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在肆虐,前线的战斗依然激烈。
愿危急时刻的每一抹温暖,
成为攻坚克难的无穷力量。
愿时间逆流而上,
愿山河终能无恙。
注定不凡,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亦是心手相连,同舟共济。在建行大家庭里,充满了有爱的故事,有爱的人。在这段非凡的征途,他们同千万个我们一起,正用勇气、担当、善良与大爱,为我们积聚力量、坚定信心、点亮希望。
逆行中的建行人
有一种风景叫“逆行”
除夕临近中午,忙完了一年中最后一个上午的赤壁建行人,正准备扎好账,关好门,急匆匆的赶回家吃团年饭,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全体取消休假,即刻组成抗疫突击队,迅速投入到抗击新冠的战斗。
一声令下,还没来得及脱下行服的员工,重新返回到岗位上;已启程的外地员工,纷纷就地折返......全行43人,除去重病员工和个别特殊情况,返岗到位38人。这38人,很快被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包保赤壁市针织厂、客运办等四个小区。
从回家过年,到返岗抗疫,他们的逆行,成为了千千万万支抗疫队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刘伯民的年夜饭
有一种担当叫“坚守”
不经意间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一的深夜,外面已是万家灯火,赤壁支行行长刘伯民却在亲手搭建的帐篷里,一边啃着面包,一边登记着刚刚摸排来的小区返乡人员情况。
他是上级行派来的异地交流干部,一家三口三个家,平时总是聚少散多,好不容易盼到过年能够团聚,但为了抗疫,他身先士卒的留了下来。从大年三十起,他一刻也没有停歇,整天围着四个包保小区连轴转,还要随时到抗疫指挥部接受调度,并带头开展走访、排查、劝阻、值守、调度和督办。每天步行两万多步,一天工作十四小时以上,经常熬夜到深夜。
任务紧急,配套设施跟不上,值守只能在帐篷里办公;天气寒冷,夜晚气温低,一个取暖器,就算奢侈;所有店铺关门,充饥也只能靠方便面和面包。
从大年三十直到今天,刘伯民和他的突击队员们,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坚守在抗疫第一线,没有一丝懈怠,没有半点怨言。
战斗还在继续,疫情越来越严重,年迈的老母亲来电话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家,他只是笑了笑说:“不到彻底消灭疫情,我们就一直坚守!”
平凡朴实的话语,简易帐篷里的坚守,是他们,挑起了建行人的担当。
虽远隔千万里,有召必回
有一种使命叫“有召必回”
支部委员王葵,孩子在广州工作,新房刚刚装修。按照家乡的传统,新房安家第一年,一家人得到新家过年,好不容易把假期挪到年前两天,去了广州。
刚刚到广州新家,就接到单位紧急召回的通知,顾不上还没有见到素未谋面的准儿媳,就急匆匆的赶到火车站去买票。由于多地实行交通管制,费尽周折,辗转十多个小时,风尘仆仆的赶到抗疫一线。
不见面服务同样“硬核”
有一种服务叫“不见面,心连心”
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赤壁建行在所有网点暂停营业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建行金融科技优势,迅速开启线上全天候服务,为客户提供“不见面”的服务。
2月7日下午4点,营业部主任贺燕萍撑着雨伞,在营业部门口忙碌着,今天已经是她第三次来网点张贴停业通告。除了张贴停业通告,她还精心地整理设计了几张“不见面”的业务提示,提示客户使用建行APP、手机银行、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