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埃及
公元前——埃及主要农作物二粒小麦、大麦、亚麻开始在尼罗河谷地广泛种植。
公元前——涅伽达出现了城墙,表明埃及有发达的贸易路线。
公元前——象形文字出现。
公元前——法老那尔迈有记载以来首次统一埃及,开启了早王朝时期(公元前-前年),此时埃及的首都位于孟菲斯。
公元前——法老佐赛尔在萨卡拉修建陵墓,建造了一座阶梯式金字塔,此为已知人类历史上首座石质公共建筑。
公元前-——古王国时期,又称金字塔时代。
公元前约-——法老胡夫于吉萨修建大金字塔。
公元前-——第一中间期,中央政权陷入崩溃。
公元前-——中王国时期,重新恢复稳定。
公元前-——第二中间期,希克索斯人确立统治。
公元前约-——新王国时期,埃及成为帝国,在努比亚大肆扩张并成为亚洲西南部的各个城市的霸主。
公元前-——图特摩斯一世在位时期,埃及的疆域到达了幼发拉底河;
他也是首位葬在底比斯附近的帝王谷的法老;工匠村在代尔麦迪纳出现。
公元前-——女法老哈特舍普苏特统治时期。(▽哈特谢普苏特墓)
公元前-——阿蒙霍特普三世在位时期,埃及的国力达到了新王国时期的顶点;
他在底比斯大规模修建神庙。
公元前-——埃赫那吞在位时期,试图建立以太阳神阿吞崇拜为基础的新宗教;
在阿玛尔那建立新都;新宗教未能生根发芽。
公元前约——图坦哈蒙去世并被葬在帝王谷。
公元前-——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期,他是古埃及最后的雄主。
公元前——卡迭什之战,埃及与赫梯于叙利亚划定了两国的边界。
公元前约——阿布辛拜勒神庙动工。
新王国时期的埃及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
公元前——埃及等地中海东部国家受到海上民族的袭扰。
公元前——内政的瘫痪导致代尔麦迪纳爆发历史上首次有记载的罢工;
努比亚黄金资源枯竭;埃及丧失了亚洲的领土,退回到尼罗河谷地区的传统疆域内。
公元前-——第三中间期,埃及陷入割据状态。
公元前——库施国王皮安希短暂统一埃及。
公元前——亚述人洗劫孟菲斯。
公元前——亚述人洗劫底比斯,并与埃及建立起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
公元前-——亚述人的傀儡普萨美提克一世在位时期,成功地使埃及摆脱了其名义上的宗主亚述的控制,并开创了塞伊斯王朝。
该王朝因其位于三角洲的都城塞伊斯而得名。
公元前约——希腊商人在尼罗河三角洲的瑙克拉提斯建立贸易据点。
公元前——波斯人征服埃及。
公元前-——埃及在雅典的支持下爆发了反抗波斯统治的暴动,但遭波斯镇压。
公元前——亚历山大攻入埃及导致波斯人对当地的统治结束,亚历山大里亚城于这一年开始建造。亚历山大死后()埃及处于托勒密一世的统治之下,并从此成了地中海世界的一部分。
公元前——一位名叫曼涅托的祭司编写了一份记录埃及各王朝的王表,他所提供的断代体系被后来的所有历史学家所遵守。
公元前——用三种文字刻写而成的罗塞塔石碑成为后世破译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
二、苏美尔
公元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现了第一批城市聚落,其中包括埃利都与乌鲁克,这标志着苏美尔文明的开端。
公元前——最古老的的书写符号楔形文字出现,人们使用尖笔将语素符号(代表词语的符号)刻写在泥板上。
公元前——两河流域出现了已知最早的安装有轮子的车辆。
公元前——两河流域的居民将铜与锡混合在一起,制造出更坚硬的合金——青铜。
(所谓的青铜时代一直延续到约公元前年人类开始使用生铁。)
公元前——乌尔城出现了所谓的“王室墓葬”。
公元前——苏美尔城市拉格什的统治者乌鲁卡基那颁布了现存的最古老的的法典。
公元前——苏美尔人被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征服者阿卡德的萨尔贡征服。
公元前约-——苏美尔人重获独立,建立乌尔第三王朝;编撰史诗《吉尔伽美什》。
公元前约——城邦混战以及游牧部落入侵两河流域南部,导致苏美尔文明崩溃。
公元前——两河流域南部被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征服;汉谟拉比洗劫贸易城市马瑞。
被保存下来的该城档案为研究这一时期提供了的大量史料。巴比伦如今变成了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中心。
公元前——双轮战车出现,使之后一千年的战争形态发生了改变。
(一、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各城邦王表1、基什2、乌鲁克3、拉伽什(拉格什)4、乌尔
二、阿卡德王国王表
三、乌尔第三王朝王表
四、伊新第一王朝王表
五、拉尔萨王朝王表
六、古巴比伦王国第一王朝王表
七、加喜特王朝王表
八、巴比伦第四王朝(伊新第二王朝)王表
九、亚述王表
十、新巴比伦王国王表)
三、赫梯人
公元前——赫梯人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北部的哈图沙建都。
公元前-——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在位时期,征服邻邦米坦尼,开启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赫梯与埃及爆发卡迭什之战,两国之间正式划定边界。
公元前——海上民族入侵导致赫梯帝国崩溃。
公元前——迦南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字母系统(用一个单独的符号指代20个基本辅音中的一个),接下来的数个世纪里该地区发展出若干套字母系统。
公元前-——腓尼基人发展出自己的字母系统,并于公元前9/8世纪时将之传入希腊。
四、亚述人
公元前-——古亚述帝国时期。
公元前——在阿达德尼拉里一世统治时期,中亚述帝国诞生,亚述人击败了赫梯人与米坦尼人。
公元前-——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的统治之下,亚述帝国扩张到幼发拉底河流域,甚至抵达了地中海;然而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之后,亚述陷入衰落;此后亚述疆域有限但其王室仍得以延续。
公元前-——亚述帝国在一系列好战的国王的统治之下实现了复兴;新亚述帝国出现。
公元前-——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萨尔贡二世以及辛那赫里布等国王的统治之下,亚述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塞浦路斯、安纳托利亚高原南部、巴勒斯坦以及叙利亚。
公元前——亚述人洗劫埃及古都孟菲斯。
公元前/3——亚述人直抵底比斯,迫使埃及臣服。
公元前-——在巴比伦的打击之下,亚述势力崩溃;公元前年的卡尔凯美什之战标志着亚述最终败于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亚述帝国从历史中消失。
五、以色列人
公元前年——埃及文献中首次提到以色列人,再无其他早于公元前9世纪的史料提到他们;以色列人可能在海上民族造成破坏之后定居迦南。士师时代。
公元前约——大卫王可能的在位时期。
公元前10世纪——迦南各城的重建可能佐证了关于以色列国王所罗门的记载。据《希伯来圣经》的记载,所罗门是一个伟大的建造者。
公元前约——以色列人分裂为两个国家:以色列王国与犹太王国。
公元前-——以色列王国被亚述人消灭;犹太王国臣服于亚述。
公元前-——犹太王国臣服于埃及。
公元前-——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期,耶路撒冷被巴比伦攻陷;
“巴比伦之囚”;以色列人首次对其宗教文本进行编辑与修订,形成了《希伯来圣经》,也就是《旧约》。
公元前——波斯国王居鲁士摧毁巴比伦王国,犹太人被允许返回家园。
公元前——亚历山大大帝摧毁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下的波斯帝国,巴勒斯坦最终成为托勒密王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塞琉古王国从托勒密王国夺取巴勒斯坦。
公元前——马加比起义爆发。
公元前63——庞培进入耶路撒冷,罗马成为巴勒斯坦的宗主。
约公元前4年——耶稣降生。
约公元30年——耶稣在耶路撒冷被钉上十字架。
约公元66-74年——犹太人爆发大规模起义,反抗罗马统治。
六、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
公元前-——居鲁士在位时期,他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
