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4日12:00,音乐剧《苏东坡》重磅开票!《蝶恋花·春景》业已上线。
赤壁之上,北宋的风已经吹来,吹醒一个“理想的春天”,去见一个“有趣的灵魂”。
演出信息
剧名:《苏东坡》音乐剧
演出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演出时间:年5月4日-5月8日
演出时长:90分钟
演出票价
/////元
购票方式:可前往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麦官方账号平台购买
用一个夜晚看尽苏东坡的一生
天才的笔一挥,历史的余晖撒向永恒
站在年中华文明之上
打开一扇北宋文化“近代的拂晓”之窗
中国文化“造极之世”的荟萃献演
《苏东坡》音乐剧
18个月精心研磨剧本
18首极易传唱的原创音乐
30+中国音乐剧优秀青年演员
天苏东坡全国足迹实地勘察
多年前浩瀚的历史画卷展开……
以苏东坡一生的经历轨迹为线索
以现代流行音乐演绎他的经典诗词
以前沿的声光电技术
打造美轮美奂的舞台视觉效果
以今人眼光解读“千古第一文人”
笑傲世间的生命密码
震撼重现诗情画意的北宋盛景
00:15人生如梦,从苏东坡的人生折射中
照见更多被历史智慧点亮的普通人
一,《蝶恋花·春景》上线
18首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
以现代审美重构多年前大宋流行歌曲
剧中音乐是重头戏。《苏东坡》音乐剧将在现场呈现18首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以现代审美重构多年前大宋流行歌曲。开票前夕,全新上线了剧中单曲《蝶恋花·春景》。这首歌由剧中主演李想(苏轼扮演者)、任书贤(朝云扮演者)、张馨元(王弗B组扮演者)、李梦珂(朝云B组扮演者)共同演唱,唱出了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对美好时光的歌颂,对生命的热爱,将多年前的宋朝西湖春景图送至我们眼前。
生之美好,在苏东坡的《蝶恋花》里呈现,一个活生生的苏东坡“人间热爱”形象,又活在了此刻的音乐中。
苏东坡如果在现代,应该是一个伟大的电影导演。他很多的词传递出宛若电影语言般的镜头视角叙事、韵味留白和心境转变。例如在《蝶恋花·春景》中,“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画面由远及近,情绪逐渐递增,色彩却逐渐淡去……西湖边春景的绝美景象,便都随着歌声起承转合悠悠唱响,有几分分散漫、几分热烈,又有几分浪漫的无奈。那种懒洋洋又充满生机的春日,那种莽撞又永不后悔的青春,那种美好时光中划过的遗憾和满足,那么微妙又难以言传,都在歌声中尽情传递。
作曲兼制作的沈庆老师说,在写这首歌的时候,他发现了苏东坡更才华横溢的地方:”当我把上下阙的词用旋律搭在一起时,‘天涯何处无芳草’和‘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两句,形成了一个循环问句和相互回答的关系,无论用哪一句做提问,另一句都可作为一个回答来呼应。但是,转换之后,语境与语义则完全不同了。
剧中除了这首《蝶恋花·春景》,还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别徐州》《临江仙》《寒食帖》,九首苏东坡名作的全新谱曲创作;《哭醉翁》《松风亭》《乌台诗案》《徐州大水》《东坡肉》等九首极富风格的全新词曲创作,仅是这18首歌曲呈现就堪称视听盛宴。
以苏东坡一生的经历轨迹为线索,以现代流行音乐演绎苏东坡经典诗词,以现代审美重构多年前苏轼作词的大宋流行歌曲,看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北宋文人荡气回肠的极盛之歌,恢弘与细腻交织出北宋静美的审美肌底,高度复刻北宋风起云涌的时代篇章,唤起中华儿女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愫。
“我长路上见到的那些人,我亦是他们。”
你们看到“我”,就看到了自己。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找到映照自我的影子。
谁是苏东坡?也许,你就是苏东坡。
二,剧情梗概
唱响“千古第一文人”,笑傲世间的生命密码
