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鄂东晚报)消息
记者:韩亮彭刚
“社区转型,意味着创新,更意味着坚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三社联动’。”昨日,在黄州区赤壁街道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签约启动仪式上,赤壁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童文军表示。
借助专业化的力量,赤壁街道采取服务外包和购买服务的方式,以项目化推动社区服务转型。这次项目签约,标志着赤壁街道在转型思路上已成熟,服务框架已形成,服务内容已启动建设。
社区是居民的家。每个人都是社区居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需求不再仅限于一些琐碎小事,对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同时,专业社工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致力于用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开展特殊群体的关爱和服务,在理念、方法和技巧方面区别于传统行政模式,形式更加多样,方法更加多元。
一方需要服务,一方开展服务,两者“一拍即合”。启动仪式上,赤壁街道办事处分别与黄冈静远社工中心、武汉恩派社会创新发展中心正式签约。由两家社工服务专业机构承接有关社区服务项目,解决社区服务中存在的理念不新、路径不宽、项目不多、队伍不优的实际问题。
由黄冈静远社工中心承接的省妇联公益木兰项目之“敲敲爱”关爱社区女性空巢老人项目和黄冈逸飞社工中心承接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之“儿童之家”项目在赤壁街道部分社区即将实施。以“项目购买”的方式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直接将社会组织的服务与政府需求对接,使服务目标清晰具体、服务内容多元翔实、服务标准精细专业、服务方式便捷灵活。
黄州区委副书记万小勇说,赤壁街道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培养社工人才,采取服务外包和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社工机构承接社区服务项目,打造社区服务升级版,唱响社区服务主旋律。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其深化“三社联动”,推进社区治理服务的新探索、新成果,必将对黄冈市区社区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赤壁街道作为市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服务、社区主导服务、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社区居民自主服务的多元共治新路径,构建了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品牌化引领的社区服务新模式。通过深化“一引双培”和“三社联动”,培植了一批新组织,培养了一批新社工,开发了一批新项目,打造了一批新品牌,实现了社区服务与社区党建、社区文化、社区治理的大融合、大发展。
据介绍,赤壁街道办事处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推动社会工作和社区建设深度融合,坚持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品牌化引领,不断提升工作技巧,转变工作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探索新形势下社区治理新路径。
服务转型在路上——多方代表纵论“新时期社区服务转型之路”
昨日上午,签约仪式结束后,市政府部门人员、专家学者、专业机构人员、社区代表上台,围绕“新时期社区服务转型之路”进行交流分享,并与台下互动。记者摘录如下:
饶辉钰:不断探索,走出特色之路
(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办主任)
年12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如何将政府的需求与社工机构有效对接,赤壁街道办事处提出了项目化购买方式。社区服务转型包括各个方面,也惠及到社区居民各个方面。希望赤壁办不断探索,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探索基层治理和服务的新模式。
田新朝:需求变化,要求供给服务的社会化、信息化
(黄冈师范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市场的主体是企业,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组织。针对今天的话题,我从“新时期”“转型”两个关键词作一个分析。“新时期”主要讲当前时代的发展变化,已经发展到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阶段。新型城镇化带来了居民的需求变化,这就要求社区服务也跟着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促进了社区居家服务的提升。
社区服务是供给侧,社会组织的多样发展促进了供给的社会化。“转型”是针对社区来说,要求社区服务的功能更加完善,根据多元需求,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手段,提升社区服务的信息化。
张静:社区服务要“创新”也要“接地气”
(黄冈静远社会服务中心主任)
针对社区服务转型,我从“创新”“接地气”两个关键词来讲。今年3月,我们开始选拔社工。社工是一个有爱心的职业,居民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去找他们。由于我长期从事社工和心理咨询工作,据我了解,社区服务目前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随着经济发展,这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今天项目的签约依然是创新路上的探索,我们都走在这条创新路上。另一方面,作为社区工作、社会服务是要“接地气”的,当前在做的“敲敲爱”项目就是入户帮扶,延伸服务的触角,让居民更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
姜帆: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建设
(恩派项目经理)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和社区治理创新的有益探索。在黄冈地区,我认为这方面开展得比较好。通过今天的合作,我们可以做很多探索,包括后期的“社区基金会”。当然,前期,我们可以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建设,包括企业为社区服务“买单”,让更多居民广泛参与进来,树立“助人自助”理念。同时切合社区党建,凝聚社区居民力量,一起推动社区服务转型发展。
杨斯淇:“三社”联动促进转型发展
(黄冈逸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督导)
社工到底做什么?扮演什么角色?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技术提供者。这些年来,我在很多项目的街道和社区进行督导。在社区领导下,社区工作人员有限,解决问题有限。同时,有个群体被忽略,那就是志愿者。志愿者其实是从居民而来,一些能写会画、乐于助人的人可以帮助社工开展服务。我们把这部分人发动起来,居民可以感觉到,每天帮助我的人就在身边,及时帮我解决了问题,第二天还可以及时把问题反映给他、反馈给街道。“三社”联动,双工互动可以形成闭环,互相支持,互相合作,让社区服务在新的时期下做得更游刃有余,以此促进居民的思维转型、社工的角色转型、政府的职能转型。
杜蔚桥:整合完善社区服务种类
(毛纺社区党总支书记)
过去,社区服务是讲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现在的社区服务是为全体居民服务。要把社区建设成为承接企事业单位的后勤保障服务职能,当前社区服务存在一些问题,服务模式停留在粗放阶段,社会化和专业化太弱,服务内容单一,互助服务、市场服务、自愿服务发育不良,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不高等。新时期,社区可以尝试多个新举措,比如完善上门走访、预约服务、代理服务等便民服务,发挥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的作用,开展居民教育,提升居民素养,加强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建设智慧社区等。
文字来源:鄂东晚报
图片来源:赤壁街道
编辑:徐丽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