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关于曹雪芹故居之发现北京西郊香山三十八

年在北京西郊香山地区正白旗营外三十八号住宅内发现清代题壁诗文墨迹,引发了曹雪芹故居的各种言论与考证。

年四月四日,三十八号住宅的房主因为修葺房舍,在西耳房的西山墙上发现了一批诗文墨迹。同年五月,中科院文学研究所委托《红楼梦》研究专家吴世昌前去调查。随后,吴世昌写出了《调查香山健锐营正白旗老屋题诗报告》。报告中,吴世昌指出:“老屋墙上题诗,从其内容与字迹判断,与曹雪芹无关。”俞平伯在报告后附言道:“壁上的诗肯定与曹雪芹无关,虽是‘旗下’老屋,亦不能证明曹氏曾经住过。”

香山正白旗三十八号住宅西耳房西山墙上发现的清代题壁诗文,共有十组:古诗七首,对联两幅,散文一篇。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数百首诗、词、曲、赋、酒令、谜语、对联等,读来韵味无穷。但这些诗文多半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写,符合人物的身世、性格和才情。所以严格来说,《红楼梦》中的诗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曹雪芹自身的写诗风格与水平。

目前能够确认是曹雪芹本人诗作的,只有他题敦诚《琵琶行》中的诗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关于曹雪芹诗词的评价,敦诚说:“诗追李昌谷”、“狂于阮布兵”。李昌谷指李贺,他的诗词构思新奇、辞藻瑰丽、傲岸不羁。张宜泉说:“君诗曾未等闲吟”。

从朋友们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曹雪芹的诗词新奇可诵。

香山发现的题壁诗,与曹雪芹的诗风格迥然不同。

一、香山题壁诗文之古诗七首

经考证发现,这七首诗,分别是从《东周列国志》、《西湖志》、《六如居士全集》等书上抄录下来。

题壁诗文上残缺的部分:

有花无月恨茫茫

有月无花恨转长

为人临月境

照花香

“有花无月”的残句,抄的是明代唐寅的七言律诗《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中的一首,原文如下:

有花无月恨茫茫,

有月无花恨转长。

花美似人临月镜,

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寻花步,

携酒花前带月尝。

如此好花如此月,

莫将花月作寻常。

这是唐寅效仿“连珠体”作的《花月吟》,句句嵌入“花月”二字,悠闲自得的文字游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葬花词》等诗文,虽也写了花月,但为的是更好地表现出“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意境。

题壁的七首古诗中的《六桥烟柳》、《鱼沼秋蓉》、《平湖秋月》这三首描绘杭州西湖风景的诗文,都是从《西湖志》上抄录来的。

“六桥烟柳”,是“钱塘八景”之一。题壁者所抄录的是明代凌云翰的《六桥烟柳》,原文如下:

疏柳长烟远自迷,六桥南北带沙堤。

乱分雌霓连蜷卧,深蔽娇莺自在啼。

红出夭桃销处薄,翠愁芳草望中低。

赤栏干外清阴满,曾见苏公过马蹄。

在题壁诗中,原文的“沙堤”被写作“沙湜”,“清阴”被写作“青阴”。其他都相同。

“鱼沼秋蓉”,是“增修西湖十八景”之一。题壁者所抄录的是清代陆秩的《鱼沼秋蓉》,原文如下:

放生池畔摘湖船,夹岸芙蓉照眼鲜。

丽日烘开鸾绮障,红云裹作凤罗缠。

低枝亚水翻秋月,丛萼含霜弄晓烟。

更爱赤栏桥上望,文鳞花底织清涟。

在题壁诗中,原文的“丽日”被写作“旭日”,“鸾绮障”被写作“鸾绮幛”,“凤罗缠”被写作“凤雏缠”,“丛萼”被写作“丛昙”,“晓烟”被写作“晚烟”,“花底”被写作“花低”,其余部分相同。

“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题壁者所抄录的是明代聂大年的一首,原文如下:

曾向湖堤夜扣舷,爱看波影弄婵娟。

一尘不动天连水,万籁无声客在船。

赤壁未醒元鹤梦,骊宫偏熟老龙眠。

朗吟玉塔微澜句,长笑凌空气浩然。

在题壁诗中,因为墙皮剥落,文字残缺不全,能看清的是:

未醒元鹤,骊宫偏热老龙眠。

明吟玉塔微句,然。

显然,这三首诗与《红楼梦》无关,也不能证明与曹雪芹有关。

“途人骨肉”的扇面诗是题壁者抄录自《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原文如下:

富贵途人骨肉亲,贫贱骨肉亦途人;

试看季子貂裘敝,举目亲人尽不亲。

在题壁诗文中,原文“骨肉亲”被写作“成骨肉”,“亲人”被写作“虽亲”。后面署:“岁在丙寅清和月下旬,偶录于抗风轩之南几,拙笔学书。”

题壁诗中,另一首扇面诗是题壁者自写的一首不合押韵的打油诗,署着“学题拙笔”,原文如下:

蒙挑外差实可怕,惟有住班为难大。

往返程途走奔驰,风吹雨洒自啧嗟。

借的衣服难合体,人都穿单我还夹。

赴宅画稿犹可叹,途(徒)劳受气向谁发!

二、香山题壁诗文之对联

曹雪芹在北京西郊居住时,有个好友叫鄂比。鄂比曾送给他一副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

题壁诗中的对联是:“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但这并不能证明此屋就是曹雪芹曾经的居所,只能证明当时在香山民间,确实有这副对联的存在。

在题壁的对联下还有两处六角形的文字,分别是:

困龙也有上天时

甘罗发早子牙迟

这两处文字出处是《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四回的一首诗,前两句是:

甘罗早达子牙迟

迟早穷通各有时

三、香山题壁诗文之散文

墙皮剥落,只能看到一些只言片语。大致可以看出,这篇散文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这一回是苏秦合纵相六国。苏秦贫贱的时候,亲骨肉都变成了道途之人,后来发迹富贵,陌生的路人竟然比亲骨肉还亲密。反映了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

除此之外,散文中还有“泥陷着紫金盆”、“有钱就算能办事”这样的牢骚话。

题壁者的字迹与曹雪芹的《废艺斋集稿》自序的字迹相比,功力、字体、丰韵,都不同。自序的双沟是纯熟的章草,西山墙上的残文,是比较笨拙的行书。

把北京西郊香山这处居所判定为曹雪芹故居,有失考证。可以肯定的是,曹雪芹从中年到去世,贫居西郊,先后在正白旗一带生活与创作,“著书黄叶村”,写出了《红楼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ly/1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