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工业的快车
一一赤壁高新区观察1
开往工业的快车
赤壁高新区派来的大巴,从市会议中心出发,朝着东方,朝着初升的太阳,朝着工业开行。
是连绵冷雨后一个难得的晴天。市文联、市作协酝酿了数月的活动:赤壁作家高新区采风行,终于成行。正在奔赴的前方,是赤壁市最重要的工业地带。工业在向文学徐徐洞开。
车上坐满赤壁作家,因此,它堪称“工业文学号”。诗人、评论家陶发美,正在埋头著书,走近一位巨大历史人物,但也未忘情身边的现实生活。诗人欧阳明、徐淑蓉、徐泰屏、龙鸣、雷紫华也来了,平常,他们难得参加这样的活动。诗人张东海又讲起赤壁文坛掌故,坚执“述而不作主义”的他,是否将转型为赤壁工业掌故的持有者?尚待观察。还有陈影、田亚军、聂四海、黄河等许多新面孔,就不一一点名了。这是文学兴旺之征象:赤壁文学在增进工业知识的同时,也在发现、引流新的书写者与新的书写。
2工业记忆:出幕阜记
凝视车窗外疾速变换的景物,思绪里展开的,却是赤壁工业记忆。
近年,读到一些重要而有意思的主流工业叙述。在回望荆楚近代工业历程时,人们一路追溯到湖北省南部,在赤壁有了重要发现。赤壁,被认为是武汉、湖北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很可能,它还构成中国近代工业记忆的一部分。
作为近代中俄万里茶道重要源头,赤壁近年广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