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赤壁市茶庵岭镇通过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大力实施红色教育,创建生态观光休闲创业小镇,全镇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王亚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茶庵岭镇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雄厚的农业基础,采取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嘉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坐落在茶庵岭镇风景秀丽的白石水库旁,交通便利、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目前,合作社已完成投资万元,养殖土鸡、巴马香猪、奶山羊等一万余头(只),种植各类蔬菜余亩,水面池塘50余亩,养殖甲鱼乌鱼、鲈鱼等鱼种近20万尾。
嘉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龙林介绍,休闲这一块有餐厅,体验餐厅,餐厅里主要是自己的产品,有机绿色产品,因为我们是循环养殖,是用自己养的猪牛鸡羊这些东西的肥料再来种植蔬菜,种植果树,从五月份开始营业,现在产值大概是一百多万,就业我们现在是42个人。
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专业从事绿色无公害、循环生态种养殖,集产品研发、精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今后,合作社将立足民生、依托完善的原生态生产基地,着眼于现代社会食品安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理念,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健康环保的绿色生态产品,带动当地绿色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
嘉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龙林表示,下一步将把合作社作为一个生态的发展(链条)带动农民一起共同来致富,主要是把这些产品,比如说猪苗啊、鸡苗啊,扩大规模以后分给农民一起养殖,然后我们再通过互联网+或者是旗舰店销售把农民的产品再收回来,带动销售,销售了农民自然就收入起来了,我们感觉农民他不是说种不了,主要是销售对市场对接不了,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解决农民就业的问题。
眼下正是莲蓬成熟的时节,张美荣工作的云台山村大友农庄迎来了莲蓬采摘的高峰期,虽然下着阵阵细雨,她还是没有停下手头的活儿。
张美荣说,这个湿的就是两块钱一个,那个干的一般一天能摘一百多一点吧,一百多斤那个干的。工钱是怎么算的?我们这里工钱是二十块钱一个小时。每年这个莲蓬熟了可以摘多久维持多久?今年润了一个月,像平常,去年摘到了九月。
张美荣是茶庵岭镇云台山村人,平时农闲时候无事可做,现在在农庄里工作,想着两个多月的莲蓬采摘可以为自己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虽然很辛苦,但也觉得值。
张美荣说,水鞋不用穿,穿长裤下去,背两个袋子,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很辛苦的。
程波清今年45岁,是茶庵岭镇云台山村大友农庄的负责人,早年一直在外打工,13年回乡创业,果断选择了发展绿色种养殖产业,一步步将这里的水、电、路加以改造,还带动了不少当地群众就业。
茶庵岭镇大友农庄负责人程波清介绍,在发展农业这个方面年引进外面的湘莲,我回来原来是块钱一亩田,现在给每家每户增收都是一千多块钱,再就今年我自己种了几百亩湘莲,(采摘)人平均工资一个小时是20块钱,每人差不多十个小时,每人是两百块钱,一般的人都是两百块钱工资,给这个地方还是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大友农庄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设施完善,通过近年来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初具规模,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各级部门的有力支持,信心满满的程波清决定带着乡亲们大干一场。
茶庵岭镇大友农庄负责人程波清表示,在以后的发展准备在这个位置,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以后把我这个位置要形成万亩茶园一样的规模,这条路全部通了的话,形成生态旅游,能够坐自行车、能观光,吸引省里或者省外的都来观光旅游,形成生态农业一体化,发展农村生态旅游。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