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黄平人交友社区
老子叫——黄平县
中文名称:黄平县
外文名称:HuangpingCounty
别名:且兰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贵州省
政府驻地:新州镇
(+86)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贵州东南部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户籍人口38.5万人(年)
方言:黄平话、苗语、布依语、革家语等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野洞河、飞云大峡谷、浪洞森林温泉等
机场:黄平机场
火车站:谷陇镇黄平站
车牌代码:贵H
行政代码:
“老子嘞兄弟”
兄弟:分别为新州镇、旧州镇、重安镇、谷陇镇、平溪镇、崇仁乡、黄飘乡、重兴乡、翁坪乡、上塘乡、一碗水乡、苗陇乡、浪洞乡、纸房乡。
“老子嘞过去”
黄平县境,先秦时期属梁州。
春秋战国时期,属牂牁国地和且兰国。
秦代,属黔中郡。
汉朝,元鼎六年(前年)平且兰置牂牁郡,黄平隶属之。
唐代,属充州新兴、韶明二县地。
南宋,理宗宝佑六年(年)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黄平之名始见于史;景定元年(年)置黄平元帅府,别置重安长官司,隶播州。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年)置黄平府,属播州,隶四川行省;别置上塘长官司,辖上塘罗骆家、平溪(今平溪属地)、葛浪洞(今浪洞属地)等地。
明代,洪武七年(年)置黄平安抚司,先后设所、设卫、设州沿袭至清末。
民国三年(年)废黄平州改为黄平县。
老子嘞风景黄平飞云崖
飞云崖景区系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距黄平县城12公里,以其有悬空石崖形如飞云而得名,历来为黔中一大名胜,史籍记载详尽和历代文人题咏之多,在中国、在贵州颇有盛名。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赞之曰:天下山水之奇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奇聚于斯崖。景区内古建筑建于明代正统八年()年,后经不断增修保存至今。现为贵州省重点保护单位,省民族节日博物馆。漫步飞云崖、触目苍苔横啮、古意盎然,桥东石坊上清人鄂尔泰所题黔南第一胜景,真是诚哉斯言。从施秉前往黄平,汽车沿湘黔公路而行。在黄平县城东约10公里处,严车嘎然而止。飞云崖到了。下车但见古树参天,流水潆洄,-座拱桥横跨溪上,桥东石坊岿然。过石坊拾级而登,便是飞云崖。它似洞非洞,内甚宽敞。顶上崖檐覆出,石乳倒垂;其下澄潭邃谷,幽深无底。岩半立大士像,有水出崖左,泻为瀑布,崖前石峰塞立,上建圣果、滴翠二亭。《圣果亭记碑》传为王守仁所书,笔势苍劲。陪同介绍,明正德年间于澄潭旁建月潭寺公馆,清代又在崖之前后增修清风亭、大官厅、观瀑台、幽云亭、清心殿、养云阁等处,使云崖胜景更加富丽多姿。漫步飞云崖,触目苍苔横啮,古意盎然,想起桥东石坊上清人鄂尔泰所题黔南第一胜景句,真是诚哉斯言。据说,在贵州境内,史籍记载最详、文人题咏不绝的名胜首推此崖。
飞云崖月潭寺牌坊
飞云崖月潭寺牌坊得名于坊额间那三个竖书黑色行体大字月潭寺,此牌坊通高9.5米,宽9米,坐西向东,为六柱五间三层檐式砖石结构,始建于明代,是飞云崖较早修建的古建筑之一,后经多次修茸,现已成为贵州众多古牌坊中最具特色的牌坊之一。成为了飞云崖西部建筑的代表,从建筑学角度来说,此坊集中西方文化于一体,从伦理文化来讲是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艺术画壁。首先从整体上看,月潭寺牌坊在建筑风格上改变了中国传统楼式牌坊的传承性,它将传统的码头墙层檐式结构改为了这种带弧形和菱形及假窗结构的欧式建筑风格,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坊面的弧顶上所雕塑的动物不是中国传统的图腾物,而是西方佛文化中盛传的一些四不像和怪兽。