公元前——居鲁士征服吕底亚并令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城邦臣服。
公元前——波斯击败巴比伦并解放犹太人,后者被允许在阿契美尼德帝国内保持自己的身份。
公元前——居鲁士之子冈比西斯击败埃及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并攻陷孟菲斯;
埃及从此臣服于外来的统治者。
公元前——大流士发动了一场针对冈比西斯的政变,成为波斯的新统治者。
公元前——大流士率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攻入色雷斯地区,与当地的西徐亚人作战。
虽然这场战事无关大局,但波斯帝国开始染指欧洲。
公元前-——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城邦反抗波斯统治,但遭到镇压。
公元前——波斯人对雅典和斯巴达发动远征,但在马拉松之役中被击败。
公元前——大流士去世,其子薛西斯继位。
公元前-——薛西斯大举入侵希腊,但因在萨拉米斯海战以及普拉提亚之战中惨败,铩羽而归。
(公元前5世纪,波斯决心向西征服希腊,东西方世界陷入战争。波斯是当时世界空前强大的超级帝国,铁骑铮铮、灭敌无数。从“宇宙之王”居鲁士开始,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波斯横扫整个中东地区,建立起一个从印度延伸至埃及的庞大国家。希腊偏安于爱琴海岸,贫瘠弱小、城邦林立,领土不及波斯境内一个小小的省份。在波斯人眼中,希腊是一群流氓国家,波斯理应为他们带去真理和秩序;在希腊人眼中,波斯是不可理喻的蛮族,而希腊人骨子里流淌着“不可被奴役”的血液。两个文明存在无法跨越的差异,差异产生疑虑,疑虑最终导致战争。从精于权术的波斯帝王与热衷内斗的希腊城邦,到军事化变态管理的斯巴达勇士,以及标榜良治政府的雅典政客。不论是公元前年,双方在马拉松平原相遇;还是斯巴达勇士在温泉关隘口血战“万王之王”薛西斯;抑或萨拉米斯海战中,波斯艘战舰被雅典人艘战舰彻底击溃……)
公元前-——希腊人在雅典政治家客蒙的领导下,乘胜追击,解除了波斯人对爱琴海的威胁。
公元前——雅典人帮助埃及人反抗波斯,但被波斯挫败。
公元前——叙利亚地区爆发反抗波斯的起义。
公元前——波斯与雅典缔结和约的可能年份。
公元前——斯巴达得到波斯的资金援助,以重建海军。
公元前——在斯巴达将领吕山德的支持下,小居鲁士发动叛乱,试图推翻新王阿尔塔薛西斯二世,但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在波斯的挑唆下,希腊人之间爆发科林斯战争;波斯通过公元前年签订的《大王和约》,重新获得了对小亚细亚爱奥尼亚城邦的控制并继续保持着对希腊的政治影响。
公元前-——某些总督发动叛乱,意在夺取波斯王位。
公元前——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入侵波斯。
公元前——大流士三世继位;此人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末代君主。
公元前-——亚历山大征服波斯。随着大流士三世于公元前年死去,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
七、米诺斯人(克里特文明)在希腊神话传说里,克里特岛上有一个米诺斯国王
公元前——克里特“王宫”文明的出现。
公元前-1——米诺斯文明的所谓“旧王宫时代”
公元前/1——塞拉岛火山大喷发,爱琴海上的贸易城镇阿克罗蒂里被火山灰掩埋。
公元前约1——克里特岛的王宫相继被毁,但随即得到更大规模的重建。
公元前1-——米诺斯文明的所谓“新王宫时代”
公元前——有证据显示米诺斯文明的商人与埃及三角洲地区的阿瓦利斯保持着往来。
公元前——克里特岛的王宫再次被毁,可能是由于迈锡尼人的征服。
八、迈锡尼人(迈锡尼文明)在古代被称为阿卡亚人,
伯罗奔尼撒半岛
公元前-?——操希腊语的原始部落抵达了希腊。
△阿伽门农黄金面具,现存雅典考古博物馆。
公元前——迈锡尼地区首次出现竖井墓。这些墓被反复使用,直至公元前年左右。
公元前1-——希腊的迈锡尼军事领袖巩固了其权力;他们通过海外掠夺来维持其势力。
公元前——迈锡尼人可能在这一时期占据了克里特岛。
从意大利到小亚细亚沿海地区,乃至于埃及,都能发现迈锡尼人的踪迹。
公元前——迈锡尼人把线形文字B作为一种音节文字加以使用
(年,迈克尔·文特里斯破译了这种文字,并将之归入希腊语)
公元前-——迈锡尼文明崩溃,其原因有可能是多利亚人自北方南下。
△迈锡尼狮子之门
九、伊特鲁里亚人
公元前——伊特鲁里亚地区首次出现大规模农业耕作的迹象。
公元前——伊特鲁里亚凝灰岩高地上出现零散的村落。“威兰诺威文化”时期。
公元前——伊特鲁里亚人墓葬中的装饰品以及铁器开始增多,表明他们与东方的联系日趋紧密。随葬品的时代与皮塞库萨埃聚落建立时期相当(约公元前-前年)。
公元前——伊特鲁里亚聚落首次出现用凝灰岩修建的围墙。
伊特鲁里亚人引入希腊字母。
公元前-——有证据表明伊特鲁里亚人与希腊人以及其他东方民族之间有着广泛的贸易联系。伊特鲁里亚文明最强盛的时代。
公元前约——伊特鲁里亚人塔克文一世成为罗马国王。此后百余年间,罗马始终处于伊特鲁里亚文化的影响下,并汲取了诸多伊特鲁里亚文化元素。
公元前——伊特鲁里亚神庙的形制形成,被罗马人沿袭。
公元前——伊特鲁里亚人开始面临扩张中的希腊人的威胁,尤其是弗卡埃亚人。
公元前——伊特鲁里亚人与腓尼基人组成联合舰队击败弗卡埃亚人。
公元前——伊特鲁里亚人征服库迈的行动失败。
公元前——沿海贸易出现颓势,迫使伊特鲁里亚人在亚得里亚海北岸建立新的城市。
与北欧凯尔特人的新商路开通,推动了“拉坦诺文化”的发展。
公元前——叙拉古的希耶罗击败伊特鲁里亚舰队。本世纪,伊特鲁里亚人在坎帕尼亚定居的痕迹被萨莫奈人完全抹去。
公元前——罗马人攻占伊特鲁里亚人的重要城市维伊。
公元前——罗马在森提努姆之战中击败伊特鲁里亚人等民族,控制了伊特鲁里亚地区。
伊特鲁里亚人在意大利北部的贸易城市在罗马人和凯尔特人的压力下逐渐消亡。
十、公元前年之后的希腊
公元前-——所谓的“黑暗时代”
公元前-——希腊人向爱琴海以及小亚细亚沿岸地区移民;希腊人首次使用铁器。
公元前-——在勒夫坎迪聚落发现的证据表明,希腊文化在黑暗时代仍得以延续;
希腊与塞浦路斯岛建立贸易联系。
公元前-——雅典陶器摆脱了迈锡尼人的影响并发展出所谓的原始几何陶风格。
公元前-——腓尼基人作为商人活跃于整个地中海地区。
传统上,公元前年被认为是迦太基城建立的时间。
公元前——来自优卑亚岛的希腊人与腓尼基人以及近东地区的其他民族保持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公元前——希腊人出现在奥龙特斯河河口处的阿尔米那。
公元前-——雅典的几何陶时代。
公元前——传统上,这一年被视为首次举办奥林匹亚赛会的时间。
公元前约-——来自优卑亚岛的希腊人以及近东地区的其他民族在意大利近海岛屿伊斯基亚设立了首个聚落——皮塞库萨埃。
公元前——传统上,这一年被视为罗马建城的时间。
公元前——希腊人借鉴和改造腓尼基字母,用于书写希腊语。这套字母传遍了整个希腊语世界。
公元前-——传统上被归于诗人荷马名下的《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经过不断的编辑和整理,最终成形。
公元前——希腊人开始向西西里殖民;这一年科林斯移民建立了叙拉古。
公元前——希腊人在意大利沿海的库迈建立了一个聚落,以便能与伊特鲁里亚人直接贸易。
公元前——希腊人首次向意大利南部以及爱琴海北部的卡尔息狄斯半岛殖民。
公元前-——卡尔基斯和埃雷特里亚之间爆发了勒兰托斯战争。
这一事件标志着希腊旧式的贵族政治走向了终结。
科林斯成了当时最强大的希腊城邦,也是科林斯陶器的原产地。
公元前-——所谓的东方化时期,形形色色的东方文化元素渗透到了希腊文化中。
公元前-——斯巴达征服美塞尼亚。
公元前约——希腊人首次抵达黑海地区;拜占庭城建立于公元前年左右,但直到公元前年才建立永久性聚落。
公元前-——帕罗斯岛的诗人阿尔基罗库斯活跃的年代。
公元前——斯巴达在胡西阿埃之战中被阿哥斯击败,加之美塞尼亚的希洛人随后开始反抗,可能共同导致斯巴达走上了穷兵黩武之路。
自7世纪60年代起——首批希腊商人抵达埃及。到公元前年时,埃及对希腊雕塑的影响已经明显可见。
公元前——库普塞鲁斯推翻了统治科林斯的贵族巴基斯氏族并成了当地的僭主。
在此后的百余年间,僭主政体成了希腊城邦最常见的政府形式。
公元前约——斯巴达诗人提尔泰奥斯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对城邦的忠诚开始被赋予重要意义。
公元前——来自塞拉岛的希腊人在北非的昔兰尼设立了殖民地。
公元前——雅典的德拉古法典未能缓解社会矛盾。
公元前-——古风时代——希腊文化开始初露端倪。
公元前——来自弗卡埃亚的移民在今法国马赛建立了殖民地马西里亚。
公元前——吕底亚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钱币。这项发明在公元前年传播到了贸易岛屿埃吉纳,又于公元前年传播到雅典。
