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孙老师rdquo大话三国rdquo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94665.html

在上一篇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在赤壁之战前,围绕着“战与和”的问题,东吴方面展开了剧烈的内部斗争,孙权在无奈之下,不得不借助于外力,请来诸葛亮扫清障碍。而诸葛亮的到来,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舌战群儒,消灭“绥靖派”在前,之后又智激周瑜,试探“主战派”于后。通过诸葛亮的努力,孙刘两家终于走到了一起,虽然双方利益不同,但在强大的曹操面前,两个弱者暂时坚定的站在了一起。赤壁之战,一触即发,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谍战大戏”也随之缓缓拉开大幕……。

对于“谍战”这个话题,很多读者都不陌生,最近很多的影视剧也都倾向于这一类的话题。各种题材的谍战剧为大家展现了从事“秘密工作”这一特殊群体的机智勇敢和内容的惊心动魄。不过,无论谍战如何的精彩纷呈,各种手段如何的智计百变,归根到底,无外乎两种方式,那就是“暗杀”和“渗透”。

顾名思义,“暗杀”指的就是干掉敌人的王牌,把对方最精锐的力量消灭;而“渗透”则是把己方的人员打入敌人内部,从而起到刺探敌情和分化瓦解的作用。我们的祖先,早就深谙此理,再以战争中的各类兵法诡道佐之,一千多年前的“谍战”在精彩程度上,丝毫不逊于现代小说家的种种演绎。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赤壁之战”中的“谍战”。

(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赤壁之战”在战略意义上来看,对于曹刘孙三家来说,都非同一般,可以说这是奠定中国未来五十年政治格局的重要战役,因此,参战三方都慎之又慎。刘备孙权一方劣势在于兵微将寡,但优势却在于同仇敌忾和水上作战;反观曹操一方,却正好和对方向反,优势在于大军在握,劣势却也正在与部队对水战的生疏以及人员间的互不信任。所以,双方在没有正式开战之前,首先进行的,就是试探性的“地下斗争”。

作为深谙兵法的周瑜和曹操来说,双方都深知,想要赢得此次战役的胜利,并且能够兵不血刃,最先要做的,就是打掉对方的头面人物,使得对方未战而先败。而孙权一方,头面人物自然非水军大都督周瑜莫属,而曹操方面,深悉水战之法的蔡瑁张允则首当其冲。所以,双方都在如何打掉对方头面人物方面做足了功夫,当然,首先出招的,必然是曹操。

为何必然是曹操呢?因为曹操急于争胜,又有着强大的毕生信心,所以在高手过招,比试耐心的时候,曹操犯了大忌,率先沉不住气,遽然出手。而且,如果说率先出手尚且不算大忌的话,用人不明和过于乐观就确确实实算是大忌了!曹操认为,想要兵不血刃,首先就要除掉周瑜,不过曹操又同时想到,将来扫平江东,周瑜是可堪大用之才,所以曹操由于对战争结果过度乐观,因此动了妇人之仁,本来铲除周瑜即可,却偏偏改成了“策反”周瑜。也正是由于初衷的改变,用人的选择上也就出现了改变,如果是铲除,派杀手即可,但如果是策反,就要选择说客,也正是在这种小心思的变化下,蒋干适时出现。蒋干作为曹操手下一个默默无为的小吏,身为江东人士,想来应该是在荆州才投靠曹操的。所以,这样一个出身背景和个人才能都毫无闪光点的人,本来应该永远默默无闻下去才是,但是曹操的一念之差,成全了蒋干,让他的名字得以在千百年间流传。

蒋干作为周瑜的同窗,理所应当的承担起了赴东吴策反周瑜的光荣任务,蒋干的到来,也使得正无计可施的周瑜,仿佛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周瑜当然知道应该先打掉对方手中的王牌,也就是蔡瑁张允,周瑜深知,水战在所难免,而曹操手中拥有着荆州水军大将蔡张二人意味着什么,所以,除掉二人势在必行。不过,目标明确,但计将安出,正在周瑜进退两难的时候,蒋干的出现,让周瑜头脑中骤然出现了一幅完整的“反间计”图景。