其次我们看到这座牌坊是以红色为底色,并由五颜六色的彩绘图案点缀而成,这在我国的牌坊中也是极其少见的,(在贵州是唯一的一座)中国绝对部分的牌坊均为砖石结构的表面雕刻图案,而此牌坊却是独具风格的彩绘泥雕图案,这些都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性。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此牌坊具有中西文化合壁的一面。第三,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内涵主要由牌坊上所雕刻的泥雕图案折射出来,我们从上到下一一来认识牌坊的雕刻内容:在牌坊的最顶部是一只倒立的蝙蝠,在这儿为什么要雕一只倒立的蝙蝠呢?这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取自儒家文化中的福到之意,另一层意思是告诉人们这种西方弧形建筑的最顶部称为顶弧,在弧形建筑的最顶部的蝙蝠不就称为顶蝠吗。顶蝠与顶弧是同音。在顶蝠图的下面是一幅比较有韵味的动物图案,这幅图案是由五只动物和一个汉字组成。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幅图案中间是一个长寿的寿字的繁写体,而周围是五只蝙蝠所包围,由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寿字,这不就成了五蝠捧寿了吗?这与佛教中的五福捧寿皆为同音。因此用这么一幅很简单的图案就很形象,很直观地把五福捧寿这一成语表现出来,这是一幅很有创意的设计。坊额中部竖匾为月潭寺三个大字,匾周围有五条空雕龙环绕,这幅为五龙滚护图,喻意五条龙把这座牌坊牢牢保护。竖匾左右两侧分别为两位天官,左侧天官手持如意棒,右侧天官手持天书,此幅称为天官赐福图。在天官的两侧中柱上各绘有一个中国结,在此喻意中华民族的大团聚,汉族与西南夷族地区的文化大融洽。在坊面中部有一幅白底的素描山水画,此画的内容即为飞云崖的全景素描图,这幅画的手稿现珍藏于贵州省博物馆,作者为清乾隆时期的邹一桂。在图的下面有一排浮雕泥塑人物图案,这八个人物就是道教中八仙过海,从左到右分别为: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李铁捌、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在寺庙牌坊上居然塑着八仙人物,这是很少见的,体现了佛、道两教文化的有机结合,中柱上白底黑字的对联为:此地有崇山左竹右松饶雅趣,其门通曲径轻风明月证禅心。次柱上黑底白字的对联为:大道东行冥入西天佛地,鸿恩北至打开南国禅关。牌坊左面次间上的四幅图从上到下分别为书生绘画金童麒麟,右面次间上的四幅图从上分别为弹琴女老幼下棋玉女麒麟因此就形成了儒家文化中的琴、棋、书、画金童、玉女等成语典故。在左面稍间上的三幅图画分别为猪羊谷穗右面稍间上的三幅图分别为狗牛麦穗这就构成了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成语典故。飞云崖因地处内连云南,外通缅甸的滇楚古驿道上,从而就成为了贵州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汇,南北文化交流的历史场所,从月潭寺这么一座牌坊上所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就能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贵州民族节日博物馆
