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弘扬中华文化,歌颂祖国,共同探讨文学知识,丰富知青文化生活,共建团结、文明、和谐氛围,开拓奋进,积极向上。
《黄石知青文学社》作品(二十三)
湿地公园、赤壁一日游合刊——
(按先后收录顺序排版)
《慈湖的呼声》
文\何缘
我原本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称呼我为张家湖。现在又给我冠名磁湖,听起来着实动听,还负有诗意。看似美妙,其实内心困惑,说不尽的哀愁!
很早以前,我可以说是座卧长江边,东边离长江不远,仅有一座小山包,就是现在的海观山。西边我的手足伸向现在的老下陸。南面靠近月亮山,若是春季,或是夏时,我还与月亮山来个拥抱,亲嘴问好!北面哪就更广阔了,每逢涨水时节,任由我发挥,时不时把青山湖这小屁湖收入囊中。当然也不白侵占,一些虾兵蟹将,去青山湖占湖为王,永不回朝了!
我原来无名无姓,有哪么一群人来到湖中心山下落户,靠打鱼摸虾为生计,用我的奉绿养活她们。而且还想把我永久占为己有,给我无端取名为張家湖,从此一用多年。
自从人口增多,社会变迁,发展需要俺作出点奉献精神。
我再也没有去看望过亲戚青山湖了。泪水流在肚子里吧,别说了!
如今我以肢解成几处,有的建起铁路,公路,现在还有的建起了高楼大厦。
而哪腿又分割成湿地公园,供人们蓄养生机了。如今的我以是面目全非了。
我的大名改成现在的磁湖,挺负有情画意的,听起来润口还挺不错的。本来我不属于哪一家,是大自然给了我生命,我与大自然生命息息相关,理当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生生不息着想。为人类作出自己贡献,也是我的荣耀呀!
《丛中笑》
文/何缘
吾本山中一株草,任凭狂风吹不倒。
敢与天公来抖擞,雨过天晴尽妖娆!
《忆江南》
文\高锋
湿地少,
水没沼溢草。
末见潺潺流水响,
环绕四季偏不老。
重现水洁好。
《浣溪沙》
文\高锋
一抹月光夜慕迎,水中倒影逐波行。
手撫器乐奏闲亭,怎奈中秋携国庆。
普天畅饮醉难勤,江山万世显昌平。
《赤壁舒怀》
文\高锋
重现当年三国武,今时冷兵罕作虎。
金戈铁马犹酣战,难圆斗时仿真古。
今朝山河歌燕舞,奔腾江水沿途哺。
华夏一统止不住,中华复兴万民举。
《卜算子》咏秋
文\高锋
秋阳照寒露,
暖乐何来秀。
已是秋末快沃续,
和颐悠闲就。
就也不拼凑,
硕果频繁露。
喜看秋实累累收,
万果无须数。
《秋夜,为你写首诗》
文/蓉子
月朦胧
鸟朦胧
铺开水墨长卷
今夜为你写一首诗
帘外桂花轻翦寒
秋风凉
雁南飞
远山如黛近水似烟
用婉约的墨香为你写首诗
高山流水忆相连
西风烈
草凋敝
踏一路秋色拈一缕花
我们是红尘中一株行走的小草
来年春天会发芽
一溪云
一壶酒
数一片落花想起过往
梦里花落知多少
遍踏清秋这边好
一箪食
一瓢水
燕子绕飞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故乡
总把新诗沏新茶
难忘去宵别梦寒
一曲歌
一弯月
谁家小楼秋夜吹玉笛?
我用星星作笔为你写一首诗
再把金黄的秋天捧在手掌心
《庆两节》
文\金松桃
国庆中秋一日同,
微群诗会友情浓。
圆月苍茫播大爱,
开心献艺赛成功!
注;微群晚会口占一首
花开无语绽芬芳,
花落无言留余香。
岁月无情催人老,
老骥伏枥展辉煌。
——欢迎群友们莅临公园游览
袁修宗
《寒露》(新韵)
文/序祿
暑尽秋残寒露凝,红尘草木欲辞青。
东蓠赏菊黄花瘦,西岭观枫赤叶轻。
南岸网兜肥鲤蟹,北坡筐揽硕橘橙。
时人兴致登高处,满腹诗情触景生!