公元前——梭伦被任命为雅典的执政官并全权负责雅典的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
公元前——传统上,米利都的泰勒斯成功预言了这一年的日食被视为希腊哲学的起点。(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的米利都追随者如阿那克西曼德以及阿那克西美尼,在之后的几十年间继续发展他的学说。
公元前-——重要的泛希腊赛会相继出现。
公元前——腓尼基人与希腊人为争夺西西里岛上的控制范围而爆发冲突。
公元前-——萨摩斯岛建造了赫拉神庙。这座神庙的设计可能受到了相似的埃及纪念建筑的影响。
公元前约——女抒情诗人萨福去世。
公元前——雅典制造了所谓的弗朗索瓦陶瓶;雅典再次成为制陶中心。
公元前——斯巴达在脚镣之战中被忒革亚人击败,导致斯巴达对邻邦采取更加温和的态度。
公元前约——麦加拉诗人塞奥戈尼斯作诗哀悼传统贵族价值观受到威胁。
公元前——伊特鲁里亚人与腓尼基人联合起来,将弗卡埃亚人从其刚建立不久的殖民地阿拉利亚逐出。
公元前-——庇西特拉图历尽挫折,终于成为雅典的僭主。
公元前-——庇西特拉图家族统治下的雅典崛起为希腊的重要文化中心和政治势力。
庇西特拉图家族在卫城大兴土木,举办大泛雅典娜节,资助戏剧演出。
庇西特拉图家族的统治延续到公元前年,同年庇西特拉图之子希庇亚斯被推翻;
斯巴达与此同时成为寡头政治的代表,联手雅典人推翻庇西特拉图家族。
公元前——毕达哥拉斯被萨摩斯岛流放后,活跃于意大利南部。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
公元前——红绘陶器取代黑绘陶器成为雅典陶工的主要产品。
现存最早的青铜雕塑出现在了雅典。青铜现在成了古希腊雕塑艺术家青睐的材料。
公元前-约前——斯巴达国王克里昂米尼在位期间,他那有所作为的对外政策在国内引发了危机,他本人也遇刺身亡。
公元前——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克里斯提尼的改革措施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雅典人首次选举十将军。“将军”一职在公元前5世纪成了雅典最具权势的职位。
公元前——以弗所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以及埃利亚哲学家巴门尼德活跃的年代。
公元前-——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城邦举兵反抗波斯统治;
雅典和斯巴达都提供了帮助。这次暴动最终被镇压。
公元前——品达现存最早的诗作创作于这一年。公元前年,他开始创作《奥林匹亚颂》;公元前年,他开始创作《皮提娅赛会颂歌》;至少直到公元前年,品达仍然活跃在诗坛。
公元前——地米斯托克利(希腊狡猾的蛇)成为雅典执政官,在他的倡议下,雅典人开始在比雷埃夫斯建造港口。
公元前——波斯人对雅典与斯巴达发动远征,但在马拉松之战中被击败。
公元前约——克里托斯创作的雕塑标志着希腊的艺术风格由古风时代向古典时代过渡。
公元前——雅典的酒神节首次上演喜剧。
公元前——首次出现有关雅典施行陶片放逐的记载。
公元前——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首次在酒神节上夺奖。
公元前——雅典在劳里昂发现储量丰富的银矿,令地米斯托克利(希腊狡猾的蛇)能够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
公元前-——古典时代,传统上被视为古希腊的鼎盛时期。
公元前-——波斯国王薛西斯大举入侵希腊,但在萨拉米斯海战以及普拉提亚之战中惨败;迦太基人进攻西西里失败。
公元前——提洛同盟建立,在雅典贵族政治家客蒙的领导下与波斯人继续作战;
波斯的威胁被消除;斯巴达默许雅典的扩张。
公元前-——奥林匹亚宙斯神庙上的浮雕成为现存最重要的古典时代早期艺术品。
公元前——埃斯库罗斯创作悲剧《波斯人》,一部罕见的以同时代事件为题材的剧本。
公元前——雅典的贵族派利用陶片放逐法流放了地米斯托克利(希腊狡猾的蛇)。
公元前——纳克索斯在试图脱离提洛同盟后被迫重返联盟。
公元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在酒神节上获得优胜,成功挑战了埃斯库罗斯的地位。
公元前——萨索斯岛发生暴动,试图脱离提洛同盟,遭到雅典军队的镇压。
公元前——斯巴达发生地震,之后爆发了希洛人起义。
客蒙率领雅典军队支援斯巴达,却遭到拒绝。
公元前——雅典爆发“民主革命”,利用陶片放逐法流放了客蒙,与斯巴达的关系也彻底破裂。
公元前-——雅典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公元前-——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年,雅典建造了长墙。公元前年,双方军队在塔纳戈拉爆发激战。之后雅典人征服了彼奥提亚地区。
公元前——埃斯库罗斯创作剧本《俄瑞斯忒亚》。
公元前——欧里庇得斯创作了首个剧本。
公元前——雅典人在埃及遭受波斯人的重创;雅典将提洛同盟的金库转移到了雅典。
公元前——伯里克利立法规定雅典公民权仅被授予父母均为雅典公民者。
公元前——埃利亚哲学家芝诺通过一系列著名的悖论将巴门尼德的逻辑推至极致。
公元前——雅典与斯巴达有可能在这一年缔结了和约。
公元前-——现存的帕特农神庙重建于这一时期,其设计与装饰似乎主要由雕塑家斐迪亚斯负责。
公元前——雅典人在科罗尼亚之战中失利,从而丧失了对彼奥提亚的控制。
公元前-——斯巴达与雅典缔结为期三十年的和约。
公元前——雅典颁布《币制法令》,要求提洛同盟成员必须使用雅典的度量衡。
这个同盟实际上已经蜕变为“雅典帝国”。
公元前——雅典在意大利南部的图里伊设立殖民地,显示雅典对地中海西部地区的巨大兴趣。
公元前——索福克勒斯创作悲剧《安提戈涅》
公元前5世纪40年代——希罗多德的《历史》有可能创作于这一时期。
公元前-——原子论者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
雕塑家阿哥斯的波吕克雷图斯提出了人体的理想比例。
公元前——萨摩斯岛举行暴动反抗雅典帝国,遭到镇压。
公元前——雅典在安菲波利斯(阿姆菲波利斯)建立聚落以开发色雷斯地区的木材与黄金。
公元前-——雅典因支援克基拉反抗斯巴达的盟友科林斯,面临与斯巴达再次开战。
雅典兴师动众处置波提代亚暴动,被斯巴达视作削弱其实力的一种策略。
公元前——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
修昔底德的战争叙事在这一年正式展开;(公元前——修昔底德发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欧里庇得斯创作《美狄亚》;
希波克拉底、苏格拉底以及普罗泰戈拉均活跃于这一时期。
公元前-——伯里克利发表阵亡将士葬礼演说。
公元前——雅典爆发瘟疫,损失了大量人口。
公元前——斐迪亚斯在奥林匹亚完成了宙斯巨像。(公元前-——现存的帕特农神庙重建于这一时期,其设计与装饰似乎主要由雕塑家斐迪亚斯负责。)
公元前(或稍晚)——索福克勒斯创作悲剧《俄狄浦斯王》。
公元前——伯里克利去世。
公元前——柏拉图出生。欧里庇得斯创作悲剧《希波吕图斯》。
公元前——雷翁提尼演说家高尔吉亚造访雅典,引发了雅典人对修辞术的极大兴趣。
公元前——密提林暴动。雅典人在公民大会上就如何处置密提林进行了激烈辩论。
公元前-——阿里斯托芬创作了一系列喜剧。(喜剧之父)
公元前——雅典人在斯法忒里亚俘获一些斯巴达人,打破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僵局。
底比斯人在弟利安之战击败雅典,粉碎了其控制彼奥提亚的希望。
公元前——斯巴达将领布拉西达斯攻占安菲波利斯以及雅典人在爱琴海北部建立的其他殖民城市。
公元前-——巴撒埃兴建阿波罗神庙。(在土耳其)
公元前——斯巴达在曼提尼亚之战中击败了阿哥斯和雅典,从而重新确立了对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控制。
公元前——雅典击败米洛斯岛,并把该岛居民作为奴隶出售。
公元前——欧里庇得斯创作《特洛伊妇女》,批判野蛮的战争。
公元前——雅典远征军启程前往西西里。
公元前——雅典远征军在西西里全军覆没。
斯巴达在阿提卡的德凯莱亚设立据点,重新夺回了战争主动权。
公元前——斯巴达人为了重建海军向波斯寻求帮助。
公元前——四百人大会接管雅典。雅典在次年恢复了民主政体。
雅典人在海上数次战胜斯巴达人。
公元前——雅典海军在阿尔吉努撒埃获得胜利。
公民大会就如何处置未尽力营救落海水手的将领爆发了激烈辩论。
公元前——欧里庇得斯与索福克勒斯相继去世。
公元前——欧里庇得斯的遗作《酒神的女祭司们》首次上演。
公元前——狄奥尼西乌斯一世成为叙拉古的独裁者,并在去世之前(公元前年)始终把持大权,从而为希腊世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政府组织模式。