飞云崖民族节日博物馆是中国民族民俗博物馆。在贵州省黄平县城东北12公里的飞云崖,年建馆。该馆基本陈列为《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展览》,设在飞云崖的月潭寺、养云阁等古建筑内。该馆收藏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土家等少数民族的节日文物余件和一批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藏品中,各民族的节日服饰尤富特色,仅苗族盛装就有20多种,各式银帽、项圈、耳环、手镯等装饰品制作精美。民族乐器有各种不同的芦笙、莽筒、口弦琴、牛腿琴、三眼箫、姐妹箫、勒尤·勒浪、琵琶、铜鼓、皮鼓、唢呐、芒锣等。其他如刺绣、挑花、蜡染、编织等工艺品和祭器、生活用具等均有收藏。此外,还有吹笙、踩笙、对歌、游方、踩鼓、赛马、斗牛、斗羊、斗雀、浪哨、武术、划船、踩歌堂、抬“官人”、射背牌、丢糠包、抛绣球、赛花线、爬花杆、抢花炮、打手毽、打磨磨秋、打观音秋千、敲铜鼓和演唱侗戏、地戏、布依戏等传统节日活动的图片、文字和部分音像资料与实物。飞云崖西建有10余幢仿苗族民居建筑。其中有蜡染、刺绣、银饰、泥哨4个作坊供观众参观,并可选购上述作坊生产的工艺品。
飞云大峡谷
飞云大峡谷距黄平县城20公里,在飞云崖名胜古迹下游12公里处。大峡谷集幽深、雄奇、险峻、雅致风景之大成,全长18公里,深切达---米,飞云大峡谷
两岸峭壁如削,古树参天,河谷迂回宛转,幽深迷离,有双蝉望月、火烧赤壁、玉佛山、蛤蟆口、跳鱼洞、飞水崖、天生桥等二十余处溶岩奇观和著名景点,可谓步步有景,处处壮观。漂流其中,有如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被旅游专家认定为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级金矿和一流奇观。沿峡谷而建的6公里人工塑石栈道和步行道,可让游客深入景区领略无限秀丽山水风光和聆听大自然的悠悠神韵。
黄平石笋沟
石笋沟位于野洞河风景区东侧,长十余里,宽10-50米不等,山山对峙,林木荫翳,溪水潆回,路由溪流浅沙上行,迂回曲折,涉水游览,人们习惯称为七十二道脚不干。溪流沿岸山石有的如笋、如莺、如鹤、如亭台房屋等建筑,有的形如人,或立或生、或曲腰、或仰面,其中景观公引孙、母爱子两处更是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奇形怪状的石峰峦美不胜言。沟内悬壁多生腊梅,腊月开放,冬游至此,鹅黄满天,春夏之季,林木苍翠,藤萝缠绕,步游其间,酷暑不知,此景是云贵高原上的天然石林生态公园。每年农历三月马日,黔东南州雷山、凯里、麻江、丹寨四县交界的苗族男女青年,在此举行爬坡活动,对歌,赛马,盛极时达万余人。
野洞河
野洞河是黔东南新开发的旅游景观,那里有洞中漂流的绝景和奇特的感受。野洞河是重安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黔南州的翁安县龙洞河,流经翁安、福泉、黄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峰峦叠嶂,全称18公里,全流域有上下两座天生桥。其中上野洞天生桥位于翁安西家寨与福泉懂炳交界处。高80米,洞深多米,河水穿洞而过,洞中的瀑布,有天窗,有奇形独特的钟乳石,千丘田渠景观。该洞旁边还有一干洞,洞高20米,宽10米,于水洞形成孪生洞并连。下野洞天生桥洞高15米,最矮处有2米,洞长米,洞中钟乳石景观别致。据《黄平县志》载“乌梅河之下流,从山内穿过,约有里余,中不透光,放木者联三四树成筏,由内行驶”。是贵州洞中漂流的绝景,至今野洞河浏览的客人络绎不绝。野洞河沿岸有高米的大瀑布飞水崖,有帘水瀑布群盘龙山,伫立着一对相视而立的撑天巨石。甜嘴瀑布高米,注入30余米深、宽约60米的龙潭,这是野洞河景区最美丽的地方,宛如一条白龙越入清潭。野洞河集奇山、奇石、奇瀑、奇树、奇水为一体,两岸不仅有气势壮观的悬崖峭壁,而且还有猴群、野猪出没。河中有剑鱼、娃娃鱼、螃蟹等。下游有四公里宽、布满清细光华鹅卵石的浅水河面。堪称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给人间的一块神奇绝景。位于黄平县,从县城有中巴车直达。
黄平旧州古镇
