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版《蒲圻县志》卷之一“乡镇”记载:“蒲圻六大古镇,是黄龙、车埠、新店、石坑渡、汀泗桥、泉口。”仔细分析这六大古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伴水而兴。黄龙、车埠、石坑渡都在陆水河两岸,汀泗桥、泉口在西凉湖和汀泗河流域,新店则在新溪河畔。到如今为止,黄龙、泉口撤销建制镇后衰落成为一个村子,石坑渡因修陆水水库而沉到水底,汀泗桥已经属于咸宁,目前尚有一点市镇规模的只有新店和车埠,而保留有一点古镇韵味的却只有新店了。
图:蓝空
乾隆版《蒲圻县志》卷之二“山川志”记载:“新溪河,按河属新店,在县治西南四十里,发源港口、望湘桥及龙桥诸泉,折而西入马蹄湖,由黄盖胡出石头口入长江。”因为新店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成为羊楼洞及周边地区茶叶水运的重要商埠。这里可通数千担的大船和小火轮,茶叶由羊楼洞运抵于此装船外运,清道光年间有船码头百余家,沿岸排列二公里长。
图:蓝空
赤壁市新店明清石板街位于赤壁市西南边陲与湖南岳阳临湘市交界的蟠河东岸。年11月份,省人民政府批准新店明清石板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新店镇还有战国至西汉土城城址也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店明清石板街以蟠河为纽带把湘鄂人民世世代代联结在一起。石板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明末清初,历经多年的拓展,具有相当规模。《县志》载:“蒲地环山错湖,陆水径其中,出陆口。羊楼港水径其南,由新溪汇黄盖湖。汀泗水径其北,汇西凉湖出金口,均入江”。
经蟠河而出的主要是羊楼洞的茶叶运销武汉等地,也包括通城、崇阳、通山一带的土特产运销。最早的水运驿站在港口驿,即赵李桥南2公里处,明洪武年间所建。因蟠河是季节河,遇枯水季节,船到不了港口驿,只能在蟠河中段即现在的新店镇石板街处汇集,新形成一座各种物资的集散转运驿站,石板街应运而生。此处原地名无考,新的驿店形成后,人们将此地称为“新店”。“新店”这一地名以及石板街的产生,从明洪武年间算起,已有多年。
图:村夫遥星
在当时来说,新店蟠河的水运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不惜代价修建石板街、条石护砌河岸,即与水运密切相关。那时,近有湘鄂邻近的临湘市定湖、坦渡,赤壁市赵李桥、羊楼洞、茶庵、余家桥等,远有通山、通城、崇阳、临湘、岳阳、乃至江西的一部分(修水县),都通过这条水运线路入长江。
图:牛歌
新店镇,建镇明洪武年间,距今多年,俗称小“汉口”,又名“古茶巷”。它坐落在山水之间,东倚寺山,西临潘河,依河建镇,以宅为店,因铺而兴,因水成街,因街成镇。
图:牛歌
穿过长街短巷,伫立码头之上,濒河瞰江,感慨万千。曾几何时,小镇仰仗水陆优势,笑迎四方商贾。直到京广铁路建成通车,小镇才失去了昔日交通枢纽优势,同其他许多水运名埠如出一辙,成了一颗丢掉光环的明珠。曾经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如今民居寥落、门可罗雀。
图:牛歌
古镇有水古镇月,新店无云新店天。无论兴衰,我都深信,新店是一个灵动且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新店人会以全新的视野,全新的气魄,追逐昨日的荣光,实现今天的梦想,书写明天的辉煌。
文字摘于冯晓光、陈水林及网络
阅读是种品味分享是种美德
免责声明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