公元前——阿埃戈斯波塔马之战,雅典海军被斯巴达将领吕山德彻底消灭。
公元前——雅典投降。斯巴达在雅典扶植“三十僭主”,但不久之后即被雅典人推翻。
雅典恢复了民主。
公元前-——(斯巴达将领)吕山德主宰爱琴海。在他的支持下,小居鲁士为争夺波斯王位而起兵,但兵败身死。吕山德也因此而声誉受损。希腊史家色诺芬率领希腊雇佣军逃离波斯,并在其《长征记》一书中回顾了此事。(远征记)
公元前——苏格拉底因腐化青年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公元前-——柏拉图活跃时期。公元前年,他创立了学园。
公元前-——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为使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人摆脱波斯统治而作战;作为报复,雅典、底比斯与科林斯在波斯的援助下发动科林斯战争,共同对抗斯巴达。雅典人在波斯的资助下重建了长墙。
公元前——修昔底德发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公元前——各方通过所谓的大王和约结束了科林斯战争。
波斯借此重新获得了对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城邦的控制权,并维持了对希腊世界的影响力。
公元前——斯巴达人占据底比斯。
公元前——底比斯获得解放。为了与斯巴达相抗衡,雅典在次年组织了第二次雅典同盟。
公元前-——伊阿宋在色萨利地区建立起个人的专制统治,这种政治模式与民主政治和寡头政治均有很大不同。
公元前——底比斯在留克特拉之战中彻底击败斯巴达,令后者再也未能恢复元气。
(琉克特拉之战)
此后10年间,底比斯成为希腊最强大的城邦。
公元前——亚里士多德加入学园。(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公元前——随着底比斯领袖埃帕米农达阵亡,底比斯的势力迅速没落,但没有哪一个希腊城邦能够代替底比斯。
公元前——腓力二世成为马其顿国王,他迅速巩固了自己对马其顿尼亚以及周边地区的控制。
公元前-——在阿斯克勒庇俄斯圣所兴建伊庇达洛斯剧场,这是现存最完好的古希腊剧场。雅典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活跃的时代。他因创作阿芙洛狄忒女神的裸体雕像而名噪一时。
公元前——腓力二世洗劫爱琴海北部城市俄林土斯。这座城市的遗址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于古希腊房屋的许多资料。
公元前-——第二次雅典同盟瓦解。
公元前-——腓力二世成为希腊中部地区的霸主,并招致雅典演说家德摩斯梯尼的猛烈抨击。
△佩拉遗址。阿凯劳斯一世统治时,位于平原的佩拉取代了埃盖成为了马其顿的首都,这是亚历山大的出生之地。
公元前——腓力二世之子亚历山大诞生。
公元前——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他于公元前年重返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园吕克昂。
公元前——雅典向腓力二世宣战。
公元前——腓力二世在喀罗尼亚之战中彻底击败雅典及其盟友的军队。
希腊各城邦从此丧失了独立。
希腊演说家伊索克拉底为这一胜利感到欢欣鼓舞,因为他长期以来一直在鼓吹希腊世界应当在一位领袖的领导下联合起来。
公元前——腓力二世向波斯发动进攻,但他本人在同年遇刺身亡。
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并迅速巩固了他对马其顿尼亚以及希腊各邦的控制。
底比斯被夷为平地。
公元前——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第欧根尼据说在这一年与亚历山大于科林斯相遇,并让后者认识到放弃财产的重要性。
公元前-——希腊化时代。希腊世界在这个时代分裂成了若干个王国,但更具共同性的希腊文化出现了。这是一个希望与焦虑并存的时代,最终以希腊世界并入罗马帝国告终。
公元前——大流士三世继承波斯王位。
公元前——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格拉尼库斯河之战的胜利使他得以控制小亚细亚。
公元前——亚历山大斩断戈尔迪翁之结,并在伊苏斯之战中击败大流士三世的军队。
公元前-——亚历山大取道叙利亚前往埃及。
他宣称自己取代大流士三世成为埃及的法老。
亚历山大造访锡瓦绿洲的阿蒙神庙,并因此更加坚信自己是神明之后。
他在公元前年建立了亚历山大里亚城。
公元前——亚历山大在高拉米加之战中大胜大流士三世,并乘胜夺取了巴比伦、苏萨以及波斯波利斯。次年,波斯波利斯的王宫被付之一炬。
大流士三世被部下杀害,阿契美尼德王朝就此灭亡。
公元前-——亚历山大在巴克特里亚与粟特陷入游击战。
公元前——亚历山大抵达印度,并在赫达斯庇河之战中取得了他人生中最后一场重大胜利。
公元前——亚历山大取道印度河以及莫克兰沙漠返回波斯中部。
公元前-——亚历山大试图在他征服的领土上建立秩序,而他本人则变得愈发喜怒无常。
公元前——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去世。
公元前——亚里士多德在优卑亚岛去世。
公元前-——亚历山大的后裔以及军官爆发了权力斗争。
亚历山大麾下资深的骑兵将领佩尔狄卡斯和“独眼”安提柯未能维持帝国的统一。
安提柯在伊普苏斯之战中阵亡。
亚历山大帝国最终分裂成为3个比较重要的王国:托勒密家族统治的埃及,安提柯后人统治的马其顿和东方的塞琉古帝国。
公元前-——“新喜剧”的倡导者米南德活跃的时代。
公元前——来自马西里亚的皮西亚斯首次环绕不列颠岛航行。
公元前——哲学家伊壁鸩鲁(第一个提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在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园。
公元前——芝诺一派因常在雅典的大画廊集会,故被称作斯多噶学派。
数学家欧几里得撰写了《几何原本》,为现代数学奠定了基础。
托勒密一世在亚历山大里亚开设图书馆与博物馆。
美塞尼亚的狄凯埃阿库斯绘制了首张世界地图。
公元前——埃托利亚同盟占据德尔斐,并在之后的70年间成为希腊中部最强大的政治实体。
公元前约——阿基米德在叙拉古出生,他被誉为最伟大的古代数学家。
公元前——亚该亚同盟建立,其成员均为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城邦。(亚该亚联邦,希腊南边,北边出现了伊比利亚联邦)
公元前——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率军渡海前往意大利,支援他林敦对抗罗马。
罗马人首次与希腊世界发生直接接触。
公元前——德尔斐遭到凯尔特人洗劫。
公元前约——萨摩斯岛的阿利斯塔克提出日心说。
公元前-——埃及与塞琉古围绕叙利亚的归属爆发战争。
双方之后又为此多次交战(-,-,-)。
公元前——诗人卡利马库斯与忒奥克里托斯在亚历山大里亚活跃的时代。
公元前-——欧迈尼斯统治下的帕加马王国迅速崛起。
公元前3世纪60年代——卡尔西顿的希罗菲卢斯与凯奥斯岛的埃拉西斯特拉图斯率先通过实验研究人体的构造。
公元前——帕加马国王阿塔罗斯一世击败加拉太凯尔特人。
帕加马成为希腊世界的重要城市之一。
公元前-——斯巴达国王克里昂米尼在位时期,将部分希洛人补充到斯巴达军队中。
公元前-——罗马人清剿伊利里亚地区的海盗。罗马人首次染指希腊世界。
公元前-——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在位时期。
塞琉古帝国在小亚细亚的影响力有所恢复。公元前-前年间,他数次惨败于罗马人之手。塞琉古帝国再度一蹶不振。
公元前——腓力五世成为马其顿国王。
公元前——腓力五世联合迦太基对抗罗马。
公元前-——罗马向腓力五世宣战,第一次马其顿战争爆发。
罗马人与埃托利亚同盟结为盟友。
公元前/——叙拉古城破,阿基米德被杀害。
公元前-——上埃及地区摆脱托勒密王朝的统治。
公元前——数学家佩尔格的阿波罗尼奥斯活跃的时代。
公元前-——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爆发,腓力五世在狗头山战败。
公元前——罗马将领弗拉米尼努斯宣布希腊城邦各邦获得“解放”。公元前年,罗马军队撤出希腊。
公元前——孟菲斯的祭司为向托勒密五世谢恩,制作了所谓的罗塞塔石碑,并成为后人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
公元前——罗马人在温泉关击败安条克三世(塞琉古国王)。
公元前——安条克三世在玛格尼西亚被罗马人击败后,埃托利亚同盟被迫与罗马结盟。
公元前——腓力五世去世,其子珀尔修斯成为马其顿国王。
公元前-——帕提亚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在位时期,帕提亚摆脱塞琉古帝国取得完全的独立。