距黄平县城25公里,原是黄平县城所在地。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汉且兰国邑,在今贵州黄平县西之老黄平,系贵州东部最大之一湖迹平原,农业发展在黔东南地区为最早,故秦汉时已能建成且兰国邑”。府落在阳河畔,阳河如一条绿色的飘带,沿城东南缓缓向东流去。站立古城垣,展示在我们视野的是万亩大坝畴万顷。走在古镇宽阔平整的街道上,观两旁排列整齐的“印”字砖木结构房屋,一壁高大森严的封火墙,显得幽静典雅,古色古香。这里的房屋仍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建筑物色,古朴精湛,气派壮观。眼前的这组建筑叫仁寿宫,原为江西临江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光绪十四年重建。仁寿宫坐北向南,是一组高风火墙封闭式建筑。该宫宽17.6米,深51米,占地面积.6平方米,有戏楼。戏台楼房与东,西厢楼相连,有正殿,三步廊,其雕刻精美,工艺精湛,是现今较好的古建筑之一。走出古镇中街的仁寿宫,来到西下街的天后宫,天后宫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年),咸丰五年(年),毁于兵火,光绪二十七年(年)重建。天后宫四周围砌高风火墙,占地平方米,今有两殿及厢房4间,有四廊、面阁、藻井、花台等,天后宫为福建会馆,主祀海神天后。也是县境内仅存较好的古建成筑之一。旧州镇西门外的老里坝处,这座横跨阳河的五孔连拱石桥,桥长67.7米,宽7.3米,高9.2米桥为明黄平知州古德恒创建康熙二十七年桥被大水冲毁,乾隆三十七年重建成为五孔石拱桥是黄平通往遵义、重庆的要道。旧州古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发达,清代天津知府、顺天府尹、湖南巡抚石赞清就出生在旧州古镇石牛寨。著名的文学巨匠郭沫若的生母杜遨贞就出生在旧州镇。其外祖父杜琢章任黄平(旧州)知州。旧州又是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曾从旧州古镇经过肖克将军长征途中,在旧州天主教堂发现下一张贵州地图,而且俘获传教士勃沙特为其翻译便参加红军,为肖克将军率领长征先头部队走出贵州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旧州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杰地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难怪有专家认为旧州镇依傍着“金盆”(万亩大坝),“银盆”(阳湖),“玉带”(阳河),旅游景观奇妙独特,美不胜收,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旧州古镇属黄平县,在黄平、凯里都有到旧州的车。
舞阳湖
舞阳湖是舞阳河的源头,距旧州古镇5公里,水域面积4余平方公里,被称为旧州古镇的银碗。舞阳湖集防洪、发电、养殖、灌溉、旅游于一体,2年被国家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湖内岛屿16个,半岛10余个,湖面时而开阔似苍海气象万千,时而狭长如弯刀山穷水尽,船游其中遐想绵绵。湖的源头有景色奇异壮观的舞阳湖峡谷,亦称情人谷,峡谷长约五公里,谷内百米悬崖如刀壁斧凿,狭窄幽深,仰视苍天只见一线,尚有飞来峰、仙女浴池、中国第一石象等佳景。
舞阳湖水利风景区
舞阳湖是贵州较大的中型水库之一,也是黔东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分南、北湖区。北湖:湖面平直宽阔,湖岸曲折迂回,港湾多而短阔,丘峦低缓,半岛星落,村寨棋布,碧波荡漾,浪花轻粼水鸟游弋嬉戏,游鱼含尾追逐,恰如诗人所描绘“湖光山色两相宜,水面无风镜未磨。遥望阳烟波翠,水晶盘内拥青鲢。”的湖光秀色。特色景点还有:波洞苗族自然村寨,波洞至上塘明清古驿道,波洞半岛枫林,朱家山原始森林,以及湖两侧大面积可供生态植被建设开发的峦岗缓丘。是开展水上游乐、娱乐游览、垂钓休闲、避暑疗养、苗寨采风、生态观光的旅游胜地。南湖:湖面忽宽忽窄,蜿蜒曲折,支叉少但狭长深邃,湖中孤岛浅露,两岸奇峰连绵,陡峭挺拔,穿行。
望坝革寨