音乐剧《苏东坡》,以苏东坡一生经历轨迹为线索,以他伟大的艺术作品为素材及主要歌词,进行恢弘盛大的内容呈现,用极具美感的视觉演绎苏东坡一生璀璨的艺术成就,用大众耳熟能详的音乐方式进行表达,展示了“千古第一文人”的辉煌成就、他的“故乡与天涯”、与兄弟苏辙的手足之情,及揭秘这位天才为大众喜爱的“人间热爱、悲悯、豁达”性格由来。同时还着力刻画了欧阳修、王安石等历史名人形象,展现他们的博大胸襟和对国家、民族的挚爱之情。
本剧由国内一线主创制作团队倾力打造,构建了基于北宋时期汉文明审美要素的舞台舞美设计,以当代流行音乐和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应用为先,十八首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优秀音乐剧演员的全新表达,唱响“千古第一文人”笑傲世间的生命密码,震撼重现充满诗情画意的北宋盛景。
三,剧目亮点
90分钟呈现天才苏东坡闪耀流离的一生
国内一线主创制作团队倾力打造
壮阔呈现中国文化
“造极之世”的荟萃献演
90分钟呈现天才苏东坡闪耀流离的一生
感受天才“理所当然”的世界观
走进顶尖舞美设计的高亮瞬间
以现代审美重构多年前
大宋流行歌曲
“三种情”蓄势汹涌
全情复刻千古风流人物
显北宋文人家国情怀和博大胸襟
山高水长,赤壁之上
北宋的风已吹向我们
1,看不够天才苏东坡的一生
脚下是千里江山,眼前是宋室风云。
一个天才的出世,需拿整个大宋王朝来作背景,彼时宋朝,一体两面:一面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立国形势,奠定了今天人们提到宋朝时的“积贫积弱”形象基础;另一面是精神文明昌盛,中国文化达到“造极之世”的近代拂晓时期。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位天才闪耀流离的一生,是繁华宋朝盛世缩影的惊鸿一瞥,雅俗共赏、大放异彩。
《苏东坡》音乐剧把北宋盛景搬上舞台,让我们有了一个鲜活具象“梦回大宋”的有效途径,今人可以行走在历史舞台的咫尺纵深中,寻找天才苏东坡的一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走进剧场通过音乐、舞美去尽情感受和触碰这个千百年来最为“有趣的灵魂”。
这是《苏东坡》音乐剧对苏东坡的人物设定:天才的一生。宋代才俊辈出,愈加凸显苏轼的旷世奇才货真价实,才华登峰造极,名字闪耀千年。音乐剧将用“乌台诗案前、黄州时期、集大成者时期”三个阶段来呈现苏东坡天才的一生,一生闪耀、一生流离、一生“理所当然”。
这样一个惊天泣地的天才,有志气如虹的少年风采,有“马入尘埃鹤入笼”的委屈不如意,有乌台诗案生死一线的绝望困境,写下哀伤至极的中国第三大行书《寒食帖》,不仅打破中国传统审美“乐而不语,哀而不言”的情感制式,也以书法的律动形式充分赋予音乐剧以情感色彩;他汲取光辉灿烂的儒家思想,开创一代豪放词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呈现他行走在纵深中的反省与思考,描写了他从乌台诗案到被贬黄州的心境变化;有走出危机《定风波》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有咏叹自然之美的《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赤壁之上,北宋的风已吹向我们。
《苏东坡》音乐剧对围绕在苏轼身边的人物设定,也都尽可能地展示他们光辉灿烂的一面,而不聚焦阴暗一面,及痛苦的放大展示,也鲜少对奸佞小人的刻画描写。因此在剧中能看到北宋人文版图熠熠生辉的一面: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大家风采;为了理想飞蛾扑火的王安石;对哥哥充满敬爱之情的苏辙;代表“故乡”意象的王弗,代表“天涯”意象的朝云;还有一个对天才充满嫉妒而产生人生错位的平凡人张璪……
千里江山,看不够天才苏东坡的一生,和北宋灿烂辉煌的文化盛景。
人生如梦,从苏东坡的人生折射中,照见更多被历史智慧点亮的普通人。
理想的西园雅集未必存在,但他们能跨越时空来一场音乐剧版的金陵会。
2,“三种情”蓄势汹涌,全情复刻千古风流人物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千古风流人物,看北宋文坛雅集佳话。那是文人境遇最好的时代,一次科举考试也许就能有平步青云的机会。“唐宋八大家”中,北宋文坛就占了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聚焦展现北宋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博大胸襟,是《苏东坡》音乐剧重磅呈现的人文联结。立足于此,《苏东坡》音乐剧着重了对师生情、兄弟情、爱情“三种情”的层层刻画,全情复刻千古风流人物。
