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师德建设主题活动之
“我与我的学生”征文作品(一)
我的学生,我的幸福
张晓岚
白波东逝,岁月荏苒,在实验外校的一载时光悄然滑过,是谁,让我梦寐难忘?是谁,让我热泪盈眶?又是谁,让我察觉恒久的欢乐与幸福?
——是,我的学生们。
这一载,我与学生互相扶持,互相理解,互相成长,一起领略寒来暑往,一起体味暮来朝去,一起共慨学习的不易,共游知识的海洋,共享成功的喜悦,共感彼时的幸福。
此时此刻,那一个个活泼的身影,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那一道道关切的话语,那一声声亲切的问候,那一个个平平庸庸却又丰富多姿的日子,紧紧地环绕着我,充实着、丰富着、幸福着我的人生。
夏丏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因而,学生的成长之路,有爱,就有成功;班主任的教育之路,有爱,就有幸福。
幸福是温馨的关怀
七月的赤壁,似流火,黎明时,热浪升起;晌午至,则烦躁难安。更不用说身处“大火炉”——教室上课的“园丁们”:上课时,神采飞扬;下课时,汗流浃背。
那天,天高云淡,清晨的阳光洒向大地,大地被“烤成”光辉的一片。初入教室,就有一缕燥热袭来;少时,汗水顺着头发滴下;忙碌中,遽然感到一丝清凉,似甘甜的泉水,涌入心田。抬望眼,就瞥见他——小昊,一个长相俊雅、朝气蓬勃的男生,举着小电风扇,伫立在我身旁,为我带来凉爽,那一刻,吹走的是焦躁,储存的是温情。
倏忽间,原本寂静的教室被下课铃打响了,在我即将跨步走出教室时,一个面露羞涩、文雅端淑的女生——小婷,踱步走到我旁边,轻声细语地说:“老师,现在天气太热了,我们教室又没有电风扇,很多同学手上都有小电风扇,明天,我也给您拿来一个小电风扇吧,我们想办法把小电风扇固定在讲台上,这样,老师上课时就不会大汗淋漓了。”
霎那间,时间仿佛停止行走,那一刻,一句最朴实无华的话语,却是人世间最温馨的关怀,恰似桂花香飘十里,流香溢彩,历久弥新。
幸福是温情的守护
不知何时起,学生们开始叫我“姐姐”。
小A,一个自尊心极强,却不怎么能管住自己的女生。在校,遵规守纪,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可是,一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却让她与父母爆发了大战,家里一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她在日记中写道:“妈妈时时刻刻都在管着我,我就像监狱里的犯人,作业写完之后,稍微娱乐一下:看一下电视,或者玩一下手机,都要被审讯半天,所以,家庭战争不断,浑浊的气氛让我窒息,我在悬崖边挣扎,我开始封闭自己……”
发现她的转变后,我马不停蹄拿出手机,拨出了她家的电话,与她交流,给她温暖,教她方法,让她缓解心中的苦痛;同时,我还及时与她妈妈沟通,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连续一个星期的电话联系,小A终于放下“偏见”,在后来的作文中,她这样写道:“十分贴心的话语让女孩放下芥蒂,十分知心的陪伴让女孩恢复活力,十分耐心的守护让女孩成就幸福,谢谢您,我的老师,我深深地感谢您……”
小B,一位成绩优秀、能力出众,却与妹妹争锋相对、自理能力不强的女生。初谈时,她总是默默拭泪,觉得委屈异常:明明不是她的错,父母却将妹妹的错误归结在她身上(妹妹哭了,她错;妹妹没吃饭,她错。);明明可以写完作业再洗,为什么偏要她先洗,她当天能完成“任务”不就行了吗?
跟她交流后,发觉其实只是姐妹间的小矛盾,是她心思太过细腻,觉得父母太过溺爱妹妹,是以,心觉不公;而她居家又有拖延症,总是想着明日复明日,不想迅捷做完事情。
随之,我与她交谈,打开她的心扉,解决她的问题,告知她家人的重要性、让她通晓拖延的危害性。渐渐地,她懂了、变了、通了。如她妈妈说:“现在小B跟妹妹的关系好了很多,每天晚上已经习惯了不需要我催促就主动去洗澡了,而且作业也比之前要快一些完成了。真是太谢谢老师了。”小B也说道:“老师,在您面前,我道过喜,流过泪,伤过心,诉过委屈,但有您,支持我、了解我、教导我、守护我,您是我最知心的姐姐……”
览着,感着,思着,叹着,不知不觉,无声无闻,温情四溢。
幸福是温暖的鼓励
他——小C,一个聪明、活泼、热情的男生:他常露微笑之颜,常怀宽容之心,常持勇敢之气。但他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孜孜不倦、铁杵成针。
犹记得,那时,正值期末考试;那时,忙碌非凡;那时,他刚整理完一个考场,就被我呼喊着去布置另外一个考场。或许,是忽觉不甘:毕竟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参与考场的布置,为何轮到他?又或许,是感触不足:自己的能力终归不如其他学生,如何担此重任?如何履此职责?
睹见他惊诧的面容,微张的嘴巴,轻挑的眉眼,我灵机一动:“我相信你的能力与实力,就算没有我在场,你也可以发挥领导作用,把考场布置得很好,只因你是小树苗,在不停地成长,终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
须臾间,办公时,就听到小C的声音:“老师,考场已经布置好了,您要去看看吗?”话音刚落,手中的笔驻足了,眼里吐露出会心的笑容。
观赏时,大吃一惊:一尘不染的,是地面;整整齐齐的,是桌椅;有条有理的,是讲台;清晰明确的,是黑板;连门上的温馨提示,他都注意到了。
也许,是那句最简单的“我相信”让他认识了自己的能力;也许,是那句最温馨的鼓励让他领悟到了自己的实力,让他细心备至,激浪前行。
幸福是诚笃的悔悟
“老师,我要向您报告一件事,我们班有同学拿手机到学校来了,她就是小D。”一大清早,就听学生如是说道。随及,一股怒火蔓延到心头,本想严肃处理这件事,以儆效尤,可思索再三:小D是乖巧、伶俐的学生,她拿手机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呢?如果现在去批评她,会不会适得其反呢?或然,我该去悉心地谈谈,然则,闲谈时,她刚毅果决地否认了。
也许是忐忑吧,也许是歉疚吧,她的书信与手机在不经意间放置在我的书桌上:“老师,对不起,我撒谎了,我不是故意要骗您的,我把手机带到学校来了,但我保证我上课没玩,最多看一下时间,而且我手机也没有流量。我需要手机与住院的妈妈联系,如果老师不放心,我可以每天将手机拿过来后由老师替我保管,放学时再还给我,方便我与妈妈联系……”
而后,每天一大早,在办公桌上,都可看见一张“辛苦”的小贴纸,一部“心意”的手机,那是多少诚信与坚持书写下来的,那一瞬间,感动油然而生,既为她父母——有一个孝顺、贴心,饱含寒泉之思的女儿,也为她自己——成为一个知对错、懂感恩、勇担当的人而欢忭,而幸运,而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这一载的班主任教育长路,我将“热爱孩子”珍藏心中,用爱默默守护学生,用爱搭建鼓励的桥梁,用爱宽宥学生的失误,让学生陶醉于进步的欢愉,让自己收获最温馨、最温情、最温暖、最诚笃的幸福!
教师简介
张晓岚,女,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年6月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足够的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做到无愧于自身,无愧于家庭,无愧于学校,无愧于社会。
(免责声明:信息来源寒春兰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文章。)
谢谢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