公元前——罗马人在皮德纳击败珀尔修斯,马其顿尼亚被分割为4个共和国。
公元前——安条克四世在入侵埃及时遭到罗马人的羞辱。
公元前——在犹大·马加比的领导下,犹地亚地区爆发反抗塞琉古统治的游击战争。
公元前——希腊史家波里比阿抵达罗马。
公元前约——帕加马王国建造宙斯祭坛。
公元前——马其顿尼亚在暴动被镇压后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公元前——罗马人击败亚该亚同盟。科林斯被夷为平地。
公元前——在西门·马加比的领导下,犹地亚的独立得到了塞琉古的承认。
公元前——帕加马王国被遗赠给罗马,成为罗马的亚细亚行省。
公元前92——罗马人与帕提亚人在幼发拉底河首次举行官方会晤。
公元前88-85——本都的米特里达梯在亚细亚行省煽动各城市屠杀罗马公民,并宣称要把希腊各邦从罗马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公元前86——苏拉攻克雅典,米特里达梯被迫撤退,罗马恢复对东方的统治。
公元前74-63——(李锡尼乌斯·卢库鲁斯)卢库鲁斯与庞培在东方发动一系列战事,最终击败了米特里达梯,并消灭了塞琉古王朝。
犹地亚也处于罗马人的统治之下。庞培重新划分了东方的各个行省。
公元前55-53——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在卡莱全军覆没。克拉苏被杀。
公元前48-47——恺萨扶植托勒密十二世之女克莉奥帕特拉七世登上埃及王位。
公元前41——克莉奥帕特拉七世与马克·安东尼相遇,并成为其情妇。
公元前36——马克·安东尼入侵帕提亚,铩羽而归。
公元前34——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七世为盖过屋大维的风头,在亚历山大里亚城举行盛大仪式。
公元前31——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七世的军队在亚兴克之战中被屋大维打败。
公元前30——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七世相继自杀;埃及被罗马吞并。
十一、罗马的崛起
公元前10世纪——罗马的山丘上出现聚落的可能时期。
公元前——一般认为罗马建城的年代。
自公元前8世纪中叶始,有证据显示罗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增强。
罗马仍不过是诸多拉丁城邦中的一员。
公元前-——一般认为的塔克文一世统治时期。(公元前约——伊特鲁里亚人塔克文一世成为罗马国王。此后百余年间,罗马始终处于伊特鲁里亚文化的影响下,并汲取了诸多伊特鲁里亚文化元素。)
罗马处在伊特鲁里亚人的影响下。
公元前-——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统治时期。
他可能是拉丁人而非伊特鲁里亚人。他可能扩大了罗马公民群体,并将之整合入城邦。
森都里亚大会和公民军队的建立(首个罗马军团出现)。
公元前-——“高傲者”塔克文在位时期。罗马城中首次出现大兴土木的迹象。
公元前——罗马在驱逐国王后成为共和国。执政官以及其他高级官员取代了国王。
公元前——罗马在瑞吉鲁斯湖之战中击败拉丁社群,但不久后与之结盟,以对抗周边敌对部落。公元前5世纪,罗马与盟友经常同这些部落交战。
公元前-——贵族时代。名门望族把持执政官一职,但平民要求分享权力的呼声不断高涨。
公元前——贵族承认平民大会的地位。
公元前——《十二铜表法》颁布,使所有罗马公民得以了解城邦的传统法律。
公元前——平民首次被允许出任财务官。
公元前——罗马被凯尔特人“攻陷”。
公元前——第一次萨莫奈战争爆发。
公元前——自该年起,执政官至少有一人乃是平民(直到公元前年,第一次出现两名执政官都由平民担任的情况)。
公元前——随着罗马人打败拉丁人和坎帕尼亚人,拉丁战争结束。战后的协议使罗马人控制了拉丁姆和坎帕尼亚。
公元前——罗马在弗雷格莱建立新殖民地,引发萨莫奈人攻击。
公元前-——第二次萨莫奈战争,罗马的势力首次扩张到意大利中部。
公元前——罗马修建了首条罗马大道——连接罗马与卡普阿的阿庇亚大道;
修建首条高架引水渠——阿庇亚引水渠。
公元前-——第三次萨莫奈战争,罗马人彻底击败萨莫奈人(公元前年,森提努姆之战;公元前年,阿奎洛尼亚之战)。
公元前——平民大会决议被认定具有法律效力。
公元前-——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登陆意大利,救援希腊城市他林敦。(皮洛士BC-BC,希腊伊庇鲁斯国王,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
尽管他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仍不得不率军撤退。
罗马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霸权。
公元前——罗马干预西西里事务,支援麦撒那的马麦尔提奈斯人,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战场最初仅限于西西里。
公元前——罗马与迦太基首次爆发海战。罗马获胜。
公元前-——在北非以及海战中相继失利后,罗马转为守势。
公元前——罗马在埃加迪群岛附近的海战中取胜,最终扭转战局。
迦太基将西西里割让给罗马。
公元前——罗马从迦太基手中夺取了撒丁岛和科西嘉岛。
公元前-——罗马把伊利里亚沿岸地区纳入其势力范围。
公元前——大法官(负责司法事务的高级官员)增至4人,其中两人负责治理罗马新占据的海外领土。
公元前——凯尔特人入侵意大利,在忒拉蒙之战中被罗马人击败。
罗马随即大肆镇压意大利北部的凯尔特人。
公元前——汉尼拔开始统率驻扎在西班牙的迦太基军队。(汉尼拔是迦太基古国民将)
公元前——汉尼拔占领罗马的盟邦萨贡图姆,引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汉尼拔入侵意大利,在特里比亚河畔首次击败罗马人。
公元前——汉尼拔在特拉西梅诺湖之战中大败罗马人。
公元前-——费边被任命为独裁官,尽量避免与汉尼拔正面交锋。
公元前——费边的建议被排斥,罗马人与汉尼拔在坎尼决战,全军覆没。
汉尼拔控制了意大利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与迦太基结盟,导致罗马与腓力五世之间爆发了一场无关大局的战争(公元前-前年)
公元前/——叙拉古陷落,导致希腊艺术首次进入罗马。
公元前——汉尼拔向罗马进军,但未能如愿。他自此之后转入防御。
公元前-——罗马军队在大西庇阿的指挥下在西班牙大获全胜。
公元前(或早得多)——李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把希腊史诗与戏剧介绍给罗马人。
公元前——大西庇阿入侵北非。汉尼拔被迫撤回本土。
公元前——普劳图斯(公元前-前年活跃)的戏剧首次上演。
公元前——罗马在扎马之战中获胜,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
迦太基沦为罗马附庸。西班牙被罗马吞并。
公元前——法比乌斯·皮克托用希腊语撰写了首部罗马史。
十二、罗马与地中海世界
公元前-——元老院作为罗马的行政机关此时享有无上的权威。
公元前-——罗马最后一次镇压意大利北部的凯尔特人部落。
公元前-——罗马与腓力五世之间爆发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战争以腓力五世在狗头山之役惨败而告终。
公元前——罗马统帅弗拉米尼努斯宣布给予希腊自由。
公元前-——罗马为平定西班牙而发起一系列战事。
公元前——罗马人在温泉关击败安条克三世。
公元前——安条克三世在马革尼西亚被击败(公元前年),埃托利亚同盟各城市被迫成为罗马的同盟者。
公元前——罗马举办首次希腊式赛会。元老院下令取缔酒神崇拜节庆。
公元前——老加图(公元前-前年)任监察官,向东方风气的腐化影响宣战。
公元前约——恩尼乌斯创作了以罗马历史为主题的史诗《编年史》。
公元前——罗马规定当选大法官和执政官的最低年龄。
公元前——腓力五世去世,其子珀尔修斯成为马其顿国王。
罗马在皮德纳击败珀尔修斯。马其顿尼亚被划分为4个共和国。
公元前——安条克四世试图入侵埃及,遭到罗马人的羞辱。
公元前——希腊史家波里比阿抵达罗马。他撰写《通史》一书,记载罗马征服希腊的历史。
公元前——由于罗马在历次战争中所获颇丰,意大利被豁免直接税。
公元前2世纪60年代——泰伦提乌斯的戏剧开始上演。
公元前——罗马设立专门审判行省总督的法庭。老加图发表《罗马史》。
公元前——马其顿尼亚爆发起义,遭罗马镇压后,成为罗马行省。大批战利品被掠往罗马。
公元前——罗马击败亚该亚同盟。科林斯和迦太基都被夷为平地。
公元前——一位保民官提出设立无记名投票制度。这一动议在平民大会上获得通过,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这是民众对元老院的一次挑战。
公元前-——西西里岛奴隶起义。