首先讲师生情。苏东坡是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指定接班人。苏东坡对欧阳修是极为尊重的,这既是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也是苏东坡对上一代文人的尊重和认同感。苏东坡的天才一面还体现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清楚自己会是千年以后“世界的偶像”。从苏东坡与欧阳修的师生情里,我们一窥当时璀璨的文坛盛景,北宋文人的筋骨风貌和传奇故事,是北宋文人高光时刻的一个动态切割面。
春天,苏东坡第一次“高考”,主考官便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这一年“高考”,是北宋乃至中国千年科举史上星光熠熠的存在,上榜考生有苏东坡、苏辙、曾巩、张载、程颢、吕惠卿、曾布、章惇等,堪称史上最牛高考榜。在这样高手如云的对决中,苏轼一举成名天下知。他的文章与欧阳修当时力矫时弊、重振文风的心意高度贴合,以至于欧阳修激动道:“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
欧阳修认为苏轼将来一定能够盛名于世。他一生为北宋尽心竭力,灯尽油干、倏忽谢世,苏轼作祭文痛悼恩师,写出“哲人云亡,邦国殄瘁”之痛。在欧阳修去世近十年之际,苏东坡三过平山堂感念恩师而写下《西江月·平山堂》——“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往事历历在目,旧时欢聚情境还在,老师墨宝依旧,但却已是物是人非,人生果真如大梦一场空,也许在梦里还能与老师畅谈,问问他,“你做这一切,是否值得?”
这就是剧中苏东坡哭醉翁最感人的一幕,也是师生情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是站在传统的“蜡炬成灰泪始干”角度来赞美和怀念老师,而是动情一问——你值得吗?他不是真的在求一个答案,他当然知道老师的答案是什么。
其次讲兄弟情。苏东坡最好的诗,几乎都是写给弟弟苏辙的。苏轼与苏辙这对兄弟的感情,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典范。他们在为官入仕前,一直都形影不离。直到在苏东坡初仕凤翔的路上,默然惊觉要与弟弟就此告别,竟感到惶恐,以至于他的大脑变得茫茫一片空白,心神恍惚、摇摇欲坠,有诗为证:“登高回首坡垄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他目送弟弟离开,直到再也看不到一丝痕迹。至此,苏东坡开始了怀乡念弟的漫长岁月,两人几乎不间断书信往来。他写出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诗句来宽慰苏辙,道尽了人生如寄的无常和人事聚散的偶然;他写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绝唱来思念苏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流传至今,成为人们中秋必诵的最美诗词。
“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苏辙苏轼有过风雨对床的约定,要在晚年一起回到故乡践行旧约,此后几十年两人都念念不忘,然而世事变迁、人事牵绊,此约未能实现,也成为一种遗憾的常态。苏东坡一生有两大遗憾,一是未能像恩师欧阳修一样找到接班人,二是未能在临终前再见弟弟苏辙一面。也许,这场未能风雨对床的、来自“江南未归客”的遗憾,会在音乐剧里得到一种近乎圆满的展现。
最后是爱情。在《苏东坡》音乐剧中,对王弗与王闰之两位女性做了合二为一的人物设定。而王弗和朝云这两个女性形象,她们分别代表了“故乡”和“天涯”的意象:王弗是故乡,朝云是天涯。这是《苏东坡》音乐剧对于剧中人物关系的全新提炼和表达,希望能够让大家看见耳目一新的人物视角处理,用更为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来诠释、表达、赞颂苏东坡传奇的一生。
