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是诗人杜牧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赤壁之战”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一件大事,建安十三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兵,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六百年后,诗人杜牧经过赤壁,偶遇一柄断戟,确定是前朝战场遗物。于是,感慨万千,写下此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先看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戟”金文写作“”从戈、从肉,本义是古兵器名。戈属,长柄,顶端有直刃,旁边有横刃,可以直刺和横击。因为它的杀伤力很强,所以从肉。“折戟沉沙”既言魏、吴昔日曾相战于此,同时又拨开历史尘雾使人不由得回望金戈铁马的战场。“销”,《说文》:“铄金也。”本义指熔化金属。它与“消”的最大区别是“消”指化掉,不复存在;“销”指化后改变了形态,没有消失。“铁未销”应是折戟还保存着原貌,可见,离唐不远。杜牧是军事发烧友,当然对此颇感兴趣。于是,他马上捡起断戟,又磨又洗,细细把玩,原来这件兵器非同一般,乃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啊!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已渺无痕迹,只剩下一柄断戟沉于泥沙,无言地诉说着以往的峥嵘岁月。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啊!
遥想当年赤壁之战,诗人不由感慨万千:“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便”金文写作,从“人”,从“更”,指人有不便,更改不便使之方便之义。《说文解字》:“安也。人有不便,更之。”话说魏武一贯精于用兵,再加上其兵力强大,论周郎的才算,怎么可以是魏武的对手?不过偏巧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改变了周瑜被动挨打的局面,周瑜借着东风使用火攻侥幸取胜,要说赤壁之战胜负的关键无非就是周瑜所依仗的东风。万一没有这场东风呢?——“铜雀春深锁二乔”。二乔是东吴两个著名美女,这两个美女不简单,一个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一个是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锁,铁锁门键也。(《说文解字》)”引申为用锁关住或栓住,再引申为幽闭。“春”甲骨文从艹(或从林)、屯声兼表草木初生义,强调植物春生。引申为男女情欲。铜雀台本是曹操享乐之所,二乔被“锁”于此,一个“春深”加深了无限风流韵味,“铜雀春深锁二乔”既是曹操风流的体现,又是二乔及东吴屈辱的象征。二乔被掳既是个人的不幸,又是国家的灾难。此处,以小见大,极为含蓄巧妙。
杜牧将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归于偶然的因素,“似有不足周郎处”,颇有自负之意。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评价此诗:“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