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促进乡村教育快速发展——访赤壁市教育局装备站站长陈宏星
赤壁市教育局装备站站长陈宏星在办公
提及乡村学校,在我们的想象中,校舍陈旧不堪,师资薄弱,教学质量不高,教育装备落后,学校发展缓慢,在改革潮流的影响下,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今天,乡村学校发展也许更显落后。
可事实真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吗?当我走进新店镇望夫山小学时,虽然校园不大,但校园内绿荫如盖、干净整洁,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学校里音乐室、图书室、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等功能室齐备,操场上各种学生室外运动器材一应俱全。教室内,推开移动黑板,硕大的触控一体机显示屏就展示在我们的眼前,轻点电脑鼠标,教师授课已通过网络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这,就是我们的一所偏远乡村小学,而赤壁,类似望夫山这样的学校又何止一所呢?
是什么让当今的乡村学校变化如此之大?在实施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教育信息化又将会给乡村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赤壁市教育局装备站站长陈宏星(以下简称陈)。
赤壁市教育局装备站办公地点
小编: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很快,我市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成就?
陈:从年至年,全市先后投入.6万元的资金,共配备“班班通”设备套,满足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班级教学需要。共建微机教室48个(含未来教室1个),每个微机室分别配备25-65台电脑。投入多万元为全市学校配备电子备课室及其他教师办公电脑多台。年投入万元,建18个数字录播教室,基本覆盖市直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年初投入万元建设的全市校园网络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已于年10月底完工,该系统覆盖全市所有公办学校的校门、运动块、学生食堂、重要通道、学生宿舍等。在局域网建设方面,近三年共计投入多万元进行了建设,全市43所学校完善了局域网和校园网站建设,全市所有学校基本上接入了20-M不等的宽带网络。
小编:学校的信息化、尤其是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有何意义,乡村学校信息化是否已经达到了国家标准?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均衡呢?
陈:信息化对孩子而言,拉近了他们与世界的距离,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对乡村学校的孩子来说,更是他们扩大视野的媒介。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能使乡村学校的教师快速地获取全国甚至是全世界信息,让老师拥有最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也是农村教育能够更快地实现公平教育,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市现有小学生人,初中生人,按小学生每15人一台微机,初中生每10人一台微机计算,我市还需要配备不少学生电脑。当前,由于资金缺口大,暂时还无法达到国家配备标准。国务院已提出《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说到,要促进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其中就涉及到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乡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赤壁市正在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更多地投入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尽量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赤壁市教育局装备站办公地点
小编:学校的信息化平台有了,但对老师是一种考验,如何能让老师迅速掌握信息化技术应用平台呢?
陈: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老师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任何先进的产品,没有老师的使用也发挥不了其效益。为了能让老师迅速掌握信息化应用技能,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抓骨干培训,以点带面。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我市以第一初级中学、市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为依托,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期全市教师“班班通”设备应用骨干教师培训,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人员培训,咸宁市“教育云大数据中心”、“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推广培训,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应用培训,学校校园网站建设应用培训等。一系列的培训有力地推动我市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提升了学校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赤壁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开展一系列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评比,“学校校园网站建设应用评估”、“班班通设备”应用比赛,构建“四名工程”(名师工作室、教研员工作室、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录课晒课活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运用。三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到学校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及应用检查,督促各学校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四是建立学校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评价体系,将信息化水平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教师职称晋升的指标体系。
赤壁市教育局装备站牌匾
小编:看起来,装备站在这信息化建设和培训方面是下足了功夫的。但我知道,信息化设备、平台这些硬件、软件正常运行是信息化的基本保障,硬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损耗、损坏等状况,软件也会出现问题。那你们是如何做好对信息化硬件、软件的维护工作的呢?
陈:硬件的损耗损坏,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是因人的操作而异。为了减少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设备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这方面入手。其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要求校长牵头,副校长分管,电教主任主管,信息技术老师提供技术支持,仪器管理员专管的工作机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是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我们印发了《赤壁市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使用暂行规定》,用以保证教学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三是开展电教设备维修维护业务,为学校做好服务。我站采取下校维修、学校送装备站维修等形式,保证信息化装备的高效应用。近几年共维修学校微机室电脑、教师办公电脑台,学校投影机及设备多台套。既为学校提供了及时优质服务,又为学校、装备站节约了资金,更好地发挥了有限资金的作用。
赤壁市教育局装备站站长陈宏星在办公
小编:据了解,学生的中考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也是由装备站负责,您能说说这方面的情况吗?
陈:不错,中考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也是由我们负责,中考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是对学校实验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日前,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年的全市初三学生的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在考试之前,一方面,我们组织召开了分管考试工作的学校领导会,详细地布置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相关工作,对全市各初中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为确保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为严明考试纪律,形成良好的考试氛围,要求各学校按中考要求布置考点,各考点与教育局装备站签订考纪考风责任状,所有考务人员都要签订考务工作责任状。另外,我们对抽调的所有教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准确把握中考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评分标准,统一评分要求,确保考试评分做到公正公平。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做到规范考试程序,严肃考纪,端正考风。在中考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工作中,装备站全体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周密部署,各参考学校支持配合,确保了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
小编:看来,赤壁市教育信息技术的建设,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装备站都功不可没的。我市教育技术装备有了一定基础,应用成效突出。据了解,我市学校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也有不少吧?
陈:说我们功不可没,还真有些惭愧,我们只是在尽我们的职责和努力。要说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那还真有不少。日前,第32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的终评工作在武汉结束,我市实验中学再次折桂。七年来,市实验中学共有16位同学分别出席在香港、北京、南京、宁夏等地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大会,多次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其中一项获“周培源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技新人才专项奖”(全国仅有10个项目),一项获“国际化学年趣味化学实验设计创新奖”(全国仅30个项目),获奖数和层次均居全省前列。年我市上报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32件,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上报咸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份,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2项;上报赤壁市第五届市长杯科技创新大赛作品件,获一等奖20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40项。今年我们也会进一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获得更多的荣誉。
小编:嗯,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也祝愿你们今年在工作方面更出色,在成果方面更丰硕。
谢谢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