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打怪兽
一转眼,已是到达赤壁支援的第七日。还记得在家里的那几天,被抖音上的各路逆行者们感动的一塌糊涂,泪流满面。一转眼,我也身置其中,成为了千万个逆行者中的一员,仿佛一夜之间,我们都从一个平凡之人变成了“网红”。
无比荣幸,能够被选中成为此次援鄂医疗的一员。临行前,朋友问我,你不怕吗?我想说,我也是血肉之躯,是孩子的妈妈,是妈妈的女儿,我也害怕。但是当穿上白衣,披上战袍的那一刻,我有那种使命感!我想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都是一样的吧。
无比感恩,所有领导、同事、家人、朋友们给我的嘱托和“平安符”,我已将它们打包装进行囊,现在我们一切安好,勿挂,勿念。而我们也一定会将这些满满的祝福带着回来!
(为了孩子,专门拍的奥特曼姿势)
昨晚和三岁的儿子开视频,小朋友的一句话让我泪目。他问我“妈妈,你怎么又到手机里面去了?”陪孩子的时间太少,总是以开视频的方式在陪伴他。调整了心情,我对他说“妈妈在很远的地方打怪兽呢,打败怪兽,妈妈就回来了!”小朋友一听打怪兽,瞬间兴奋起来,他说“妈妈,我和你一起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没有人是局外人。而我们并不是最美逆行者,我们只是一群普通而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一件对的事!当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岁月,会自豪,会觉得这世间我没有白来过!
这个城市承受了太多,希望疫情赶快过去,如同赤壁的那场风雪,风雪后一定是最美的那片艳阳天!加油武汉,我们会一直与你同在,与子同裳,与子偕行!(市二院李春露)关键词:走亲戚
从到达赤壁的当晚,我们就开始工作。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未知的患者情况,最担心的就是工作没做好,但当我换上一层一层的防护服,进入重症病区,看到患者那一刹那,所有的担心突然间都打消了。我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护理工作,常年面对的都是危急重症患者,看到这里躺着的新冠肺炎患者,我并不觉得他们和我平日里护理过的患者有什么区别,他们都是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需要我密切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关爱的人。在层层防护服下,我们自己都分不清谁是谁,但每一次护理治疗之后,患者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向我们表示感谢,不能言语的老爷爷也会颤颤巍巍地竖起大拇指。此时的赤壁虽然下着雪,但我的内心早已春暖花开。云南对口支援咸宁疫情,那两地就是兄弟城市了,赤壁的患者对我们发自内心的接纳,我觉得从昆明到赤壁,就是来走亲戚,帮帮忙!
这几天,有件事一直堵在我心里。重症监护病房里的一位老爷爷,他和妻子是同一天住进来,老两口的病房就在两隔壁,不幸的是,奶奶来到重症医学科的第三天就去世了,但爷爷一直不知道。我来赤壁上班的第一天,爷爷就告诉我隔壁住着他的老伴,让我替他过去多看看,老伴爱干净,让我们多给老太太擦擦,他还说他们一定会好起来,到时候就可以见面了,让老伴别担心。病区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知道奶奶已经不在了,都没有告诉爷爷。昨天,消毒病房时,爷爷突然问:“隔壁怎么没人了?”这会儿,我多么庆幸现在全副武装的样子,老爷爷看不见我的任何表情,咽了一口气,我用平日的声调对爷爷说:“奶奶好起来转科了!”看着老爷爷满是欣慰的笑容,我的内心波涛汹涌,对不起,原谅我这个善意的谎言,奶奶肯定希望你能好好地治好回家!通过几天的工作,我们医院的同仁融为一体。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她们的工作量很大,重症患者救治的压力也很大,但是,她们真的很敬业,还很乐观向上,医院的后面也没回去过。我们的到来让她们看到了希望,也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和信心,脱下防护服,洗手消毒后,我们常常会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这些都是不能言语的情感,加油!我们现在已经是很好的战友,大家约好了,等疫情结束,要一起去领略一下三国赤壁古战场。
今天,已经是到赤壁的第七天,繁忙的工作和自我隔离的需要,队员之间难得见面,偶然遇上了护士长李艳老师,才见面,李老师就抓紧时间询问我这几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特别叮嘱我一定要落实好控感要求保护好自己,知道远在昆明的同事都很担心我们,我们留下了工作合照,让大家放心!在来之前,有人问我,你害怕会被感染吗,我告诉他们,十年的重症临床一线工作经验,我有信心保护好自己,哪怕真的病了,我的同事也会治好我的。现在,各项工作都在有条有理地开展,各级督导监管和指导也很到位,我的信心更足了。来湖北之前,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希望通过这次的考验,我能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在抗击疫情的时候,我看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以硬核的力量和冲锋的精神,快速控制着疫情,保护着我们的人民,这样的党组织,我怎能不向往!我向党组织保证:我一定会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医院徐律)关键词:男护士今天阳光明媚,前天的积雪已化为春水,润物着大地,许静老师站在窗前,看着洒满阳光的街道上,行人屈指可数,心想要是没有这次疫情,此时大街上应该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她不禁陷入了沉思。
今天是我们医疗队到赤壁的第五天,也是她的第二个白班,穿完防护服进入到病房后,许静老师和搭档杨航老师首医院本院区老师首先完成了病情评估以及午间生活护理,紧接着完成相应的重症患者的常规护理,除了被层层防护包裹下的笨重的身体让许静老师觉得呼吸不太顺畅外,这里的工作对于她一个有11年重症工作经验的老护士来说还是能很快适应的,这也得益于杨航老师的帮助。
(脱下防护服的杨航)
杨航是一个年轻帅气但有些消瘦的大伙子,他有着7年的ICU工作经验,也是我们团队中第一个临危受命进入到病区上夜班的老师,他说:“我是男生,让我先上。”我们很钦佩他的勇敢以及他过硬的技术,一天的忙碌在他的脸上,鼻子上都烙上了深深的印记,许静老师开玩笑说:“以后我的饭都省给你吃,把我身上的多余的肉也分你,希望能给你的脸上多些脂肪。”这一天杨航和许静还协助进行了困难血管的穿刺术,着重强化了发生输液渗漏的紧急处理,并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脱下防护服,汗水已经湿透了他们的洗手衣,脸上、手上的压痕、勒痕随处可见。(市一院付婷)来源:健康春城
下载圈,进入专版,可查询赤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实时动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