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上回书说到,孙权内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决心联合刘备共敌曹操,这就意味着曹操的不败神话即将结束!
那么曹操有那么轻易失败吗?曹操和他的谋士们对此战又有什么看法呢?
第三章:赤壁之战
第三节:曹操的想法当时曹操在江陵,他听到孙权与刘备结盟的消息后,知道自己和平收购江东集团的计划泡汤了。他打算把荆州七八万水军和所缴获的战船,挟胜利之师顺流而下直取江东,武力兼并江东集团,免得夜长梦多。于是曹操开了一个战前动员会,众将在会上踊跃发言,纷纷认为现在就是收拾孙权的最好时机。只要收购了江东集团,天下就可以平定了。要抓紧时间渡江去收购江东集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众将的话说到曹操的心坎上去,说得曹老板不禁点头称是。扫荡群雄,平定天下。这就是我曹操毕生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几十年如一日去奋斗,我付出了多少心血,熬过了多少生死攸关的危险,为的不正是今天这个机会吗?现在,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了,我岂能放过?曹操扪心自问,回想自己从二十岁走上仕途,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自己也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时日不多了,再不趁此良机统一全国,恐怕就没机会了。我头发虽然花白了,但我的雄心壮志不改!是的,现在就是我统一全国最好的机会!不世之伟业即将在我曹孟德手中完成!五十多岁的曹操,昂起自信的头颅。就当曹操沉醉在自己的梦境之中时,有一个人站出来打断了他的“美梦”。这个人就是贾诩。贾诩劝谏道:明公您当初打败袁氏,如今收复汉南,威名远扬,震慑天下,军事实力甲天下。如果您利用荆楚之地的富饶,招揽天下贤才士人,安抚老百姓,让大家安居乐业,那就可以不兴师动众也可以使江东地区俯首称臣。贾诩这招“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谓是“以大博小”的稳妥做法,他恐怕还有一层言外之意,那就是:“曹老大,您不要冲动,贸然出兵与孙权硬干,胜负未可知啊!”贾诩自从在官渡之战时劝说张绣归降曹操后,跟着曹老板已经八九年了。他在官渡之战和平定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都立下了功劳,因功当上了太中大夫。贾诩这人,他非常聪明,知道自己是半路投靠曹操的,在曹营中的根基很浅,不如曹家嫡系那些人那样。他从来没有结交死党,也没有轻易去同僚家中串门,以免别人以为他在拉帮结派,免得惹祸上身。他平时话并不多,能不说的话尽量不说,但现在他隐约觉得曹操贸然与孙权大动干戈,胜负实在难料,所以不能视之不管。于是他提醒曹老板不要贸然渡江与孙权作战,这也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对老板即将做出错误时的提醒。贾诩知道,毕竟水上作战一向是北兵的弱项,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即使自己兵力再强大,也是很难说一定能战胜对方的。曹操当然知道贾诩的言外之意,可是现在不乘胜攻下江东地区,以后哪能有今日这样的好机会呢?如果按照贾诩的建议去做,不战而屈人之兵,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统一全国呢?再说,想当年,我多次以弱势兵力击败强敌。如今我有绝对的兵力,我还怕孙权不成?我相信我的能力,我一定能够成功收购江东集团的!曹操骨子里的自信重燃了,他果断拒绝了贾诩的建议,重整兵力,积极备战。后来曹操赤壁战败,许多人认为是曹操的固执导致的,是他一意孤行才致失败的。说实在话,当时确实是曹操一生中统一全国的最好机会了。如果我们站在曹操当时的角度上来看,曹操确实有出兵江东的必要。如果你能了解曹操的奋斗目标,就不会对曹操执意去收购江东集团感到惊讶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是有很多原因的,这些原因我们留到战后总结大会再去分析吧。就这样,会议不欢而散。谈话
