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个史学家叫赵翼,他评价《史记》为“全史”,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部史书中都有。
《史记》就像一部范本,这部书之后的正史,十之八九都采用了纪传体的形式编纂。
近现代,有些学者甚至把《史记》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书”。有如此高的评价,当然有必要再重新认识一下这部“史家之绝唱”。
《史记》是古代史学的一座丰碑,司马迁几乎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这部史书。
《史记》之前的史书,相当于统治者的个人传记,历史事件都要以统治者为中心进行描述。这样的史书从内容看显得有些淡薄,对后人了解当时的历史全貌帮助不大。
《史记》中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观,书中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司马迁不仅写帝王,还写将相;不仅写统治者,还写天下苍生。一本《史记》在手,天下大事都能通晓。司马迁通过一己之力,留下了年的华夏历史。
在列传中,有“货殖列传”,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最早的经济史。还有“匈奴列传”,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后人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司马迁甚至把写史的目光注视到底层社会。他写了“游侠列传”。按照当时的社会等级划分,游侠中既有急公好义之辈,也有泼皮无赖之流。
司马迁给这样一个群体树碑立传,显示出他宽广的眼界,他要写一部能够完整体系历史风貌的史书。
《史记》在学术观点上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司马迁写的是人,而不是神。在古代,君权神授,天命论等观点十分流行。
司马迁没有人云亦云,他反对天命论,时刻都在强调人的力量、人的作用,人是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通过给人写传记,让后人明白以史为鉴的道理。懂得历史兴衰,朝代更替和上天的旨意没有任何关系。
鲁迅曾经盛赞过《史记》,说这本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反映出史记的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
司马迁就像是一位肖像画大师,他文字勾画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这些面孔可以跨越上千年的时光,依然保持着生命力。
读《史记》,既可以启迪思想,又能够带来美的享受。
《史记》完成于公元前年左右,距今已经接近年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史记》一直都是文人墨客必读的著作之一。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了这部作品的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史记》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史书,这是一部恢弘的史学巨著。
拓展阅读
千古文人的榜样,唐宋八大家风流人物,千古传唱,苏轼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境界为中心,展开文学评论,王国维著《人间词话》爱钓鱼的隐士,汉代严子陵康熙为什么六下江南,当然不是为了寻找韦小宝萨培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