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我市将补齐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座、“四好”农村公路公里。加快乡村5G覆盖和“气化乡镇”建设。
——强产业。我市将培育壮大茶叶、油茶、楠竹(雷竹)、蔬菜(莲藕)、桂花、生猪(畜禽)、中药材、水产等八大特色支柱产业,新建和改造标准化特色基地67万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争取新增2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拓展乡村新业态,力争发展休闲生态农业20家、乡村旅游线路6条,乡村特色旅游产品20个、农耕文化体验馆10家。改造建设00间乡村旅游客房、做好0桌农家饭、研发道适合各方游客的咸宁菜。
——美环境。我市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在8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推广“四水共治”、完成农村户厕建设户,完成整村推进行政村33个。开展“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推进村庄垃圾治理全覆盖。新建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少于10座,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公里。
——兴教育。我市加强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1万个。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比例不低于10%。
——育乡风。我市持续推乡村移风易俗,加快推进农村文化载体建设和民主法治宣传,组织开展农村群众娱乐活动。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化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乡村。
——固成果。我市强化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实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抓好驻村帮扶与第一书记的选派工作。继续实施消费扶贫“个十百千万”工程。
来源:咸宁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