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行业要闻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西部

■年,全国计划新增1.1万余个社工站,配备使用超过3万名社会工作者。这是中国社会报、《中国社会工作》记者7月8日从民政部在四川成都举行的“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西部片会暨年二季度调度会”上获悉的。

■会议总结分析了二季度全国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进展情况,交流了各地工作经验,并对破解前期工作中的难题、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行稳致远提出了意见和思路。

会议指出,一季度调度会后,各地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显著增强、专项政策密集出台、试点建设扎实有效。20余个省份推动将社工站建设纳入党委政府中心议程,31个省份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纳入当地“为民办实事”“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相关活动;7个省份建立了跨部门的协调机制。26个省份出台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政策文件或试点方案;福建等地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26个已出台了本地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省份,均明确了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设要求。年各地计划新增建设1.1万余个乡镇(街道)社工站,配备使用社会工作者超过3万余名。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快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纵向上各省要将制度设计的重点放在指导各级、各主体完善制度设计,横向上根据基层服务的现实需求,围绕最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来定位当地乡镇(街道)社工站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标准;要进一步落实资金保障,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确保购买方式合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要进一步抓好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培训督导,确保通过有计划、可持续、高标准的培训督导工作,打造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真正在民生服务与社会治理中展现专业价值。

会议强调,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要精准研判、科学指导、实事求是,统筹好进度和质量、城市和农村、眼前和将来的三个关系,让乡镇(街道)社工站在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会上,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西藏、新疆,浙江海宁、四川成都、广西贺州、云南红河等12个地方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以下为湖北省社工站建设经验交流发言内容。

湖北省

“五社联动”搭平台服务群众“零距离”

湖北省民政厅扎实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以“五社联动·爱满荆楚”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个(占全省乡镇街道总数的30%),建成村(社区)社会工作站个,吸纳社工人才超过1.2万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一是高位推进,营造良好环境。

省委、省政府将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列入省政府对省民政厅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省民政厅印发《关于促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发展的通知》,对推动社会工作站建设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明确到年底、年底、年底,全省分别有30%、50%、7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立社会工作站,到年实现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动在村(社区)建立社会工作站。省民政厅还出台《湖北省城乡社区“五社联动”工作指引》,将社会工作站建设作为“五社联动”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柳望春深入石首市、团风县等地调研社工站建设情况,指导依托社工站开展专业服务,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召开社工站建设专家座谈会,举行全省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业务视频培训,对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进行专题部署。

二是因地制宜,搭建服务平台。

各地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功能、有制度、有活动”的建站要求,盘活存量资源,充分利用乡镇(街道)民政办、福利院、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集镇所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闲置资源,鼓励与社区志愿服务站、慈善超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职能整合,统筹推进,搭建基层为民服务平台。

武汉市先行先试,在“十三五”期间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中心城区实现社会工作站全覆盖。随州市、恩施州依托乡镇(街道)民政办、党群服务中心、福利机构等,大力推进社会工作站建设,力争年底实现全覆盖。鄂州市、十堰市召开现场推进会,将社会工作站建设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创建示范站点、实施特色服务项目,打造基层民政综合服务平台。赤壁市将社会工作站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整合推进,已全面挂牌运行。京山市政府印发方案,明确一般按照不高于上年度社会救助资金总支出5%的比例,从已有社会救助专项经费中列支社会工作站服务项目所需经费,力争年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全覆盖。全省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社会工作站建设的局面正在形成。

三是“五社”联动,真情服务群众。

省民政厅抢抓民政部大力支持湖北民政事业发展的有利契机,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实施“五社联动”社工服务项目,调动“五社”力量,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针对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病亡者亲属等重点人群存在“疫后综合征”、社区融入困难的实际,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促进服务对象融入社区、回归社会。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王艳玲领衔“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疫后关爱康复项目”,引导“五社”力量,参与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关爱帮扶,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依托社会工作站,湖北省先后在武汉市87个社区、其他市州个乡镇(街道)实施“五社联动”项目,累计受益人群达.8万人次,涌现了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汪洋等典型。点对点开展精准服务,项目社工常规探访户(其中重点人群人),为人提供专业服务;发挥社会工作的赋能驱动作用,链接和整合各方资源,共同解决社区问题。项目共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余个,发展社区志愿者余人,链接了余万元公益资金和物资,解决了一批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五社联动”项目的实施,有力助推了社会工作站建设,增强了基层民政力量,提升了为民服务温度,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业社工服务,彰显了民政部门为民爱民的情怀与担当。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tc/1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