《咏赤壁之战》
文/序祿
未临赤壁史书明,乱世豪杰屡战争。
阿瞒野心称国霸,刘叔宏志保皇宁。
英雄气短周郎死,羽扇轻摇诸葛赢。
夕日风流今尽杳,江边唯见百楼青。
《菊》
文/序祿
不慕繁华不羡仙,芬芳独秀在秋天。
冷霜寒露均滋养,更与梅花结善缘!
《黄石印记》13
文\佟炳文
湿地公园西起下陆自来水加压站,东至西塞山区胡家湾,公交车行驶约14个站点。公园狭长,不过是两条狭长的绿道,裹挟伴随着一条狭长的小河,流向市区或流向长江。七十年代末,公园西头遍布鱼池,许多鱼池是政府指定有色公司开挖的。当年我最喜挖鱼池:上午站着卡车去,下午坐着卡车回。关键是中午吃饭不要钱,一人两个大包子,满满的酱油粉条馅,真香真好吃。
《黄石印记》14
文/佟炳文
黄石中窑山上有个飞云洞,相传唐代大诗人元结曾避兵在洞,解放后政府在此建有飞云公园。七十年代末,我这个硫酸车间团支部书记,带着从团委借来的方头相机,带着七八位团员上山寻洞逛公园,在没过人头的败枝杂草中,看到经过文革洗礼后的残破门脸,飞云公园大字门牌都不知飞往何处,悻悻然随便拍摄几张照片落荒而归。其实来时我就恼火得很,满心想利用这个机会,拉近我与心仪女孩的距离,可她就是不参加。有个当局长的爹,有什么了不起,以后我也可能当局长。飞云洞前,我暗下决心。
《黄石印记》15
文/佟炳文
钢铁、水泥、有色金属,三足鼎立黄石市,八十年代后起轻工之秀,除东贝压缩机太阳能、劲牌酒业外,还有康赛T恤、美岛夹克和美尔雅西服。时年我任经理秘书,法律顾问讨债讨回一批抵债华达呢毛哔叽,工农办傅晓华动员我买一块面料,他认得美尔雅公关部长,可带我现场量身定做一套高档西服。美尔雅够气派,公关部长够漂亮,晓华够哥们,西服帮我拿回穿在身上够儒雅。平时舍不得穿,这套西服就穿过三五次,两次男生独唱上台演出,还有几次好像是参加外事活动。临老体胖下岗,西服也下岗,送给大姐夫了。
《秋游.有感》
文\万水千山
天高云淡不觉凉,
湿地公园如画卷,
游人如织采秋景,
谁晓知青回故地,
不知旧颜今何在,
疑是仙境落人间。
《赤壁怀古》一
文\万水千山
此去赤壁,追忆当年烽火疾;
三国争霸,群雄逐鹿夺天下;
鹿死谁手,成败得失论王寇。
曹公阴险,挟天子以令诸侯;
孔明狡诈,老谋深算摇鹅扇;
周瑜气盛,空有大志输诸葛。
《赤壁怀古》二
文\万水千山
古时明月今时有,
刀光剑影踪迹无,
山河旧貌换新颜,
今朝中华傲群雄,
三国早已归一统。
《赤壁怀古》三
文\万水千山
脚踏赤壁古战场,
犹闻铁马金戈声,
自古征战传奇多,
不见壮士几人归,
风云人物戏乾坤,
爱江山更爱美人,
惜公瑾文才武略,
独输诸葛难胜出,
功过是非论千古,
直令后人陷情中。
《羊楼洞抒怀》一
文\万水千山
童年居住有几年,
茶场采茶依稀记,
戏耍茶山茶丛间,
夕阳落山不思归,
小桥流水外婆家,
炊烟袅袅青石路,
家家清茶夜来香,
夜深人静几户眠。
注:年——年,我童年时在羊楼洞外婆家居住,随大人们采茶,难以忘怀。
《羊楼洞抒怀》二
文\万水千山
青山绿水依旧在,
转眼即逝几十载,
唯余古街青石巷,
昔人已去成千古,
茶山几处变竹林,
采茶姑娘均难见,
茶马古道商客稀,
独留此处清茶香。
《金秋聚会黄石湿地公园》
文\吴国正
十月八日上午,在双节最后的一天里,由黄石知青协会组织的秋游活动在新开园的黄石湿地公园举行!
