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国人的良心,它崇尚善良、自尊、独立和宽容,它内蕴神秘、自然、灵动和智慧;茶里凝固着中国人的基本人性,是来自中国幽深历史中的中庸含蓄,温绵和柔韧,它把中华文明集于一叶,溶于一杯,青枝绿叶,行遍全球,奉献人类。可以说,没有什么植物比茶更能够象征中国了,茶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符号,茶进入人们的精神领域,便成为人类的精神饮品华夏文明的诸多基因和密码就浸沏在一盏茶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品饮华茶便是品饮中国。
茶文化
公元八世纪的唐朝,陆羽以一部七千余字的《茶经》确立茶文化全部内涵,开门见山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此处之茶,既可理解为生态环境下生长在中国南部的木本植物,亦可诠释为人文语境中君子般的风范嘉物。茶圣的提纲率领,将茶物质与精神水乳相融的复合形态一语点透,真可谓一叶双菩提。
陆羽《茶经》
假如仅仅把茶理解为植物之一种,那么茶之美几乎失去了诠释的可能性,一片叶子不可能建立起中华茶文化的宏伟大厦——因为任何植物都可以在审美的基础上得以解读。但我们发现,唯有茶这片叶子,和丝绸、陶瓷并列为中国文化的经典符号,那是有原因的。
潮州功夫茶
茶在中国人的理念中,绝不仅仅是一片植物学意义上的叶子。茶之所以构成文化,基于从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领域显现出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式的日常生活指代,继而升华到美学领域的“琴棋书画诗酒茶”空间,最终进入了信仰和宗教的云端。这三个依次上叠的层面,构成了茶文化的金字塔模式一一既以茶习俗为文化地基,以茶美学为文化呈现,以茶意识为文化灵魂的茶文化知识体系。而艺术之神无时无刻不在其中自由穿梭、展翅飞翔,潘城的图书《隽永之美:茶艺术析》(购买链接请见文后),正是这艺术之神洁白翅膀掠过时留下的印记。
茶与影视
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发表了一篇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论著,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宣城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从此,“第七艺术”成为了电影艺术的同名词。
二十世纪以来,电影与电视早已成为了主流的文化载体与艺术形式,而茶文化这一历久弥新的题材又再次在其中释放出其独特的魅力。
01
早期涉茶题材的电影
年上映的电影《采茶女》或许是中国影史上最早涉及茶的电影。电影由徐琥导演,朱瘦菊编剧,杨耐梅、王谢燕、文少华、林雪怀主演。片长九十分钟。中国电影尚处于黑白无声片的童年时代,采茶人就已成为了银幕上的主角。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年摄制的故事片,根据广西僮族民传说改编。电影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夏宗学等人主演,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影片主要讲述了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故事。影片中的刘三姐就是采茶女,故事情节的展开也在广西桂林的茶山茶园之中。
电影《刘三姐》剧照
年,老舍的经典话剧《茶馆》,由北京人艺的原班人马搬上了银幕,再次成为电影中的经典。
02
《绿茶》
年上映的《绿茶》是一部由张元导演,赵薇、姜文主演的爱情文艺电影。
影片讲述了一个散发神秘绿茶清香的都市爱情故事。女硕士吴芳不停地相亲,每次和男人约会时,她都要点一杯绿茶,她相信一个叫朗朗的女孩说的话:从一杯茶预测一个人的爱情。陈明亮觉得这都是女孩子的胡说八道,他对绿茶没有研究,但他自信对女人很有研究。
《绿茶》海报
吴芳和陈明亮,带着各自对爱情的理解,各自隐蔽的爱情经历,开始了新的爱情角逐。但陈明亮很快发现,在这场角逐后面,却有另一个人决定着他们的胜负,她就是神秘的朗朗。如果两个人的世界是个茶杯,陈明亮和吴芳是杯底的茶叶,而朗朗就是冲茶的水。水决定了茶叶旋转的方向、交缠的方式和沉浮的节奏。
该片入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奖”和法国多维利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荷花奖”。