公元前——帕加马被遗赠给罗马,公元前年成为罗马的亚细亚行省。
公元前——保民官提比略·格拉古推动改革,引发元老院支持者与民众爆发流血冲突。
提比略被杀,但土地委员会得以继续运作。
公元前——弗尔维乌斯·弗拉库斯提议向同盟城市授予罗马公民权。
公元前-——盖尤斯·格拉古任保民官。
公元前——元老院通过元老院决议,授权屠杀盖尤斯·格拉古的支持者,他本人也遭杀害。
公元前——纳尔波高卢(高卢南部)成为罗马行省。
公元前-——与努米底亚开战(朱古达战争)。
公元前-——马略先后6次当选执政官,结束朱古达战争,击败南下的日耳曼部落——辛布里人与条顿人。马略试图在意大利为旧部分配土地,失败后遭流放。
公元前92——罗马人与帕提亚人在幼发拉底河首次举行官方会晤。
公元前91-88——罗马与意大利同盟者之间爆发同盟战争。罗马授予波河以南的所有社群公民权。
公元前88-85——本都国王米特里达梯六世煽动亚细亚行省居民屠杀当地的罗马公民,并试图让希腊摆脱罗马统治。苏拉因自己的兵权受到威胁而率军杀向罗马。
公元前87-84——苏拉在东方征战期间,其政敌秦那在马略的支持下连续4年当选执政官,直至公元前86年马略去世。
公元前86——苏拉攻占雅典,米特里达梯被迫撤退。罗马恢复了对东方的统治。
公元前83-82——苏拉率军返回罗马,夺取权力,通过内战消灭其政敌。
苏拉任独裁官直至公元前79年。他恢复了元老院的权力。
公元前80-72——塞多留控制西班牙。元老院任用庞培,夺回了西班牙行省。
公元前74——米特里达梯再次向罗马发难。李锡尼乌斯·卢库鲁斯奉命出征。
公元前73-71——大批奴隶在斯巴达克斯的领导下起义。克拉苏与庞培恢复秩序。
公元前70——克拉苏与庞培当选执政官。西塞罗发表抨击维勒斯的演说,一举奠定了他作为罗马最杰出演说家的地位。
公元前67——元老院决议授予庞培全权,以彻底剿灭地中海的海盗。
公元前66-63——庞培获得在东方的指挥权后,最终打败米特里达梯,终结了塞琉古王朝(公元前64年)。犹地亚受到罗马的统治。庞培重新划分东方各行省,建立比提尼亚、奇里乞亚与叙利亚3个新行省。
公元前63——该年度的执政官西塞罗挫败了喀提林阴谋。恺萨当选为大祭司长。
公元前62——庞培返回意大利并遣散旧部。
公元前60——庞培、克拉苏与恺萨结成“前三头同盟”。
公元前59——恺萨出任执政官。他把女儿尤利娅嫁给庞培。
恺萨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庞培和克拉苏的法案。
公元前59-54——卡图鲁斯为“莱斯比娅”创作了一系列诗歌。
公元前58-49——恺萨征服高卢,并著有《高卢战记》,记录这场战争。
公元前58-57——在克洛狄乌斯的鼓动下,西塞罗被流放,后在庞培的帮助下重返罗马,并依附于庞培。
公元前56——恺萨在卢卡与克拉苏、庞培会晤,重申了他们之间的协议。
公元前55——庞培与克拉苏当选执政官。庞培获得了西班牙的统帅权,但委托他人代行,自己则留在意大利。
公元前55——诗人卢克莱修去世。他的遗作《物性论》在死后发表。
西塞罗创作了论演说的首部作品。公元前54年,他开始撰写《论共和国》。
庞培剧场是罗马首座石质剧场。
公元前55-54——恺萨远征不列颠。
公元前55-53——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在卡莱全军覆没。克拉苏被杀。
公元前54——尤利娅去世,标志着恺萨与庞培关系的破裂。他们均通过在罗马大兴土木来收买民心。
公元前52——克洛狄乌斯在街头斗殴中丧命。庞培被元老院任命为唯一的执政官以恢复秩序。
公元前52-49——恺萨试图确保手中的至高统治权不被剥夺,由此引发激烈的政治斗争。
元老院与庞培结成同盟。
公元前49——恺萨率军渡过卢比孔河,庞培退往东方。
公元前48——恺萨在法萨卢斯之战中击败庞培。庞培在埃及被杀害。
恺萨扶植托勒密十二世之女克莉奥帕特拉为埃及法老。
公元前47-45——恺萨在阿非利加、东方和西班牙征战。
公元前46——恺萨成为任期10年的独裁者,并举行了4次凯旋仪式庆祝其胜利。
公元前45-44——西塞罗主要的哲学著作均创作于这一时期。
公元前45-44——独裁者恺萨逐渐成为众矢之的,最终在公元前44年3月遇刺。
公元前44——马克·安东尼控制罗马。西塞罗发表演说《反腓力辞》,大肆抨击安东尼。
公元前43——屋大维作为恺萨指定的继承人,获得执政官一职,与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在他们的授意下,西塞罗遭到杀害。
公元前42——刺杀恺萨的凶手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在腓力比战败后自杀。
元老院宣布恺萨为神。安东尼继续统治东方,屋大维统治西方。
公元前42——山南高卢正式成为意大利的一部分。
公元前41——克莉奥帕特拉与安东尼邂逅,成为其情妇。
公元前38——维吉尔的《牧歌》发表。
公元前36——安东尼入侵帕提亚,以惨败告终。
公元前34——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在亚历山大城举行盛大仪式,试图压过屋大维的风头。
公元前31——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的军队在亚克兴之战中被屋大维击败。
公元前30——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双双自杀。埃及被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
公元前29——维吉尔完成《农事诗》。李维开始陆续发表自己撰写的罗马史。
贺拉斯的《长短句集》发表。
公元前27——屋大维“再造”共和。他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公元前27-前22年,奥古斯都逐渐攫取了大部分的权力,在宪制上毫无疑问地成了罗马的主宰。
公元前26-16——诗人普罗佩提乌斯创作《哀歌集》。
公元前25——奥维德开始创作《爱情三论》。
公元前24-23——贺拉斯的《颂诗集》前三卷发表。
公元前23——奥古斯都卸去执政官一职,转而通过新授予他的各项权力巩固自己政治地位。
维特鲁威完成《建筑十书》,该书成为罗马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公元前20——与帕提亚达成和平协议,卡莱之役中失去的军旗被归还。
公元前19——维吉尔去世。奥古斯都保留《埃涅阿斯纪》的手稿以便出版。
公元前17——贺拉斯创作《世纪之歌》,标志着他已认可奥古斯都的统治。
公元前12——奥古斯都成为大祭司长。
公元前12-9——巴尔干半岛诸部落首次被平定,达尔马提亚行省、潘诺尼亚行省随之建立。
罗马军队进抵易北河一线。
公元前9——和平祭坛落成。
公元前4——耶稣在加利利地区出生。
公元前2——奥古斯都广场建成。奥古斯都被授予“祖国之父”的称号。
公元前约1——奥维德创作《爱经》。
公元后
2-4——奥古斯都在立储的过程中多次受挫,最终指定女婿提比略为继承人。
奥维德创作《变形记》。
5-6——士兵服役期被确定为20年,国家开始承担安置退伍士兵的责任,罗马军队的地位由此得到巩固。
6-9——潘诺尼亚行省发生大规模叛乱,3个罗马军团在日耳曼森林被全歼。莱茵河逐渐成为帝国的边界。
14——奥古斯都去世。提比略作为尤里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的第一位元首顺利继位。
19——提比略指定的继承人日耳曼尼库斯去世。
23——提比略之子德鲁苏斯去世。
26——提比略在卡普里岛隐居。
约29-30——耶稣在耶路撒冷受难。早期基督教教会建立。
31——近卫军长官塞扬努斯因擅权被提比略处决。
37——提比略去世,终年77岁。盖尤斯(卡里古拉)继位。
40——耶稣的兄弟雅各成为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基督教会的领袖,但保罗在非犹太人群体中传教的努力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约42-54——流传至今的保罗书信是现存最早的基督教文献。
41——卡里古拉遇刺,表明罗马在宪制层面没有一种可以废黜无道统治者的途径。
克劳狄乌斯成为皇帝。
43——克劳狄乌斯入侵不列颠,以巩固其地位。不列颠被纳入罗马帝国的版图。
43-54——克劳狄乌斯牺牲元老院的权力,发展出一套隶属于元首的官僚系统。
49——克劳狄乌斯与未来的皇帝尼禄之母阿格里皮娜结婚。阿格里皮娜趁机巩固其权势。
54——克劳狄乌斯去世后,阿格里皮娜拥立尼禄即位。
克劳狄乌斯的亲生儿子不列颠尼库斯暴毙。
54-59——在斯多噶哲学家塞涅卡影响下,尼禄初期的统治颇为稳定。
59——尼禄谋杀其母阿格里皮娜后,变得喜怒无常、不可捉摸。
60——不列颠发生布狄卡起义。
62——罗马受到帕提亚的羞辱。罗马被迫接受帕提亚所提名者统治两大帝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亚美尼亚。
64——罗马发生大火。基督徒被指为大火的元凶。尼禄在废墟上建造黄金屋。
65——塞涅卡自杀。