该村寨是理解革家民风民俗的幢幢地点,有上望坝与下望坝之分。上望坝健存山上,下望坝健存山间谷地。下望坝规模要大的多,有户,重事件物都在下望坝商量解决。望坝的祖鼓依俗在寨中乡村居民家里轮番祭拜,要看革家祖鼓的话需求你自个儿尽力尽量寻觅。
革家,黄平土著民族之一,约2万余人。据考,革家先民是古僚族支系,现完整地保留了古僚族的椎髻斑衣穿中而贯其首等特征。革家人千百年来崇拜太阳,供奉弓箭,身着铠甲式服饰,崇尚武功,祭祀祖鼓,据传为羿的后人。他们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祖先沿袭下来的氏族制度和传统文化,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自己考究的婚丧嫁娶和祭祀礼仪,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歌舞和精湛的民族工艺技术。
革家服饰男简女繁,颇为考究。女盛装,少女头戴红缨帽,妇女则戴花冠帕,均着蜡染刺绣花衣,罩以贯首飘铠,下着百褶短裙,腰系流苏围裙片,颈配以玲珑银饰,脚小腿裹以红色刺绣绑腿。革家蜡染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以花纹别致、风格独特而著称于世,黄平也因此被誉为蜡染之乡,是贵州三大蜡染基地之一。革家人热情好客,宾至,高歌敬酒,设长桌于屋堂酒肉款待;客返,则设卡敬酒并起舞相送。革家人待客,劝饭重于劝酒,直教客人饭足解带方才满意。
黄平有枫香、塘都、旺坝等较大的革家村寨,其中旺坝、枫香革家寨最负盛名。这里的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优美欢快的芦笙舞、板凳舞、棍舞,婉约嘹亮的古歌、情歌、对歌,每位远至的客人都深深沉醉,留连忘返。寨中有一革家家族同祭的祖鼓(长4.88尺、直径1.2尺的香樟树挖空制成),每逢十几年一次的哈戎节盛典时方可抬出隆重祭祀。
浪洞森林温泉
浪洞森林温泉度假山庄按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标准投资兴建,集温泉洗浴、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原生态景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浪洞乡温水塘,处于三州(市)交界,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光和古朴的民族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返朴归真,重返大自然”的十大旅游圣地之一,被专家称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距黄平县城48公里(4级油路),黔南州的瓮安县城38公里,遵义市的余庆县城40公里,凯里市公里(凯里至黄平路段的52公里是2级油路。),福泉市98公时,省会贵阳公里。浪洞森林温泉度假山庄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泉在挖掘地方民族文化的特有内涵基础上,以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资源特点,提炼出鲜明的主题,以大巴山为载体,把大山的包容与奔放、森林的浪漫与神秘、温泉的灵气与热情、民族文化的绚丽与神奇融为一体,打造出一幅自然生态和谐相融的森林温泉公园。浪洞森林温泉度假山庄,其中以温泉主题公园为主,大小汤池50余个、石板浴及约0平方米的休闲泳池,汤池水温常年保持在46℃—52℃间,汤池用水采用国际先进的水处理设备抽取(天然温泉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另配套的还有48间三星级客房和可同时接待人用餐的特色中餐大厅等经营项目。浪洞森林温泉度假山庄将用民族的形式表现天然的资源,以时尚的风格诠释传统的文化,无论您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洽谈浪洞森林温泉度假山庄将是您最好的去处!