03
越来越丰富的中国茶文化题材电影
随着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以茶文化为题材的电影作品涌现出来。
年上映的电影《茶色生香》是由孟奇导演、富大龙和贾晓最主演的浪漫喜剧片。该片讲述了一位到农村茶场应聘当采茶工的漂亮女大学生与回乡创业青年的爱情故事。
年上映的《茶恋》是由陆建光导演、张加强编剧的古装剧情片,刘旭周博文、何清清参加演出。《茶恋》在“茶经故里”长兴实地取景拍摄,演绎茶圣陆羽与唐代著名女诗人李季兰的动人爱情故事与人生经历。
还有表现开化龙顶茶的电影《龙顶》,表现宜兴紫砂壶的电影《壶王表现邯郸茶文化的《茶魂》等。
此外,大量电影中都直接表现了茶文化的场景,如《爱有来生》中的人鬼情未了式的品饮,《赤壁》中林志玲饰演的小乔煮茶,《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异想天开的唐代明前茶等。
《赤壁》小乔煮茶剧照
04
港台茶文化题材电影
年中国香港电影《龙凤茶楼》上映,由潘文杰导演,莫少聪、周星地、陈雅伦、陈加玲、吴孟达主演。影片讲述的依旧是香港电影乐此不疲的江湖兄弟、打打杀杀,但故事主要情节是在港式茶楼中发生的。此外,也可以通过此片看到周星驰早期电影中非周式喜剧的演出。
电影《春秋茶室》海报
无独有偶,年上映的中国台湾电影《春秋茶室》是陈坤厚执导的部剧情片,由张艾嘉、梁家辉、李宗盛、周华健等主演。影片描写了老板娘与小叔子一起经营“春秋茶室”的故事。十几年平凡而琐碎的生活有喜有优,像茶的味道。
05
英国电影中的茶文化
英国电影,或者是根据英国作家的作品改编的电影住往都难以脱离英国下午茶的文化。
根据简?斯汀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中都表现了英国人的饮茶风俗。
根据刘易斯?卡罗尔的儿童文学改编的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英式下午茶的茶会令人印象深刻。英国贵族赋予红茶以优雅的形象及丰富华美的品饮方式。下午茶更是一种高贵的表示。可是电影中反叛了这一固定形象。疯帽子的下午茶又脏又乱,而且根本没有所谓的礼仪。这样的颠覆有意造成一种新鲜感和戏谑感。反衬“仙境”中在红桃皇后残暴统治下的恶劣形势。虽然下午茶的美感已经破坏殆尽,但差距还是十分齐全,而且还是茶壶给了爱丽丝藏身之所。
《爱丽丝梦游仙境》海报
《哈利·波特》系列的魔幻电影风靡了几代青少年,其中用茶渣占ト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第三年课程占ト科目内容。哈利波特的茶杯底部的茶渣显现出一个“大黑狗”的形象,代表死亡。茶叶占ト在十六世纪以后的吉普赛巫婆中流行。
《哈利·波特》剧照
《大侦探福尔摩斯》中福尔摩斯也离不开下午茶、常常边喝茶边思考问题
本文节选自自:
图书《隽永之美——茶艺术赏析》
//图书介绍
///
NOCITCE
书名:《隽永之美:茶艺术赏析》
作者:潘城
书号:-7---8
定价:98元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年5月
本书从茶与绘画、音乐、雕塑、建筑、戏剧、文学、影视、茶席、茶器及美学十章,在精神层面细细赏析茶艺术作品,品味博大精深的茶之“隽永”。茶艺术的风雅与优美、清寂与深刻、高远与通达,正可给我们的人生以“育华救沸”之用。茶艺术这碗“隽永”也永远都在补给我们这些“所阙之人”。
作者潘城是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副秘书长,日本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学博士,中国茶叶学会理事、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副秘书长。出版的作品有《茶席艺术》《人间仙草》《一千零一叶:故事中的茶文化》《茶书画》《白茶》等,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他曾参与主创大型茶文化舞台艺术呈现《中国茶谣》,执行导演大型茶文化话剧《六羡歌》,参与策划的美国纪录片《茶,东方神药》获六项艾美奖。
向上滑动阅览本书目录
序美的事物谁说的算
绪论释放茶文化的艺术天性
第一章茶与书画
第二章茶与音乐
第三章茶与雕塑
第四章茶与建筑
第五章茶与戏剧
第六章茶与文学
第七章茶与影视
第八章茶席艺术
第九章茶器艺术
第十章茶的没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资料:《隽永之美——茶艺术赏析》
编辑
刘小北
排版
刘小北袁小球
《隽永之美——茶艺术赏析》
新书限时包邮
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