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感慨人生如同梦一场,在《赤壁赋》中也借“客”之口,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常有学生不明白,这些诗句怎么能体现出苏轼的旷达呢?
其实,面对死亡,除了恐惧,人还可以有积极和洒脱的态度。苏轼即是如此。积极在于,人的生命有限,所以要珍惜现世的时光,积极进取,实现抱负。苏轼将自己与周瑜对比,可以看出苏轼也是有实现抱负、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洒脱在于,放眼历史,看淡得失。你看周瑜当时是怎样意气风发,一时风头无两,可最终还是被时间的长流带走,现在空留下这赤壁遗迹和这滚滚江水、默默的江月,所以人应该洒脱,这些一时的得失对于历史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我们说苏轼的思想里有儒释道三家的融合。因为时光短暂,所以应当积极进取,这是儒家思想;看淡生死,不计得失,这是道家思想;人生如梦,修炼内心,这是佛教思想。这三家思想融合在苏轼的诗文中,散发着别样的光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