孙权在下定决心抗曹后,任命周瑜为江东军前线总司令员(左都督),程普为副总司令(右都督),鲁肃为参谋长(赞军校尉),帮助周瑜出谋划策。孙权授权周瑜全权负责前线的作战,主持战事,一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来做决定。孙权的这项人事任命,让老将程普觉得很不爽。毕竟程普是江东集团的资深老员工,想当年他跟随孙坚打天下的时候,周瑜还在玩泥巴。现在让年纪轻轻的后辈周瑜当自己的顶头上司,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周瑜,你这小子想当我的领导,还嫩着呢!我不给你一点颜色看看,以为我好欺负的吗?老年人程普忿忿不平,数次呛周瑜,当众羞辱这个年轻的总司令员,丝毫不给周瑜面子,反正周瑜也不敢拿他怎么样。但是周瑜的反应出乎了程普的意料。周总司令员不但不生气,不与程副总司令计较,反而更加和颜悦色的对待程普,完全就是一个后辈礼待前辈的态度。周瑜的器量感动了程普,让程副总司令感叹不已,这个年轻人真是天下俊才啊,我程老头子哪里比得上他?从此程普对周瑜的敬重日益加深,他以后逢人都对周瑜赞不绝口:“周公瑾,他是天下俊才!我这老头子与这小伙子交往,犹如痛饮美酒一样,真的让人陶醉啊!”当然,程普佩服周瑜这段故事是一个小插曲,我们接下来续上赤壁之战的剧情吧!当时刘备在鲁肃的建议下屯兵樊口(位于湖北省鄂州市西部),与江东方面遥相呼应。此时的诸葛亮在江东还没有回来,刘备根本不知道诸葛亮把合作事宜谈到何种程度了,又得到探子的汇报,曹操即将挥师南下,所以刘备每日神经高度紧张。刘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每天派出大量巡逻员在江边眺望江东方向,看看孙权的军队什么时候开过来。此时的刘备,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他实在没有办法了,曹操这次是来真的了,自己再怎么拼命也挡不住人家的千军万马的。所以,刘备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孙权的军队了。孔明先生,您谈得怎么样了呢?您为什么不捎个口信回来呢?刘备看见诸葛亮久久不归还,心里七上八下,坐立不安,不知道江东的情况如何。在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的时代,我们非常理解刘备焦虑的心情,毕竟此时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我几十年如一日去奋斗,难道我的创业之路就此终止了吗?不,不会的!即使失败,我也要拼到最后时刻,让我的生命不留下一丝遗憾!刘备非常清楚的明白,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这次失败了,他就是想回老家涿郡卖草鞋过粗茶淡饭的日子都不可能了。为了创业,我二十年来寄人篱下,像流浪狗一样被人赶来赶去,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这并不是我不够努力,应该也不是我的能力问题,可是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刘备内心痛苦的挣扎着,他在苦苦的思考着——成功之路在何方?就在刘备陷入沉思之时,巡逻员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告诉刘备说他们看见了周瑜的船队驶过来了。刘备听了巡逻员的话,并不激动,淡淡的问道:“你怎么知道不是曹操的青徐兵团呢?”巡逻员答道:“我们看见船队的标识得知的。”巡逻员的话终于让刘备放心了,确信江东军终于到来了。做为一个饱经沧桑的创业者,刘备并没有激动万分,只是点了点头,尽显枭雄本色。他派人带着礼物前去慰劳周瑜的部队,想从周总司令员的口中打探消息。但周瑜毫无客气的对慰劳的人说道:我身负重任,有很多军事要务等着我去处理,所以我不能委派别人代理。