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笔下的
香城泉都(四)
赤壁,地球的一首诗
叶文福
几千年来,在长江两岸,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战争,结束了多少战争,其中最有名、最经典的大约莫过于赤壁之战了。
而赤壁之战的战场,就是我的家乡。
即使在长江中游,其差异之大,又是不得不令人无比慨叹的。
这里的长江北岸是江汉平原,一望无涯。虽土地肥沃,却无力抵抗长江水患。有史以来,长江以她的滔天之浪,无数次地吞噬江汉平原上的良田和村庄。而在江南,而在我的家乡赤壁,则是迷人的丘陵,是各种地形地貌的百科全书。
沿江近百里左右是平原,几乎没人居住。我小时候长江边没有堤,洪水一来,淹没了平原;洪水一退,这些平原就成了西伯利亚似的湿地,一串一串湖泊像珍珠一样嵌镶在江边。
大多湖里都有野生莲藕,三夏季节,荷花莲叶一碧无涯。在我看来,这些平原和湿地就如同长江阔大的肺叶。洪水在这些湿地的消长,就如同长江的呼吸。
有了这些湿地,长江就是活的,她的呼吸就均匀,所以,保护这些湿地才是消蚀长江水患的最科学的方法,是比现在筑起大堤更好的方法。
我记得儿时放牛。每当春耕既罢,牛闲下来了,于是所有村庄的水牛都被赶到江边的湖野里去吃茂盛的青草,我们这些放牛娃就成天在草窝里打滚。
整整一个夏天,水牛吃得滚瓜溜圆,再回来准备秋耕。
这里是典型的江南,典型的鱼米之乡。该热则热,该冷则冷,阳光充足,雨量丰沛,物产丰富,风光宜人。儿时在田塍上放牛,屁股上就总吊个鱼篓子,不时就可以蹲下来,在田边顺手抠一条鳝鱼。
凡过缺口,总要在水凼子里摸一摸,水凼子里大大小小总有鱼。要是走运,一个水凼子就能摸两碗鱼或逮上一条两斤重的鲤鱼或乌鳢。
置身于阳春三月的柳风蒲雨之中,便会油然而生小杜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由于物产丰富,而历史上这里又少有战事,所以这里的人们很少外出,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本,以务农为荣。
小时候听家乡人说:“洪湖人只剩下两条腿,蒲圻人只剩下一张嘴。”洪湖在江北,江水一泛滥,洪湖人便被洪水逼得到处逃荒。而蒲圻物产丰富,所以蒲圻人爱吃,好吃。
有一年我应邀到咸宁师专讲课,学生们对我说,他们同学中有一个奇异的现象,只要是蒲圻——即现在的赤壁市——的同学,几乎个个都爱写诗,而且都写得好,蒲圻到底是一块什么土地?
我笑着答道:“也许蒲圻是地球的一首诗罢!”
诗是精神的酒,酒是物质的诗。广义的诗其实就是世间一切事物美好的极至的代词。既然蒲圻是整个地球最好的一方土地,诗一样的土地,是整个地球的一首诗,那么蒲圻人爱写诗,岂不是再正常不过了么?
本文节选自:叶文福《赤壁,地球的一首诗》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叶文福
年出生于湖北蒲圻(现赤壁),师范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年入伍,年开始诗歌创作。出版诗集《山恋》()、《天鹅之死》()、《雄性的太阳》()、《牛号》()等。
咸宁之窗淘醉咸宁客服小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发表你的看法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