王弗去世多年后,苏东坡为她写下了千古第一情诗《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刻骨铭心的思念,成就悼亡情诗的天花板,首创了用词悼亡的先例。“故乡的意象”之于苏东坡,在于秀美的山川河流,在于数次吟诵的家乡风物,在于骑鹤还乡的种种思念,更在于《寒食帖》中“坟墓在万里”的人,那是故乡深深的惦念。王弗,就是苏东坡的“此心安处”,就是他的“故乡”意象。
故乡在左,天涯在右。王弗是苏东坡的故乡,朝云是苏东坡的天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就像苏东坡与朝云情感的高光时刻,是天涯知己的深刻映照。朝云走后,苏东坡“终生不复听此词”(《蝶恋花》)。苏东坡在埋葬朝云的坟墓旁边建了一个“六如亭”,写下“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谈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的对联。朝云,就是苏东坡的绚烂朝霞,就是他的“天涯”意象。
3,天才的世界观:苏东坡的“理所当然”
《苏东坡》音乐剧高度提炼和展示了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和天才的世界观:“理所当然”。
在汴梁,他志气如虹,认为读书就该金榜题名、理所当然要为官报国。“我非田农家,安能事耝耰。又非将帅种,不惯挥戈矛。平生负壮气,岂可遂尔休。”苏东坡天才的世界观从始至终都在践行“理所当然”,读书为求世用,理所当然求一个金榜题名、升官为民。年轻的新科进士,对政治抱着无比的热忱与信心,认为政治改变现实,不仅能为民生谋福祉造一番事业,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是苏东坡的理所当然。
被贬后,他认为当官就是理所当然有升有降,即使历经“乌台诗案”,也没能影响他旷达乐观的心态,并让他完成了“从臣到人”的觉醒,走出中年危机困境和事业的双重打击,真正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被贬黄州后,他认为农民就理所当然该种地。在东坡开荒种地,没钱了理所当然想办法,吃不起羊肉就吃猪肉,发明了流传至今的东坡肉;做太守,理所当然为百姓,在徐州为官期间,亲自镇守指挥民众一起抗洪,留下一座黄楼,为世人传颂……
这些均在《苏东坡》音乐剧中有重要呈现,看见天才苏东坡理所当然的世界观。
4,人生如梦,顶尖舞美设计高亮瞬间
全剧采用最前沿的声光电技术和顶尖舞美设计,来展现令人无限遐想和沉浸式体验的舞台装置。针对不同的剧目场景,有着恰如其分的表达。例如在《蝶恋花》这一幕,跳脱戏剧本身而呈现极美的情感张力;例如通过屏风速度与人物之间的调度表达,来完成行走在纵深中寻找苏东坡的一生的一种意向表达,让现场观众对台上表演实现身行其中、恍然若梦的真实感受……
四,主创团队/演员介绍
国内一线主创制作团队倾力打造
国内一线主创制作团队倾力打造
壮阔呈现中国文化“造极之世”的荟萃献演
出品方:四川三尊大苏传媒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眉山东坡宋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方:北京博生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S.A.G)
共同策划: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
用音乐穿行在苏东坡的一生中,进行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谁是苏东坡?谁是苏东坡?他把宋词的小调变成大江大河的呼啸。谁是苏东坡?他来自四川眉山一生走遍了南北山川。谁是苏东坡?雪堂松风亭载酒堂,黄州惠州儋州……
谁是苏东坡?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看音乐剧《苏东坡》寻找答案吧!也许,这会是一个改变你人生际遇的选择。
“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年5月4日-5月8日
音乐剧《苏东坡》
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院等你让我们相聚在天才苏东坡的人生故事里
用音乐剧的形式,探寻宋词的富矿
抵达“精神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