如果刘先生(刘备)肯屈尊前来与我会面,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周瑜看见刘备只派几个下人过来慰劳,心中有点不爽,故意摆起谱来,刺激一下刘备——您之前不是三顾茅庐吗?现在该来我这儿三顾军营了!刘备的下人回去对刘备原封不动的复述了周瑜的话,刘备知道了周瑜的意思了。刘备听完手下人的报告后,打算即刻动身去周瑜的军营慰劳江东众将士。但关羽和张飞看见大哥要屈尊去犒劳晚辈周瑜,心里非常不爽,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刘备只得耐心的做两位兄弟的思想工作:如今我们和江东集团联盟,周瑜要我去他那里谈合作,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如果我不亲自去,就表达不出我的诚意来,所以希望两位好兄弟不要多说些什么了。就这样,刘备带着几个人,乘一只小船渡江去见周瑜。刘备一和周瑜见面,就开门见山的问道:“如今我们联盟共同抵抗曹操,这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合作。我斗胆问一下:周司令员带了多少战士来作战?”周瑜伸出了三根手指,答道:“三万人。”刘备听了周瑜的话,有点失望的说:“有点少了。”周瑜自信满满的答道:“三万人已经足够用了,刘先生不要担心,且看我周瑜是如何打败曹操!”周瑜的豪言壮语虽然给了刘备一些安慰,但刘备还是不怎么相信这个毛头小伙子能有多大的胜算。刘备觉得这个年轻人口气不小,架子也大,但不知道他的本领如何,总之就是——不太靠谱。这是刘备初次见面对周瑜的印象。刘备想了一想,觉得有必要叫稳重的鲁肃出来与他聊一聊,了解了解目前江东军队的情况和探讨当前的作战计划。当刘备把这个想法和周瑜一提,周瑜的反应出乎了刘备的意料。只见周瑜摇了摇手,用不可商量的口气对刘备说道:自从我接受孙董事长的军令后,就不得随意委托人代理,这是原则问题。如果您执意要去找鲁肃聊天,我也不阻拦您,您可以另找时间去拜访他吧。刘备听了周瑜的话,觉得很惭愧,心想这小子不仅有点狂,而且不通情达理,想叫他去跑路传个话都这么艰难。周瑜看见刘备红着一张脸呆在原地,便笑道:“刘先生,您不用过于担忧,鲁肃和孔明先生再过两三日也来到前线了,到时你们可以尽情的去聊天。”刘备听了周瑜这话,又惊又喜,非常高兴。但刘备高兴之余,也留了一个小心眼,在把自己和刘琦的军队规划给周瑜统一指挥外,还暗中留了一手——私自留下两千名精锐部队来当自己的安保团。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周瑜战败了,我刘备还可以带着我的兄弟率领这两千人跑路。这就是刘备做的最坏的准备,以防周瑜干不过曹操,自己跑路时也要一些人保护着自己跑路呢。我不可能把全部家底交给周瑜那小子去指挥的,还要保存一点实力,以防不测,东山再起。看了刘备的奋斗史,你不得不佩服他。他无论干什么项目,都要做两手准备,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个人能在激烈追逐的资本市场中创业到现在,并且能存活到此时,绝非侥幸。他虽然败多胜少,但你无法否认他是一个优秀的创业家,因为他具备了优秀创业家大部分的素质。虽然刘备与周瑜没有共同的语言,但刘备也不得不把两万军队交给周瑜统一调度作战。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使双方联合在一起的,即使双方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分歧,也不影响双方去合作,对付共同的敌人。这一次谈话,周瑜虽然不给刘备什么好脸色看,但刘备不在乎,毕竟这么多年来,有多少人给过他好脸色看了?这二十年来,刘备找过无数个工作岗位,换过无数个老板,做过无数个项目,受过无数次白眼和唾沫。为了创业,刘备的脸皮变厚了不少。他早就不是当年在涿郡的那个爱穿华服的少年了,他变成了一个意志无比坚强又攻于心计的中年大叔了。就这样,孙刘合兵,总计五万人,孙刘联军完成会师后,联手去对付曹操的二十余万大军,赤壁之战即将打响了!那么双方会展开什么样的精彩较量呢?请看下回:赤壁鏖战《三国那些事儿》陆续更新中……完整版更新于: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