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游府城碑林公园名联佳作,俯仰即是

北京医院治疗皮肤科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本文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

古人把文字刻于石上

期待其传之后世

这种刻有文字的石头就是碑刻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它们就像一张张“历史存根”

拂去岁月的尘埃

折射出一幅幅历史画卷

诉说着一幕幕如烟往事

锦绣太原

人杰地灵、文脉昌隆

境内遗存碑刻极为丰富

坐落于汾水之东的碑林公园

收录以傅山为主的明清之际

书法家幅、共通碑刻作品

其内容之广,书法之美

镌刻之精,均负盛名

碑林公园总体布局分南北两园,呈带状形式,园貌古朴庄严,典雅别致,更有摹勒刊刻着傅山先生和明清书法大家作品的大型碑石散布其间,或登于假山顶端、或立于绿草丛中,或倚于长廊两侧、或负于兽石之上,错落有致,掩映成趣。正可谓:茶烟梧月书声,竹雨松风琴韵。

北园为傅山碑林,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历史名人书艺碑林。园内藏有傅山先生十二条屏、十条屏、八条屏、四条屏、对联和单幅作品书法碑刻通,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全,一笔一画,皆是傅山先生博大宏深的学养和光明峻洁人格的写照。

南园为三晋碑林,明清时期诸多著名书画艺术大师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五体俱全,形式多以楹联为主,从内容到形式都诠释着明清沉滞与反叛、独特与尚奇的时代风貌。

进入北园,映入眼帘的是正对北门的十二条屏厅。步入厅内,中间二十四通碑上刻着傅山两件重要作品:《祝锡予六十寿十二条屏》和《奉祝硕公曹先生六十岁序》,其用笔灵动,行云流水,后者更体现了傅山“四宁四毋”的美学观点: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图丨傅山《祝锡予六十寿十二条屏》

图丨傅山《奉祝硕公曹先生六十岁序》

十二条屏厅外,两座石碑耸立。左侧碑上,刻有即傅山楷书唐代崔涂《赤壁怀古》诗,颜体味道颇浓。右侧碑上,刻有傅山草书《题书自笑八韵》诗,笔走龙蛇之间,将东汉张芝倡导的“一笔书”发挥得淋漓尽致。

图丨傅山草书《题书自笑八韵》将东汉张芝倡导的“一笔书”发挥得淋漓尽致。

图丨傅山楷书《唐·崔涂赤壁怀古》

再往里走,绿树掩映下,有一座四面敞开、造型小巧精致的重檐碑亭。碑亭后面,则是北园的主体建筑“鼎臣殿”。

殿中安放着傅山先生半身石像,先生凝神远视,风骨凛然。石像四周所陈21块碑刻作品,五体俱全,尤以《晋公千古一快》草书精品最为传神。

图丨承颜堂

北园两边的长廊,共连接五座碑厅,每厅皆有傅山先生的重要作品,草书居多。西一厅附近的假山上,还矗立着一座四角双亭。此亭亦是北园的最高处,站在亭内,下面是树木葱茏中的碑林,墙外是滨河东路的人行天桥,车水马龙,顿时产生一种古今交错之感,仿佛能看到风骨嶙峋的傅青主对这个世界的凝望。

北园最后一座古建是承颜堂,正是点睛之笔,傅山所愿,学颜真卿,“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自承颜堂向南直行,踏过玉带桥,穿过两扇垂花门,便进入三晋碑林。占据三晋碑林主体的是大量楹联作品,清人居多,内容包含修身、悟道、娱情、劝学等等;书体上真草隶篆应有尽有,风格上或雄浑,或古朴,或飘逸,或劲爽,或小家碧玉,或铁板铜琶……

读诗赏联之余,还有一处不可不观——南园西南端的唐碑亭。亭内陈列着唐太宗御制《晋祠之铭并序》的复制品。碑文中,唐太宗提出了贞观之治的精髓:“德乃民宗,望为国范”;书法上,风格雄奇,飞逸洒脱,颇有王羲之书意,开我国古代行书刻碑之先河。

图丨唐太宗《晋祠之铭并序》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明清名家作品。以“疯狂”著称反理性的徐渭;大器晚成风格日趋稳健的长寿书家文徵明;直硬方折,书风尖利的张瑞图;以“险怪”喻尽的黄道周;“淡墨探花”王文治;以“漆书”著称的金农;“六分半书”的郑板桥;古穆格调构成了清代篆隶成就最高峰的伊秉绶;不失身价但又能青云得志的邓石如;以石鼓文名世的一代巨臂吴昌硕……

图丨六分半书”的郑板桥

图丨张瑞图直硬方折,书风尖利

图丨邓石如

图丨王文治“淡墨探花”

图丨伊秉绶古穆格调

倚栏坐石,沿廊徐行,名联佳作,俯仰即是。驻足凝视,那些银钩铁画连绵环绕,荡逸神奇,历经沧桑仍不失其神韵和蓬勃的生命力,难怪后辈书家极力效仿。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fc/1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