65-——福音书与《使徒行传》编撰成形。
66——小说《萨蒂利孔》的作者元老佩特罗尼乌斯自杀。
66-74——犹地亚爆发大规模起义,遭到残酷镇压。
67——尼禄巡幸希腊。
68——高卢爆发反尼禄的起义。尼禄自杀。
69——“四帝之年”。加尔巴、奥托、维特里乌斯和韦斯帕芗相继成为皇帝。
韦斯帕芗赢得最终的胜利,在位至公元79年。
70——韦斯帕芗之子提图斯洗劫耶路撒冷圣殿,将大批财宝掠往罗马,并在罗马建造凯旋门纪念这一胜利。
尤里乌斯·奇维里斯发动叛乱,建立了昙花一现的“高卢帝国”。
78-86——阿格里古拉治理不列颠期间发动大规模战事。
79-81——提图斯统治时期。
79——维苏威火山爆发,摧毁了庞贝与赫库兰尼姆。《自然史》的作者、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老普林尼死于火山爆发。
1世纪80——罗马斗兽场落成并举办了盛大的庆礼。
81-96——图密善统治时期。图密善在帕拉丁山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宫殿。
1世纪80年代——罗马加强莱茵河-多瑙河一线的防御,建立上日耳曼行省和下日耳曼行省,并修建大量要塞。图密善入侵达契亚,迫使其国王德凯巴鲁斯成为罗马的附庸。
85——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基督教会衰落。基督教的未来将仰赖讲希腊语的非犹太人群体。
86-98——马提亚尔创作《讽刺诗》。
96——图密善在罗马遇刺身亡。元老们拥立涅尔瓦即位。
98——图拉真在涅尔瓦去世后继任皇帝。
图拉真时期政治气氛更为宽松,促使塔西佗和苏维托尼乌斯创作有关公元1世纪的历史著作。
小普林尼的书信集涵盖了公元97年至年诸多事件。
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同样创作于上述年代。
-——图拉真征服达契亚,利用所获得的战利品在罗马建设广场和市场。
图拉真记功柱用表现这场战事的浮雕来宣传其武功。
-——尤维纳利斯创作《隽语集》。
-——图拉真入侵帕提亚,短暂吞并了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
——图拉真去世,哈德良即位。
-——哈德良统治时期。罗马帝国停止扩张,开始巩固现有边境。
哈德良在各地巡视。他对希腊文化的热爱促进了地中海东部地区融入帝国。
哈德良在罗马兴建万神殿,在蒂沃利兴建庄园,在不列颠北部兴建长城(公元年)。
-——亚历山大里亚的托勒密活跃时期,他可能是最伟大的古代天文学家。
-——哈德良在耶路撒冷设立罗马殖民地,引发犹太人的大规模反抗。
——哈德良去世。安敦尼·庇护继位。
-——安敦尼·庇护统治时期。一般认为罗马帝国在其治下达到极盛。
——希腊人埃利乌斯·阿里斯提德斯的颂辞讴歌了罗马帝国统治的恩泽。
他是第二次智者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
第二次智者运动复兴了古希腊雄辩术。
生理学之父、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盖伦亦活跃于这个时代。
约——阿普列尤斯创作小说《金驴记》。
——马可·奥勒留继位,卢基乌斯·维鲁斯成为共治者。
后者艰难地击退了帕提亚人入侵。
瘟疫由波斯传入罗马帝国。
-——多瑙河的战争以马可·奥勒留击退日耳曼入侵者告终。
-——马可·奥勒留撰写《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颁布法令,拒绝放弃信仰的基督徒将被处死。
——康茂德在其父亲马可·奥勒留去世后继位。虽然边境的稳定得以维持,但康茂德的暴政不得人心,公元年遇刺。
-——亚历山大里亚的克莱门认为希腊哲学对基督徒或有助益。
-——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通过内战夺取了皇帝之位。军队的政治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塞维鲁发动对帕提亚的战争,暂时将美索不达米亚并入帝国。帕提亚帝国在内外交困中走向衰落。
年以降——日耳曼部落通过结成更大的部落联盟而壮大了实力(公元年首次出现有关阿勒曼尼人的记载)。
年以降——拉丁神学之父德尔图良(逝于公元年左右)以及最为杰出的早期基督教神学家奥利金(公元年去世)活跃于这一时期。
——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的凯旋门在罗马落成。
——佩尔佩图阿在迦太基殉教,留下了一部记录她作为基督徒的体验的日记。
-——塞维鲁在不列颠作战,后在约克去世。
——塞维鲁之子卡拉卡拉与盖塔作为共治者继承大位。
卡拉卡拉不久之后便杀害了自己弟弟盖塔。
——卡拉卡拉颁布法令,赋予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以罗马公民身份。
-——卡拉卡拉浴场在罗马兴建。法学家乌尔比安活跃于这一时期。
-——埃拉伽巴卢斯成为皇帝。他对太阳神崇拜的狂热激起普遍的反感,后遭暗杀。
-——塞维鲁·亚历山大统治时期。他是塞维鲁王朝最后一位统治者。
——波斯统治者阿尔达西尔在泰西封加冕,萨珊帝国取代了帕提亚帝国。
-——“三世纪危机”。罗马持续遭受来自日耳曼部落和萨珊波斯帝国的入侵,皇帝频繁更迭。
——普罗提诺定居罗马。他以柏拉图思想为基础,发展出新柏拉图主义。
-——罗马皇帝狄西乌斯掀起对基督徒的大规模迫害。
——迦太基主教西普里安提出,教义应建立在主教们的共识之上。
/——萨珊人洗劫安条克。哥特人侵入弗所。
——萨珊人俘虏并侮辱罗马皇帝瓦勒良。
-——“高卢帝国”成为罗马帝国境内一大割据势力,帕尔米拉亦是如此。
——赫鲁利人洗劫雅典。
-——奥勒良统治时期成为罗马帝国中兴的开始。他通过消灭高卢帝国和帕尔米拉使帝国重新恢复统一。
-——普罗布斯统治时期,帝国进一步强盛。
——卡鲁斯成为首位不寻求元老院承认的皇帝。
——出身于巴尔干的将领戴克里先成为皇帝。
-——“四帝共治”制度确立。帝国由两位奥古斯都和两位恺萨共同统治。
特里尔、米兰、希尔米乌姆、尼科米底亚成为新都。
戴克里先着手重整帝国的组织结构。
——戴克里先试图通过发行新金币稳定货币。
——罗马帝国大败萨珊人,为东部边境赢来和平。
-——戴克里先在罗马营造规模宏大的浴场。
——戴克里先颁布《限价敕令》,试图遏制通货膨胀,但难以执行且收效甚微。
-——戴克里先及其继承人伽列里乌斯对基督徒发动最后一次大规模迫害。
——戴克里先宣布退位,随即爆发权力之争。
——君士坦丁在罗马附近的米尔维安桥之战中获胜,成为帝国西部的统治者。
——君士坦丁和帝国东部的皇帝李锡尼乌斯共同签署《米兰敕令》chi,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全境获得了宽容。
约-——君士坦丁凯旋门在罗马落成。
——君士坦丁击败李锡尼乌斯成为唯一的皇帝。他开始营造新都君士坦丁堡,并为首批基督教教堂提供物质支持。
——君士坦丁主持基督教的首次大会公议——尼西亚公会议,谴责阿里乌派。
——君士坦丁堡落成。
-——凯撒里亚的巴西流在世时期,他提出理想的隐修生活就是为穷人提供服务。
他医院和麻风病人收容所。
——君士坦丁去世。权力为其3个儿子继承。
——穆尔萨之战爆发,君士坦提乌斯成为唯一的皇帝。
他统治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边境与波斯作战。
-——君士坦提乌斯的堂弟尤利安恢复了帝国北部边境的秩序。
——君士坦提乌斯造访罗马。此事因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的记载闻名。
——尤利安在君士坦提乌斯去世后成为皇帝。这位最后的非基督教徒皇帝试图恢复异教信仰,但未能成功。
——尤利安在与波斯的战争中去世。战争以罗马人的失败告终。
-——瓦伦提尼安统治时期,他可能是帝国西部最后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米兰主教安波罗修成为反对异教与异端的急先锋。
——哥特人为躲避匈人越过多瑙河。
——阿德里安堡之战。
帝国东部的皇帝瓦伦斯以及麾下大批精锐部队在与哥特人的战斗中被消灭。
——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开始撰写罗马帝国的历史。
但仅有记述公元年至年的历史的数卷存世。
——君士坦丁堡公会议谴责阿里乌派。
——帝国东部的皇帝狄奥多西与哥特人签署条约,承认其在帝国治下享有独立地位。
4世纪80年代——哲罗姆开始用拉丁语翻译《新约》和《旧约》。
他在去世前(年)完成了这项工作。
——奥古斯丁成为米兰的修辞学教师。他在《忏悔录》(创作于公元-年)中描述,正是这段经历使他皈依基督教。公元年,他返回北非的故乡。公元年,他成为希波城主教。
-——狄奥多西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这是罗马帝国最后一次统一。
狄奥多西在安波罗修影响下,利用权力支持正统教派,抵制异端和异教。
????
