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关掉空调试试。”
炎炎夏日,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
这个夏天,你有没有被热到整个身体被掏空?
爆表的气温,
也让一众网友灵感迸发:
沁园春·热
当下气温,千里清蒸,万里红烧。
望市里内外,烈日炎炎。
公园大街,基本烤焦。
屋内桑拿,汗水洗澡。
躺下就是铁板烧。
大街上,吊带短裙,分外妖娆,
气温如此之高,引无数美眉竞露腰。
惜外地学子,求假无效,
各大院校,不安空调,
一代天骄,非洲外教,
仰天直呼受不了。
俱往昔,还看本地大爷大妈,
拿把蒲扇,边扇边笑。
今年夏天有多可怕,用一张7月30日的气温图带你领略一下:
毒辣辣的太阳、滚烫的地面.....一想到这些感觉整个人都化掉了,
一扇门的内外,简直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但好在人人都有居家旅行必备避暑三件套:空调、西瓜、冷饮。
作为新时代享受空调风扇加冰西瓜的现代人来说,你有没有异常好奇并考虑过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代,古人是何种感受?
李白辞亲远游的时候,会不会这样?
赤壁大战之后,诸葛亮是不是也......
当然,炎炎夏日被晒黑算什么,毕竟还有人因为中暑而亡的.....
这其中,就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不能相信这位大文豪竟然是因暑热而死?
那是你不知道古代的中国有多热。
历史上的高温年份不少,好比乾隆八年,史上最热夏天诞生了。
热到什么程度呢?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专家研究换算:
年7月20至25日,华北地区下午的气温均高于40℃,其中7月25日气温高达44.4℃!
据《续天津县志》中记载:
“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
另山西《浮山县志》里说:
“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北京近郊和城内共有人死于炎热。
乾隆皇帝也是热到不行,大笔一挥写下《热》诗一首:
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
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一个字,热!两个字,好热!三个字,非常热!
所以当年大才子苏轼因中暑而不幸去世,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话说回来,当时苏东坡年事已高,身体素质本就不佳,加之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才出此事故。
据史料记载,元祐八年(年),大宋朝廷因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而风起云涌,各派势力权斗激烈,
最后旧党大臣们失势,苏轼被新党大臣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岛。
当时的海南并不像今天,那时尚未开发,文化落后不说,还道途偏远,湿热异常,完全是达官显贵们畏惧的险途。
后来逢宋徽宗上台,徽宗皇帝爱苏轼之才,加之正赶上建中靖国元年的朝廷大赦,于是特别恩准苏轼北归。
但是此时的苏轼已经年迈,况且身体极差,又正赶上夏季高温,终因旅途劳顿中暑。
之后也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抢救措施,所以这位大文豪于当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
除他之外,因中暑亡故的名人还有不少。
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赵明诚,也就是李清照相公,就是因为着急赶路不注意防暑因而中暑病倒,之后并因此去世的,年仅49岁。
(赵明诚)
相比古代,现在的夏天有过之无不及,因为如今已经不是热死人那么简单了,简直是热的死去活来,
但好在高科技的现在,我们还有空调,要不然怎么说,夏天的时候,命都是空调给的?
那古代呢,在没有空调WiFi西瓜的条件下,如何纳凉?
靠那句“心静,自然凉”?(据悉这句古老的咒语还是出自康熙,之后被雍正追录编辑成《庭训格言》。)
还是靠身怀绝技过日子?
那古人到底要如何度过炎炎夏日?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