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楼洞志愿军烈士墓位于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占地面积平方米左右。年5月,中南军区在羊医院,1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医院。在创建后的五年里,共收治抗美援朝战争前线伤员和中南军区内部伤病员六批多人,经医治无效死亡名,全部安葬在老营盘茶山上,形成现有的烈士墓。
沉睡半个世纪无人到墓地祭奠
年,余法海被赤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抽调去编书,一位同事跟他说起,在羊楼洞的茶山上,有一片荒凉而沉寂的墓群。余法海禁不住想要去探个究竟。为此,他三次前往羊楼洞,却三次都没有找到墓地,不得不怅然返回。年,余法海第四次来到羊楼洞,这次他终于找到了。
在荒郊杂草之中,一大片孤坟野冢,冷风吹过,阵阵凄凉。斑驳的墓碑上面刻有篆文,但石碑早已风化,根本看不清上面的字迹。余法海买来洗衣粉和刷子,洗刷掉碑上的青苔和泥土,并用红油漆,一个字一个字地把碑文的内容重新描绘出来。他动过手术,不能长时间弯腰,就跪在地上劳作,经常一跪半天,双腿麻木。仅仅是抄碑文,余法海就用了三天时间。
初步了解了羊楼洞墓地的真相,余法海的心情不仅没有轻松,反而更加沉重了。看到档案中的相关记载,站在烈士墓前,他一次又一次扪心自问,这些不为人知的英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客死他乡,几十年了,不仅亲人们不知道,甚至也被社会遗忘,不应该啊!为长眠在羊楼洞的英烈们寻找亲人的念头,就在这一刻涌上了余法海的心头……
为烈士寻亲,余法海卖掉了小平房
一次次寻访,一次次求证。余法海整理出羊楼洞英烈简况:座坟茔,座上刻有墓碑,涉及21个军、35个师、87个团,志愿军占六成,解放军占三成,公安军占一成,分别来自全国24个省、个县,有1名来自台湾花莲,其中还有3位女兵。
余法海将查询的情况写成了一份调查报告,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展了“百封信函、千人协查、万里电波、为烈士寻亲”活动。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如愿,寄出的百多封信,有三分之一因“查无此地”被退了回来。
在家等了好几个月,余法海只收到8位烈士的亲人寄来催人泪下的诉说。他们的亲人大多并不知烈士牺牲了,有的以为他们当了逃兵,有的以为去了台湾,有的家属不但从没享受过烈士待遇,反而因“误会”受过批斗。余法海坐不住了,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我要抓紧时间,能多找一个就多找一个”。出门寻亲,余法海卖掉了小平房。一路为烈士寻亲下来,包括寄信和外出寻亲的费用,余法海已花掉个人积蓄。
寻亲路上,余法海备受感动,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
羊楼洞英烈梁亮城的姐妹们来到羊楼洞时泪流满面,诉说了50年来自己和家人的种种委屈:一同参军的载誉而归,牺牲者被追认为烈士,弟弟却杳无音信。他们家先挂了烈属牌,后来又拿走了,这压得全家人喘不过气来。羊楼洞的墓碑被风雨侵蚀,但记载却依然真切:梁亮城,年3月入伍,53军团见习文教,年6月21日牺牲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医院。寥寥几个字记录了梁亮城本该拥有的荣誉。粱亮城的姐妹们跪在墓碑前泣不成声:我们可找到你了!在这哭声里,她们释放了全家人50多年来埋在肚子里的委屈与不平。
长眠地下50年不为人知,功名被埋没,家人遭误解甚至打击的,在羊楼洞英烈的家人中何止一家,英烈孙兴孝家人的经历更有代表性。年国民党军队到湖南吉首县苗家寨抓壮丁,孙兴孝顶替已有儿女的哥哥当壮丁,从此音信全无,但传言不少,有传随国军去了台湾,有传当了解放军。几十年里,大小运动,总拿孙家说事。这成了父亲一辈子的心病,临终还交代,一定要找到叔叔!在羊楼洞看到刻记有孙兴孝,大冶军分区粮秣员的墓碑时,孙家人悲喜交加地说:这足够洗去我们家几十年的冤情了!
在羊楼洞英烈中还有个张敦梓,余法海为寻找他的亲人,整整花了4年。年1月,山东两家媒体打听到张敦梓在山东邹平县台子镇张博村的亲人:77岁的大嫂、66岁的妹妹以及两个40多岁的侄儿。余法海自费去山东,用光医院护士、如今已73岁的老人郑魁林带泪的回忆:子弹打穿了腮部,张敦梓无法说话,也无法吃饭,只能一勺一勺地往喉咙里送,最后张敦梓靠在郑魁林的怀里牺牲……在名英烈中,张敦梓是牺牲时间最早的一位。
寻找烈士亲属途中发生的尴尬事
年的一天,被大雨淋湿导致生病,医院住了3天3夜,病情得到了控制,但钱花光了,搭车的钱没有了。余法海不敢把自己生病的消息告诉家里,一旦家人知道了,会从此阻止他外出寻亲。余法海曾经在火车站附近当过派出所所长,干警察40多年,从没想过自己会扒车逃票,但这一回的确是没钱回家了。说到这,余法海一脸愧疚:一辈子没干过这么丢人现眼的事!
在5年多的时间里,余法海每年自费近万元,足迹遍布22个省区、86个县市,找到了96位烈士的亲人。
年4月赤壁市政府决定对羊楼洞烈士墓群进行修缮和保护,昔日荒凉的烈士墓群变成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每到清明和建军等节日,都会有学生、驻军和各界人士前来拜祭、凭吊,位英烈不再孤寂。
又是一年清明节,向为中国解放而牺牲的烈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