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蜀汉王朝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名将,一生多次易

(图说三国·蜀汉王朝·名将篇·第20期文/东方夜未眠图/东方夜未眠)

在第19期,我讲述了蜀汉王朝最令人讽刺的大将—夏侯霸,这位来自曹魏的皇亲国戚,与一生为敌的国家成为盟友,投靠的身份也是令人讽刺,蜀汉国舅。这或许让夏侯霸做梦也想不到,60多岁的人,还被迫投靠了蜀汉,成为蜀汉王朝的皇亲国戚,然后带着蜀汉的兵马攻打自己的故国,对于他本身而言,这件事也够让人讽刺的和意想不到的。

在三国战乱时代,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挺多的,在蜀汉王朝建立之中,就有一位非常意想不到的名将,他的人生轨迹可以说,都跟意想不到有关。他一生投靠过三位主公,都身居高位,结局却总是意想不到。今天我就来说说这位名将意想不到的传奇故事。

 这位名将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黄权,黄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

黄权,本是益州名流,在刘璋麾下担任主薄,颇有才能。当年刘璋和汉中张鲁爆发矛盾,面对张鲁的威逼,刘璋意欲听从别驾张松的建议,邀请左将军刘皇叔刘备入川对抗张鲁。这个时候的黄权可以说在其位谋其政,先是劝诫刘璋,说刘备此人不简单,骁勇有名,估计请神容易送神难,还是要小心。黄权清醒地意识到,刘备入蜀,等同于引狼入室,对西川长远发展有害无利。可惜张鲁没有听,还把他贬低到地方为县长。

结果了,刘备来了,就不走了,夺取益州西川。刘璋麾下的大臣几乎纷纷投靠了刘备,其中张松,法正这些力邀刘备的心腹,最先投靠。黄权却不以为然,即使周边的县城都投降了刘备,也不归降,试图抗争到底,直到刘璋投降刘备后,才归降刘备。

按理说,面对这么一个坚定反对自己入川的人,刘备应该狠狠的教训一顿,或者干脆直接雪藏就好,可意想不到的,刘备却没有轻视他,反而高度赞扬了他,“(黄权)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封黄权为偏将军。别看偏将军这貌似是个小官名,要知道,刘备自己才是一个左将军,入荆州的时候,关羽、赵云都担任过偏将军职位,赤壁大战的时候,周瑜还是偏将军的职位呢?

从这一件事上,就看出来了黄权的战略眼光非常的高。后面发生的事件也证明了一点。建安二十年(年),曹操大军压境,汉中张鲁先败后降曹操,汉中之地归属曹魏集团,这个时候,黄权站了出来,表示:“汉中不能丢失,如果汉中丢了,巴蜀就失去屏障啊!”原文:“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从战争的长远来看,黄权说提出的看法跟法正提出的“汉中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正因为黄权的提议,刘备终于和曹操来了一个汉中大决战,成功解决掉夏侯渊,在黄权、法正的谋划下,拿下汉中,为蜀汉王朝的建立奠定巨大贡献。

刘备称帝后,因关羽阵亡,意欲伐吴,这个时候的善于忠谏的黄权,又站了出来,表示愿为马前卒,去当先锋。原文: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在刘备的军事行动之中,黄权提出这个建议,其实是忠君的表现,很明显是担心刘备年事已高,不宜亲身冒险,毕竟现在蜀汉王朝初创,担不起高风险;其次,又做出了战术规划,请求先以自己为先锋试探敌兵虚实,最大程度地减少蜀汉伤亡的损失,再根据情况是否压境。

可惜,刘备为义弟关羽报仇的念头太过强大,这一次没有听黄权的建言,只好封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自己亲自前往夷陵前线。只是没有想到,刘备惨败而归,被陆逊一路追到了巫县,黄权却孤军留在江北,回蜀国没希望了,降吴是万万做不到,只好降魏。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黄权无奈降魏,不仅仅没有让刘备嫉恨,甚至发出了“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的人生感慨!不仅善待了黄权留在蜀汉的家属,而且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还成为蜀汉王朝的高官。

更意想不到的事情,是黄权投靠曹魏之后,不仅没有阿谀奉承或拍曹丕的马屁,而是直言不讳的说自己投降曹魏,实属无奈。让曹丕非常高兴,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一下子成为曹魏王朝的高官。在曹魏期间,黄权可以说毫无谄媚之语,作为降臣,不讨新主的好,不说旧主的坏,甚至刘备死了,魏国群臣互相庆贺,唯独黄权沉默不发一言,坦荡地表示对故主逝去的哀伤。

就这样的,黄权作为一个降将,一生多次易主,却有孤臣的仁勇和豁达,备受曹丕司马懿器重,最后成为曹魏王朝的车骑将军。《三国志》: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太平御览》《华阳国志》《汉晋春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ly/12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