成了线下“百村开花”、线上“万户结果”的格局。仅入驻电商孵化产业园的企业就达到36家,年销售额突破亿元。赤壁全域的青砖茶、猕猴桃,以及黄盖湖的湘莲、柳山湖的葡萄、余家桥的丰水梨、官塘驿的竹笋、车埠镇的龙虾、神山镇的水产等,都成了线上“爆款”产品,全市有近6万农民通过“绿购模式”走上致富之路。
来源:咸宁市人民政府网
白癜风怎样防治盖博士盖百霖哪个药物有卖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