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只想告诉你这套书到底有多牛。
这套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图+古诗词,全套一共有4本,每本书都有22站历史古迹,比如滕王阁、西湖、北京、南京、西安等等,全书通过88个故事,精讲88首诗,整套书一共涉及首古诗词。
第一本目录
▽
第三本目录
▽
孩子们可以以地图为点、以时间为线,前往李白、杜甫、苏轼等诗词名家拜访过的每一个地点。
每首诗词,都和中国地图相结合,孩子们可以清楚的知晓诗人是在哪里,作的这首诗。
比如,杨万里的《小池》就是在常州写作的,京杭大运河从这里穿城而过,积淀下这座古韵流转的南方小城,所以,才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景。
这个地图还不只是局部的,全套还送一张大地图。每一首诗在“雄鸡”的哪个位置上,一目了然。
书里还特别把李白、杜甫、苏轼等伟大的诗人一生的足迹做成了诗人足迹图,结果发现每一位诗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
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杳无人烟的西疆大漠,每一处,都留下了千古绝句……
李白足迹图
▽
比如,李白来到了江西庐山,惊叹于庐山瀑布的奇丽雄伟景观,创作了《望庐山瀑布》。
孩子就可以摊开地图,找到庐山在中国诗词地图上的位置,了解这里的相关地理、历史知识。
一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使桃花潭闻名遐迩,享誉千年。
那桃花潭在哪呢?从地图上看,它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我们还可以沿着李白的足迹继续行走,看看蜀道有多难,或去黄鹤楼感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或去登登太白峰……
之前,我的老师特别提到了一定要让孩子在“故事”中学古诗,这套书就很符合,在精讲完每首诗后,还会讲解当地的地理知识、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名人故事、风土人情等,很丰富。
比如,当读到杜甫的《登岳阳楼》,会带孩子先来了解岳阳楼的所在位置、景点、相关的名人名作等地理知识。
地图上的地理知识
▽
比如读过了杜甫的《绝句》,知道原来在成都有正月初七游草堂的习俗。
地图上的地理习俗
▽
比如读过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能了解下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历史故事。
地图上的历史
▽
比如读到《泊船瓜洲》,就能知道与瓜洲有关的传说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地图上的传说
▽
比如读到王安石的《元日》,拓展到与开封有关的《清明上河图》。
地图上的文化
▽
用这样的方式编写,孩子就不是在孤立地学古诗了,他们不仅能知道这首诗是在哪里写的,更能知道,写这首诗的地方曾经有过哪些名人,又发生过哪些故事。
孩子能从全局看到历史的交替、地理的变迁、文化的发展,久而久之,就提升了跨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
这套书在内容选取上汇聚了40位诗词大家的篇名篇,它围绕着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必读古诗词进行拓展。
从初唐四杰的王勃到清代后期高鼎作结,跨越了诗词最鼎盛的几个朝代,收录的都是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在大换血后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在整个小学12册的《语文》课本中,古诗文占到了30%的比重。
这意味着,今后的语文考试中,将有1/3左右的古诗文考点!
而古诗词的考察主要以古诗词默写和古诗词鉴赏为主,要想拿下全部分数,光靠背诵是不够的,还必须要理解诗中的重点词的含义,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地点,理解诗人的情感。
而这套书,不仅能给孩子对古诗词的兴趣,更是拿下古诗词分数的利器,它包括诗人介绍、重点字词的注释、古诗的译文,还有精彩的赏析,这些都是对标初中、乃至高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目的。
比如在讲《望岳》的时候,就会介绍作者杜甫,介绍“钟”(聚集),“凌”(登上)等十几个重点词,会有全文的译文,以及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期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望”字,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经过这88首诗的熏陶,别说是小学的古诗词赏析了,就算是高中的古诗词赏析,孩子也不会觉得太难了。
我们中国古诗词最妙的一点,就在于意境,对孩子来说,能不能体会其中的韵律感、美感,是决定孩子是否能爱上古诗词的关键。
这套书中的每首诗,注意,是每首诗,都配了专门绘制的水墨风插画,古风古韵、清新写意,扑面的美,会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意境。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都在这诗这画里。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二人频频劝酒依依惜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夕阳野草、燕子易主,世事沧桑
孩子们读诗,有的时候容易把握不好韵律,爸爸妈妈们可能下班回家抽不出时间。这些都不要紧,这套书还专门配套了讲解版的音频故事。
我购买图书后,如何收听本套书配套的讲解版音频故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