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既是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又是远足踏青、催护新生的大好时节,同时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为了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学生受到节日文化的熏陶,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主动做一名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小使者,清明前后,赤壁路小学面向一至五年级学生开展了“正是清明好时节,传扬文化点滴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多样的形式体味清明。
故事清明·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年级的同学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利用队课时间初步了解与清明有关的知识,并亲手画蛋、祭蚕,跟着老师借助一个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走近清明,领略节气的内涵,学习节日的礼仪文化,播撒一颗文化的种子。
味道清明·风雨梨花寒食过中国人的美食,往往与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年级的同学就跟着老师和家长志愿者们体验了一回动手制作清明时令美食——青团的快乐。各班利用队活动时间,集体学习、了解关于清明节的时令美食,初步了解青团的制作方法。并邀请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介绍制作材料。学生们五人一组,动手制作。最后进行班级展示评比,并带回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成果。
民俗清明·忙趁东风放纸鸢春风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清明前后,春风和煦,正式适宜放风筝的好时节。三年级的学生利用美术课,四人一组合作完成一张风筝面。简单的白纸,经过孩子们的巧手绘制,立即生动起来了,幅幅图画都寄托着童心满满的希望和梦想。
水墨清明·雨打花枝树树开四年级的学生则利用晨会、队会时间交流自己收集的清明相关诗词、美文,并挥毫泼墨,书写心中的春天。
吟诵清明·万株杨柳属流莺五年级各班利用班会课在班级内开展诵读春天、吟诵清明的活动,并推选出班内优胜者在晨会时间集中展示。
除此之外,学校还发出倡议,号召全校师生“行走清明”。利用清明假期,通过多种方式文明祭扫,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并可以走出家门与自然亲密接触,留下一张约会春天的照片,播种一颗春天的种子,制作一本种子生长绘本,以点滴行动践行清明的意义。
春天里,赤小的每一位孩子都在努力做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小使者。
声明
▍素材来源:赤壁路小学
▍图: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每晚18点-18点15分
南京广电.教科频道
学在南京,看南京教育头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