该协会下属的知青合唱团,知青文学社,知青旅游群,知青太极队,共计一百五十多人,大家欢聚一堂,一道沐浴在金秋的阳光下,和煦的"春风”里,挥动红旗纷纷留影,载歌载午,大家围成一圈,喜气洋洋地来一首独唱,打一套太极拳,转一阵快闪,把庆祝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连一旁围观游园的市民们也情不自禁高兴地加入到这欢快队伍里,这群银发飘闪的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童年时光!
这里地处美丽磁湖西部边缘,五十年前我曾下放此地,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郊区,人烟稀少,荷叶稀疏枯黄,是我心中的不毛之地,但是令人实在感叹:黄石建市经过七十周年建设发展,变化巨大,有了强大祖国母亲的呵护,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夕阳红的日子越来越美丽,丰富多彩!
游园活动结束后,我们这群银发“少年"又兴致勃勃地来到座落在湖畔的工程技术学院,参观了大学校园,并在学校食堂美美地共进了午餐!
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激情赞歌一首:
五十年前是荒郊,
人迹罕见荷稀少,
五十年后变乐园,
欢歌笑舞渔鸟飞,
苦尽甘来活神仙,
夕阳红里渡晚年
老夫聊发少年狂,
群翁进了大校园!
《难忘一日游》
文\吴国正
年IO月10上午10点许,一群鹤发童颜,滿面春风的知青朋友们,共计96人,在黄石知青协会会长陈宇奎及知委们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乘坐二辆大巴旅游车,来到了咸宁赤壁旅游观光,领略这公元年曾发生在这里的一场载入史删的闻名大战争,“火烧赤壁”古战场!
一下车,一副标志古战场的门楼映入眼帘,那恢宏的气势,壮观的古仿建筑,吸引了我们对它背后神密的猜测,并欲极欲进去一探究竟,我们随着人流进入了大门。
这是一片临江滩南岸地式而建的古建筑群,高大的城墙垛口,城郭,箭楼,宫门上标有中军营帐等军营门楣,在一旁五十米开外,还有一座吴国领军大将周瑜的高大塑像,大约身高20多米,他横身侧视,仰望江面,似乎对曹操的几十万大军不屑一顾,他与诸葛亮联手,同苦肉计借来东风,用连环计,谈笑间,令曹军水军灰飞烟灭,仅此一战,就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大势!
随后,我们又乘游览车观光了另外四个景区,并在刘关张立像前留影!但是遗憾的是当来到核心景区的江渚上时,一块标牌挡住去路,上面标示,因汛期影响,暂不能开放,我们只有望江兴叹!因为在江岸石壁上,那书着"赤壁”两字的场景才是我们最向望祭拜之地,即已来临,面对此况,亦只有在外随便留下几张外景,只有来日再拜访此景了!
下午,我们又去了羊楼洞古镇,参观了一条千年古石板街,这是一条充满了湘味的古老集镇,它是湘式茶砖的发源地,两边各一长排店面林立,各种号计店铺,农副产品摆列整洁齐全,古色古香,热情的店主免费用香喷喷的热茶招待我们,许多知友购买了街上柜台摆放的纪念品,大家一个个,三五成群结队地在这吸引人的景点前留下了难忘的念影!
《古街揽景》
文/安子
青石古街车辙印,
新茶飘香敬游人,
似闻山间马铃响,
茶马古道情深深!
看群友摄羊楼洞古街照有感
历史回读——
作品(二十二)
作品(二十一)国庆中秋副刊
作品(二十)双节群晚会专刊——
作品(十九)“双节”综合期刊
作品(十八)金松桃专辑——
投稿要求:
1.作品必须本人原创,积极健康,书写生活,歌颂盛世,具有正能量,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2.本平台刊发诗词、散文、随笔、杂文、评论和微小说及相关的配文图片等。
3.投稿者可在《黄石知青文学群》和《黄石知青文学社》群内投稿。
主编:吴国正
副主编:程良柱朱光郭仙蓉万荣超林玲刘南荪
编委:袁修宗郭汉华龚景明金松桃陈铁英佟炳文
顾问:陈宇奎范国强白宁田须润
收稿:叶序录
审核:吴国正
本期编辑:一块砖
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