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皋城
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她变了——
街道宽了、楼房高了、
绿地和公共设施多了,
城市变得干净了、漂亮了、时尚了、
现代化的气息更浓了……
六安“十二五”中心城市建设
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五年来
六安中心城区
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74.4平方公里
假如把面积比做块头
那么内部功能就是一个城市的气质了
五年来
皋城的气质猛增
一起跟着小广感受一下吧
1五年来,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小广出门发现,现在皋城街道变得整洁、宽敞了,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道路指示设施完善详尽,广告标牌规范有序。
昔日脏乱差,现在成了游玩赏景的好去处“80公顷水面、7公里水景长廊,为滨水六安增添了一幅新的美丽画卷。”这段话描述的就是六安城区西部凤凰河整治后的景象。
近几年,我市以老城提升、棚户区改造和大雁河、苏大堰治理为抓手,实施了城市畅通工程、治污工程、活水增绿工程及景观提升工程,让昔日的脏乱差华丽转身为现在的景观带。
▲
曾经污水横流、恶臭熏人的大雁河
▲
如今河水清澈、风景如画
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把六安中心城市作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提出建设绿色人居城市的战略目标,持续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坚持“东拓、北延、南优、西控”战略,逐步健全规划体系,努力提升建设品位,着力提高管理效能,不断彰显城市“滨水、生态、文化”特色。
曾经的城郊,如今的新城着力打造国道绿色长廊、悠然蓝溪小镇等,全面加快新城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东部新城规划图正在一点点成为现实
凤凰河治理、老淠河两岸景观整治基本完成,赤壁桥开工建设、六安二中西校区等项目顺利完工;
老淠河上又一座大桥赤壁路大桥主干道即将于今年十一通车,方便不止一点点
“绿色城南、田园新城”的发展思路已经确立,核心区发展框架初步拉开。
五年来,市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年代久远、设施陈旧的老旧小区换新颜这两年,在城区老旧小区居住的市民,一定切身感受到了居住环境的可喜变化,小区更加整洁、功能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小区焕然一新,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得益于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整治。
年,市政府出台城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整治实施意见,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中心城区82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整治任务,实现老旧小区安全、有序、整洁、美观的目标。
经过两年的努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效果明显,六安城区投资2.5亿元,完成59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改善了3.9万户、12万居民的居住环境。
老旧小区焕然一新的同时,我市房地产市场稳步健康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有房地产开发资质企业家,比“十一五”增加了家。
万达、碧桂园、恒大等大型房地产企业陆续进驻我市。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91亿元,竣工面积.8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7万平方米。物业管理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家,物业管理面积突破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达1.1万人。
截止年底,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总计达14.11万套,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初步构建了以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为主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全市低保家庭、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逐步改善,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逐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老城区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和附属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五年来,市容市貌与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小广的很多朋友都是摄影爱好者,这几年,六安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很多新建成的城市公园,成了他们采风的好去处,真可谓处处皆风景。
目前,六安城区建成公园、广场、景观带16个、道路48条,截止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3%、37.5%、14.8m2。同时,结合城市绿道、三线三边整治及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大规模开展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新增各类绿地公顷,初步形成了公园均衡、绿网完整、景观优美的城市风貌,城市美誉度大幅提升。
数年勤耕耘,绿色醉皋城。9月19日,在革命圣地延安召开的年中国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国家林业局正式公布了年国家森林城市,六安市作为今年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喜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六安又增添一张高规格的靓丽“国字号”名片。要知道,国家森林城市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目前我国对城市生态建设成就的最高评价。
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城同创”要求,带来的思想变革和行为模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习惯,也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走出家门,我们不难发现:垃圾桶多了、路面更清爽了、各类市场和停车场多了,城乡结合部的乱象慢慢好转了,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了。
覆盖中心城区居民小区、主要商业区、学校、公园等人流集中区域的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运营,让越来越多的六安人以这一绿色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穿梭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
五年来
我们生活的城市
无论从建设
还是从管理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五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六安是大别山地区区域中心城市,是南京、武汉两大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
我市坚持锁定绿色振兴一个目标,用好红色、绿色两大资源,构筑绿色产业、绿色人居、绿色生态三大体系,推进“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四大平台建设,不断拓展新空间、激发新活力、创造新动能,推动城市建设跨越发展。截止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万人,城镇化率由“十一五”末35.9%提高到42.81%(不含寿县),同比提高6.91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由7.8缩小至7.69个百分点,城市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累计实施重点工程项,完成政府性投资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展到74.4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66.2万人。城镇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基本齐全,城镇综合服务能力逐渐增强,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说了这么多
为我们生活的城市点ZAN吧!
期待明天更美好
你觉得
5年来我们共同居住的城市
还有哪些可喜的变化呢?
欢迎留言分享
六安广播电视网报道
编辑/小广
注:长按指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