阳湖森林公园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西北部,是黔东南、黔南和黔北遵义三地区的交界县。公园位于黄平县城北部,东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云崖接壤,西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旧州毗邻,南接黄平县城,北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整个公园东西宽约3.6公里,南北长约14.3公里;总面积.51公顷,占林场总面积的66.7%。阳湖国家森林公园内景致繁多,水域、怪石、奇峰、异树、溪流、山花、野草、野果数不胜数,不同区域各有景点、独具特色。除?阳河自然风景区内的林木为天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木外,其它森林80%左右为60-70年代栽植的人工马尾松木,林木枝繁叶茂、疏密适中、林相整齐、延绵起伏、集中连片,远看像绿州,近看如林海,特别是春夏山花烂漫时节,步行旅游,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旧州机场旧址
黄平旧州飞机场位于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王坡寨,距旧州古镇l公里,飞机场占地2平方公里。旧州飞机场旧址原有正跑道长米,副跑道长米,驻军营房5幢(平方米),停机坪平方米,油弹库3个,飞机场弹药库(位于东坡飞云崖)12间,机场人力夯压大石碾8个。
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为建立西南大后方的
陈纳德将军到旧州机场视察
防务体系,决定在黄平兴建野战机场。年秋,旧州机场开始勘测,年动工兴建。年,黄平旧州飞机场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开始启用;年,美军提供战略物资和技术人员,中国投入十多个县十余万劳动力,扩建为甲级航空站机场。年3月完工。机场在抗战时期为中美空军重要军事基地,常驻著名的美国“飞虎队”(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余人,日起降飞机余架次,曾发展为西南地区的中心机场。“飞虎队”战机在旧州机场频频起降,先后参加了湘西会战、衡阳保卫战等著名战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以及在东线反法西斯的盟军,为加强东南亚地区的抗日战争,美国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扩建旧州飞机场的协议,将旧州机场扩建为甲级航空站机场。机场建有飞机堡、飞机库数十座,加上停机坪,可停放重型轰炸机70余架,歼击战斗机余架,僚机70余架,大型运输机60余架。当时机场地勤人员有美军余人,中国技术人员余人,美军飞行人员多人,中国飞行员多人,还有一个步兵师、一个高炮团和工兵团等共0多人。
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派人接管旧州飞机场。此后,飞机场仍然发挥其有效功能,主要承担黔、桂、湘边界的森林飞播及各类杀虫、灭害任务。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决定,除保留正副跑道外,部分垦为农场。
年8月20日,台湾原住民议事联盟主席根志优先生向黄平县捐赠了36张旧州抗战机场老图片,弥补了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旧州机场史料的缺失,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重安镇
所谓三朝桥,是横跨重安江上的3座桥,它们分别建于3个朝代。最前面的一座铁索桥,建于清同治十二年,距今已有年历史;中间的一座桥,系钢桁构桥,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年,它的设计者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最后面的一座桥是曲拱桥,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特别是铁索桥,历经百年风霜,仍呈“铮铮铁骨”,光滑鲜亮,造福一方百姓。它与水西大渡桥、赤水大恩桥、福泉葛镜桥合称为“黔地四大铁索桥“。明清有人写诗赞曰:“渺渺江流值要津,朝暾初浴往来频”、“重安江色清可怜,江头下马渡江船”。
重安曾是清水江上游最终码头,水陆衔接,建制历史悠久,为贵州东南面物资集散地之一。水陆交通之便利,市场之繁荣给重安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昔有“小上海”之称。水利、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齐全,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处。重安镇位于湘黔公路要道,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水系十大风景区之一,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悠久。境内的四灵桥、文昌阁、万寿宫、地母阁等文物古建筑历经数代,古韵犹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实为山区少见,而重安江十里古峡秀色长廊,百年风雨铁索桥,世界罕见间歇瀑布,美丽神奇的“凤岭来仪”金凤山,金庄千年古银杏树等景点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其无可取代的神秀殊异,是以为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增色,堪称其中的一方妙土。
“老子叫黄平”
黄平县一个有酒有肉有故事的地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