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苏轼最为旷达的一首词,百读不厌,千年以来

中华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提到宋词,很多人会立马想到北宋伟大词人苏轼,那是什么原因,使得苏轼如此受人敬仰呢?这就要提到他的词风了。

苏轼词风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豪放风格。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冰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第二,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代表作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第三,也是最受后人喜欢的一点,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代表作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他赋予了词不同的风格,词也成就了他,使得他美誉满天下。词风的形成与个人生平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年:出生在四川省眉山市。19岁娶王弗为妻。21岁,进京赶考,苏轼进士及第,当时主考官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北宋文坛的开坛宗师,当时欧阳修已50岁了。之后苏轼在政治上步步高升,一直到乌台诗案爆发,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黄州团练副使,虚职,无实权,生活艰辛,靠接济及自力更生度日,在城东开垦一块坡地,自称“东坡居士”,苏东坡名号即从此来,在黄州任职期间,三咏赤壁,写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奠定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地位,以及游览庐山后写下了千古名篇《题西林壁》。

而名词《定风波》也诞生于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我们从他的词可以看到苏轼追求真理,坚定,执着,是他面对打击和不幸的所表现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个时候苏轼把风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由此连想到了自己这些年遭遇的打击和不公。但他没有因为社会的不公而垂头丧气,漠视生活,而是保持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既然不能改变这种现状,还不如欣然接受唱着歌吹着口哨慢慢前行。

手里的拐杖和脚上草鞋胜过骑马。“谁怕”真是霸气十足,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它一生。料峭的春风把他的酒意吹醒,山头上的斜阳却殷殷向迎。他慢慢地往回走,无所谓天气是晴还是雨。这首诗深刻的反应了苏轼顽强的斗争精神。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苏轼一生及其坎坷,但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无处不体现这他的旷达之气,这首词自然也成为了千古名篇。喜欢苏轼。仰慕他的才华,佩服他的幽默,赞叹他的洒脱。跨越千年,苏轼早已经成了中华文明甚至是世界文明的璀璨星河中最闪亮的那一颗,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鼓励我们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苏轼一生及其坎坷,但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当我读了《苏轼词传》,感悟颇深。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也许,真正旷达的人生,无需浓墨重彩,几笔轻描淡写,便可知足常乐。每当为尘事所困,总会想起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

人生修行,,也只是为了抵达一种不可言传的意境,以求心安。所到之处,所见之人,所悟之事,唯有亲历亲尝,方能尽善尽美。如果你感觉自己生活很苦,不妨多读《苏轼词传》,读他的诗词,读他的一生,你也会慢慢发现,生活真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ly/12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