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东坡赤壁
苏东坡的一首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把人们的思绪带回了近年前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一场恶战,那时候英雄辈出,都有用武之地。而作者苏轼则经历坎坷,正被贬于黄州,不禁让苏轼感慨万千。这是一首北宋时期词作的巅峰。
然而苏东坡所游览的地方是今天湖北省黄州城西,并非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因为是苏轼填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地方,所以叫做“文赤壁”。当然并不是苏轼搞不清状况,他在给有人书信的时候,就说:“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所败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
火烧赤壁
苏轼借名借景抒情,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早在西晋,龙骧将军蒯思就在这里兴建了江馆。苏轼在这里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由此更加出名。在此之前唐朝的杜牧也曾经贬于黄州。现在通称“东坡赤壁”。
赤壁大战是公元年,雄心勃勃的曹操试图一统江南,和孙刘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咸宁市赤壁)附近进行的一场遭遇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放火焚毁了曹操打算渡江的船只,并波及岸上兵营,顷刻间“樯橹灰飞烟灭”。
当然曹操不承认这种说法,他认为既然败局已定,所以主动烧船,不给对方留下一樯一橹。这场战役烧的地方并不是赤壁,而是在赤壁对岸的乌林(今湖北洪湖境内,与赤壁隔江相望)。乌林大火映红了对江的赤壁,所以叫做赤壁大战。
根据曹操的说法,他自知败局已定,也下令放火烧船,不给敌人留下物资。于是乎这场战争的三大纵火主犯是周瑜、曹操、刘备。这场战役真正被烧的地方是乌林,不过赤壁名气更大,苏轼其实也知道周瑜烧的是赤壁对岸,但无碍于人们把这场战争称为赤壁之战。
仙都小赤壁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在长江流域的大规模水上之战。曹操北回之后,孙刘占据了荆州南北各一部分。赤壁所在地区因盛产蒲草,三国吴设立蒲圻县,年改名为赤壁市。
其实,除了这两个赤壁,在浙江省缙云县仙都还有一个小赤壁,虽然与赤壁大战无关,但是壁立千仞,也颇为壮观,与静谧的好溪水交相辉映。传说东汉刘秀曾经逃亡至此,来到悬崖峭壁行将无路之际,突然天降巨龙,在悬崖上“耕”出一条路来,刘秀得以脱身。假如苏轼来过这里,说不定也可以写出千古名篇呢。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