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柳永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赜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怎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

今天和大家再分享一首柳永的词,在柳永当时的朝代,他并没有受到当权者的重视,但是因为他擅长填词,所以在当时比较受歌妓们的欢迎,像柳永这样的书生,在当时被讥为“无行”,但很显然柳永并非像当时士大夫所料想的那样微不足道,他写下的几篇名词,无论是词中的境界还是意象都是一绝,也因此柳词成为诗词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柳词也被后人千古传颂。

就我来看,我们要欣赏这首词,要着眼于开端,看词在开端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气韵。一个“对”字,为我们描写出来的是词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这个时候,天色已经较晚,潇潇暮雨在不停的下,词人放眼望去千里无际。此时时节已经进入秋季,本来就是气肃天清,明净如水,此时又加上这一番秋雨,更是纤埃微雾,显得一澄如洗。而在此意象中又有凄冷之感黯然滋生。仅此开头二句,便令人吟味无尽。

下文紧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在这首词中表达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并不是说词人此刻登高而望,为时甚久。因为这个字是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经过雨涤,时光景物又都发生一番变化,这才是“渐”之神态。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令衣单之游子,有一种无法抵挡的感觉。一个“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加倍峻肃。

在这种时刻,举目关河,寥阔迤通,气势磅礴,然而现在正值秋季,夏日草木昌茂之气已经凋落,秋日肃杀凋零之气已浓,为我们展示的是一片冷落之景象。这时,词人又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这种平常看来平平无奇的词在柳永的词中一经运用,其艺术效果,感染力量,都达到一种极高的境地。

然而,还有一句在后面,曰:.残照当楼

因为词人在前面已经埋下秋雨晚晴的伏笔,所以在这里引出残照并不突兀,但是此句精彩的地方,并不在残照,而是在“当楼”。词人只将“残照”轻轻一提便转到了他所登临送目的高楼上来。如此一笔,不但“残照”集中于一个“焦点,而仿佛整个江天、关河,冷雨,暮风。统统集中于“当楼”一点,词人以这种高极超绝的俊笔,仅仅用这一句话,便将难以形容、无法描述的羁愁暮景,写到至矣尽矣的地步!

再下,又补唯有江水东流,虽未必即与东坡《赤壁赋)所写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全同,但也可见柳永亦非只知留恋光景的浅薄之辈。在词而论,又不可忽略了“无语”二字。着此二字,方觉十倍深沉,百端交集。

过片开端,回笔点明全笔的“背景”是登高临远;虽已登临,却又“不忍”,多了一番曲折、也多一番情致。再以“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一收,也是于最未幅点出全篇题目。倚阑干处,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皆息息相关笔笔辉映。

总之,如我们昨天分享时说的那样,柳永用词,平中见奇。虽然看似平淡,却总能给人们以新奇的感受。在这首词中柳永词笔貌似疏朗,实则绵密。一腔心事,唱叹无端,笔若连环面粗俗之流所及而至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ly/12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