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鄂州码头乘船北渡登岸至黄冈,近岸但见一峰拔地而起,丹霞地貌的绝崖裸露,岩壁均呈褚赤,这便是赫赫有名的黄州赤壁。
九百多年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遭贬谪黄州,曾泛舟赤壁,举樽酹江月,豪兴勃发,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之古今绝唱,从而使赤壁名扬天下。
赤壁断崖临江,屹立如壁。沿着赭色绝壁前凿修的石级而上,俯览崖下,沙洲肥沃,绿草茵茵,鹭逐江波;仰观崖壁,凹坳之处青竹摇曳,翠松遮蔽,江风过处,顿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史载,风景如画的赤壁,自晋代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古今往来无数名人墨客曾慕名到此。
占地余亩的赤壁楼阁亭台建筑,始于西晋初年,距今已历余年。山上现存的古建筑二堂三楼二格九亭,依山就势,古朴典雅;飞檐重叠,雕栏画栋,极具浓郁的民族风格。
入山门即达二赋堂,由近代书法家程之桢、李开侁先生所书写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大型木刻嵌立于堂内,字迹稳沉刚健,笔力强透的隶书艺术,给人以“划然长啸、“风起水涌”之势魄。吟赋酌句,愈感苏东坡当年“横江东来”,“凌万顷之茫然”的豪放之情。
览古而思幽,一路行走到赤壁矶头,凭栏闲览,亭下壁崖依旧,只是当年“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已不复存。
由于桑田沧海之变,江水冲刷堆积,滚滚长江已向南摆移数里之远,原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矶头,今已落剩变为碧湖一湾,沙渚绿树漫长之地。
细览处,当年怒涛横卷,江浪浊空,拍击岩壁的痕迹犹存,江水所蚀的坑坑凹凹附在崖底之壁岩上。依栏吟史,谁不顿生一股念今怀古之幽思。
也是在此处,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任黄州刺史时,在黄州江边拾到一把折戟,并赋诗一首《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娇”。为此,黄州赤壁也称为“三国周郎赤壁”。
遥想当年,苏东坡在黄州四年居留,忧国忧民,策杖携酒,对樽江月。如今黄州人民用双手改变了山河旧貌,赤壁一带已成为粮棉油的生产基地,百姓安居乐业,同步小康。大江面上,再现“舳舮千里,樯橹穿往”的繁忙景象。若东坡再驾舟赤壁,将会重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往期推荐:
环球文苑|登临鄂州西山
磁山文化遗迹——中华文明之源、“幸福”的诞生地
说家谱:萧氏6种始祖的所指及其内在关系
供稿:萧德健|编辑:萧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