4世纪90年代——“金口”圣若望在安条克传道。他在年被任命为君士坦丁堡主教。
——狄奥多西在冷河之战中击败信奉异教的谋逆者尤吉尼厄斯。传统观点认为,此役象征着基督教获得了最终胜利。
——狄奥多西去世。他的两个儿子阿卡狄乌斯与霍诺留分别统治罗马帝国的东部和西部。
西罗马帝国,公元-年
-——霍诺留统治时期。他将自己的宫廷迁往拉文纳(年),帝国面临军事强人的威胁。
-——军务长官斯提里科成为帝国西部的实际统治者。
-——汪达尔人、苏维汇人、阿勒曼尼人大举进犯罗马帝国西部。
后果之一便是令罗马在不列颠和西班牙的统治崩溃。汪达尔人侵入西班牙南部。
——阿拉里克洗劫罗马城。
-——奥古斯丁撰写《上帝之城》。
——西哥特人在阿基坦建立政权,成为罗马帝国的“联邦”王国。
-——瓦伦提尼安之母加拉·普拉西提阿成为西部帝国的主政者。
——拉文纳的加拉·普拉西提阿陵寝中发现当地最古老的的马赛克镶嵌画。
——汪达尔人在盖萨里克领导下侵入北非。
——奥古斯丁在希波城去世,该城正在遭受汪达尔人的围攻。
——加拉·普拉西提阿时代的军务长官埃提乌斯成为西部帝国的新军事统帅。
他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罗马对高卢的控制。
——汪达尔人在北非建立的王国被授予“联邦”地位。
——狄奥多西二世在帝国全境颁布法典。
——汪达尔人洗劫迦太基。盖萨里克随后占据地中海西部各岛。
——埃提乌斯打败勃艮第人后,授予其“联邦”地位。
——阿提拉成为匈人领袖,大举进犯罗马帝国。
——卡塔隆平原之战。阿提拉被迫撤退,但在年再度入侵意大利。他于公元年去世,其帝国也随之瓦解。
——埃提乌斯因抵御匈人不利而受到猜忌,后遭暗杀身亡。
——瓦伦提尼安死亡。罗马遭盖萨里克洗劫。
——罗马的首个行省——西西里(设立于公元前年)被汪达尔人占据。
-——军事强人擅权,导致西罗马帝国中央政府式微。
——罗幕路斯·奥古斯图卢斯被废黜,一般认为这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
约-——圣本笃生活的时代,他所制定的隐修会规开始对西方产生深远的影响。
-——东哥特首领狄奥多里克在意大利建立政权,其势力扩展到普罗旺斯和西哥特人占据的西班牙。
5世纪90年代——拉文纳开始兴建狄奥多里克的宫廷教堂——新圣阿波利纳莱圣殿。
/——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正统基督教。克洛维奠定了庞大的法兰克王国的基础。
6世纪20年代——拉文纳开始兴建圣维塔利斯教堂。
——波爱修斯创作《哲学的慰藉》。他是最后一位古典拉丁作家,精通希腊语,他翻译的多部亚里士多德作品传世。
6世纪30年代——拉文纳的克拉塞开始兴建圣阿波利纳莱教堂。
——查士丁尼成功征服汪达尔人控制的北非。
-——法兰克王国在提乌德伯特统治下,版图囊括了今天的法国与德国。
——查士丁尼入侵东哥特人占据的意大利,但战事的进展远不如预期。
——卡西奥多罗斯整理和抄录古典作品以及早期基督教手稿。
——查士丁尼最终控制意大利。
-——雷奥韦吉尔德统治时期,西班牙再次统一。
-——雷卡雷德统治西班牙。他宣布皈依正统基督教,并建立起教会和国家的联盟。
-——教皇格里高利在西方不断鼓吹教皇的权威,从而奠定了中世纪教皇制的基础。
-——塞维利亚主教伊西多尔呼吁保留古典时代的知识。
年以降——阿拉伯人征服北非和西班牙。
——“铁锤”查理在普瓦捷遏制了阿拉伯人的扩张势头。
△普瓦捷战役
东罗马帝国,公元-年
-——阿卡狄乌斯在位时期。
——君士坦丁堡爆发反对当地驻军的指挥官哥特人盖纳斯的起义。
-——狄奥多西二世在位时期。君士坦丁堡作为帝国东部首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皇帝被塑造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的形象。
——以弗所公会议宣布玛利亚为“圣母”,从而弱化了耶稣的人性。
-——马尔西安在位时期。
——卡尔西顿公会议宣布,耶稣集人性和神性于一身,且不可分割。但是关于耶稣本质的争论一直在继续。
-——利奥一世在位时期。他试图减少国家对外族部队的依赖。
东罗马帝国联合进攻占据北非的汪达尔人,以失败告终。
-——芝诺在位时期。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政局动荡,伊苏里亚人暴动,哥特人大举入侵。
-——阿纳斯塔修斯在位时期。这一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查士丁在位时期。他曾是皇宫卫队的指挥官。
-——查士丁尼在位时期。他是查士丁的外甥,后成为其继承人。
——埃及南部菲莱岛的伊西斯神庙被关闭,标志着埃及传统宗教的消亡。
-——《查士丁尼法典》颁布。
——尼卡暴动几近推翻查士丁尼,后遭残酷镇压。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重建。
——查士丁尼的将领贝利萨留征服汪达尔人占据的北非。
-——查士丁尼侵入并最终征服意大利。
——萨珊人洗劫安条克。东罗马帝国瘟疫横行。
约-——普罗柯比撰写《战记》记叙查士丁尼发动的历次战争,他还撰写了《秘史》和《建筑》。
——查士丁尼德皇后狄奥多拉去世。
6世纪50年代——斯拉夫人首次染指巴尔干地区。
——君士坦丁堡公会议未能解决关于耶稣本质的争议。
——查士丁尼去世。自此之后,这个他拼命维持的高度专制的基督教帝国一般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7世纪20年代——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巩固了自己的势力。
-——希拉克略统治时期。他反击萨珊波斯帝国,使之几近灭亡。但拜占庭帝国几乎立即受到阿拉伯人的痛击。
——穆罕默德去世。他的继承人阿布·伯克尔领导了对萨珊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进攻。
——拜占庭军队在雅穆克之战中惨败。阿拉伯人征服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萨珊波斯帝国被阿拉伯人摧毁。
——亚历山大里亚城落入阿拉伯人之手。
以降——版图不断缩小的拜占庭帝国维持着独立,直至公元1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