结果大家都很熟悉,周瑜大摆群英会,巧用反间计,利用蒋干的愚蠢和曹操的多疑,借刀杀人,消灭了蔡瑁张允。这一招将计就计,也成为了赤壁之战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蔡瑁张允不死,后面的很多故事都将不复存在。

(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蔡瑁张允的被杀,让曹操军中再无熟悉水战之人,这才使得日后庞统诈降,献连环计的剧情得以实现,如果蔡瑁张允幸存,庞统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冒险的。连环计对于他人而言,似乎天衣无缝,但我想这样一个优缺点同样巨大的方案,是瞒不过熟悉水战的蔡张二人的。

双方第一轮交锋,以周瑜的胜利而告终。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双方的对抗转眼间来到了第二轮。第二轮的交锋就是“渗透”,也就是把己方人员派入地方内部,这一轮率先出招的,依然是曹操。曹操急于求成,第一轮对抗,曹操输得窝囊,所以心高气傲的曹阿瞒,急于扳回一城,蔡瑁张允的被杀,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于是,他自作聪明的派遣蔡瑁的弟弟蔡中、蔡和以为兄报仇为借口诈降东吴,可是没想到,两个蠢材刚一露面,变被周瑜轻松识破。诈降也要有个诈降的样子,古代诈降,除了要有说得过去的理由,还要至少具备两个因素,第一就是最好要身上有伤,第二就是要携带家属。身上有伤,意味着投降者和前任领导已经闹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所以才会反水,能增加可信度;而携带家属更是表明了投降者自己真心投诚的态度。但是蔡中蔡和显然不懂这些,鲜衣怒马孑然一身就来到了东吴大营,这样业余的投降,怎能不被周瑜轻松识破。不过,周瑜却并没有揭穿,只因为蔡中蔡和的出现,犹如之前的蒋干,同样给正不知计将安出的周瑜提供了灵感。于是才有了周瑜黄盖双施苦肉计、阚泽下书、智诈蔡中蔡和的情节。蔡中蔡和二人自以为被信任,却一不小心成为了周瑜黄盖施展苦肉计的重要道具,阚泽和甘宁的绝佳演技也轻松骗过了智商严重不在线的蔡氏兄弟二人。

纵观整个赤壁之战,双方的初衷都出奇的一致,都是第一步铲除对方首脑,第二步打入敌人内部。不过,同样的计策,为何效果却大相径庭,且每次受益的都是周瑜一方呢?我想这其中总结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点原因:

1、曹操的急于求成,是致命因素。高手过招,讲究看观定势、见招拆招,而曹操两次率先出手,都给了周瑜将计就计的可乘之机。

2、曹操用人不明,两次行动所选择的人员都是智力严重不在线的白痴,不仅没有起到好作用,反而都为周瑜所利用。

3、周瑜的智力远超曹操。周瑜虽然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惊才绝艳,不过在将计就计方面,堪称典范。曹操的每一次行动,都能给周瑜提供灵感,周瑜也都能够在曹操的启发下推陈出新、青出于蓝,可见周瑜的智算之高。

4、东吴方面的万众一心起到了关键作用,无论是黄盖甘受杖刑、舍身为国还是阚泽冒死下书、临危不惧,都远超过曹操手下众人的碌碌无为。

综上可知,一场大战,既是智力的较量,同时也是团结、勇气和能力的比拼。一场精彩纷呈的“谍战”大戏,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如今看来,依然让人血脉喷张。写到此,我们真的要一起感谢罗贯中,为我们写出了这样精彩的情节,让我们几百年后仍旧可以津津乐道。

看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会问,老师,诸葛亮在哪儿?难道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吗?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在的战争之神,怎么可以错过如此精彩的场面呢?他当然要在其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诸葛亮究竟是以怎样的状态出现在赤壁之战中的呢?请同学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tc/8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