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出生于徐州琅琊阳都,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一生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的颇为传奇,他少年随叔父诸葛玄定居于荆州,叔父仙逝后隐居于隆中,观天下大势,预成大业,在刘备三顾茅庐后追随刘备匡扶汉室。他一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一生中传奇事件也数不胜数,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智取荆州,三气周瑜。街亭之败后有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但是这些都是诸葛亮的文学形象以及民间形象,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1.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可谓是名贯古今,赤壁之战前曹操基本掌控中原全局,欲图江东之地。在三国演义以及电视剧中,曹操号称率领八十万大军(实际人数仅为十几万)攻取江东,以成天下霸业。江东孙权与刘备被迫联手,共同抗击曹操。而江东大都督周瑜因气量狭小,设计于诸葛孔明以置其于死地,想逼迫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孔明听后大笑,说道:“吾只需三日即可。”周瑜听后又惊又喜,其喜在于诸葛亮如若造不成则可杀之,其惊在于诸葛亮如若做成,是如何做到的。诸葛孔明凭借自己神机妙算,且曹军不擅水战,在三天后的大雾之中,擂鼓进军,水师逼近曹营,用布满木人的草船迎接了曹操大军的十万支利剑,最终满载而归。
然而在正史中,有没有这回事都存在争议,即使是有,主谋者也是孙权,《三国志》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由此可见,草船借箭,根本没有诸葛亮什么事儿。
2.孔明借东风
同样在赤壁大战中,周瑜设计利用蒋干杀死曹操水师大都督蔡瑁张允,曹操被逼重新选取水师大都督。新提领水师统帅的蔡中蔡和能力有限,看江上船只遇大风漂泊不定难以掌控,下令将所有水师战船捆绑在一起,却不知其埋下赤壁惨败的祸根。周瑜看穿曹操水师的弱点,想到用火攻击可。但却难以攻取,原因在于周瑜打曹操是自东向西,而那个季节西风盛行,如若用火,则必殃及自家战船,为此周瑜还一病不起。诸葛亮看出周瑜心病后下令造坛,登坛做法三天三夜借来东风,助江东赤壁火烧曹营,大败曹操。
在正史中,却不存在该说法,孔明也并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指挥赤壁之战的人是江东水师大都督周瑜,周瑜与黄盖从小在江边长大,对江上什么时候起东风很了解,加上统领水师多年,极擅水战,赤壁之战的功劳是周瑜的,其实诸葛亮并未参战。
3.空城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晚年识人不明,误用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直接导致蜀汉三军主力折损于街亭。司马懿率领大军压迫于西城之下,诸葛亮没有足够多的兵力抗敌,下令将城池大门打开,派二十老兵扮演成百姓在成城门外打扫,自己则正襟危坐于城楼之上抚琴,羽扇纶巾而不露丝毫怯意。司马懿生性多疑,生怕城中设伏,不但不敢进军攻城,反而下令撤军,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吓走了曹军,这就是著名的空城计。
事实可能又令大家失望了,在正史记载中并没有此事,只是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美化了。我们来看几个疑点,为什么司马懿不派出哨骑查看?曹军与蜀军比兵力相差悬殊,为什么会选择退军?正常的思路也该是围而不攻断其粮草,以静制动。种种迹象表明,空城计并非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
其实对于诸葛亮,其功绩主要在于政治上的卓越贡献。在隆中时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在赤壁之战时促成了孙刘两大军事集团的联合。其一生赏罚分明,善于吏治,鞠躬尽瘁,忠心辅佐刘备以寻求匡扶汉室。诸葛亮在军事上几乎是没有作为的,其实蜀国军事上还是以刘备为主,其他人只是提出建议。而对于诸葛亮传奇故事,甚至三气周瑜之说则不是史实,只是文学创作或改编而已。实际上周瑜本人气量可以说相当大,连刘备都感叹其气量如山。真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什么样?我们下期文章见。
此文章版权归属于山后的历史海,欢迎大家白癜风是怎么造成的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