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209

钟振振博士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宋]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〇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寓居芜湖(今属安徽)。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殿试第一。尚未授官,即上书请求昭雪岳飞冤案,为秦桧所忌恨。高宗朝,累官至知抚州(今属江西)。孝宗朝,历知平江府(今苏州)、建康府(今南京),因力主抗金,遭主和派弹劾罢官。后被重新起用,累官至知荆南府(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本路军政长官),在任兴修水利,政绩颇著。致仕归乡,病卒,年仅三十八岁。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工诗文,善书法,而尤长于词。今存词余首,有《于湖先生长短句》《于湖居士乐府》《于湖词》等不同名目版本。其词清旷潇洒处酷似苏轼,而爱国诸作悲壮激越,堪称辛(弃疾)派的前驱。

“采石战胜”,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十月,金主完颜亮亲率大军渡淮南侵。十一月,兵临采石对岸。宋中书舍人虞允文往采石犒师,督军迎战。双方舟师激战于长江上凡二日,宋军大捷。完颜亮见此处不得渡江,乃移兵瓜洲(当时在扬州、镇江间长江中),旋为其部将所杀。是役终以金人请和,撤军北还而告结束。详见《宋史·高宗纪》及《虞允文传》。采石,镇名。当时属太平州(今安徽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市。镇在长江南岸,濒江有牛渚矶,亦名采石矶,绝壁嵌空,突出江中。此乃金陵(今南京)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隋灭南朝陈,宋灭南唐,其军皆由此对岸渡江,而后长驱直下金陵。

“雪洗虏尘静”,宋、金采石之战,时在仲冬,战后实曾降雪,故云。虏尘,指金兵南侵时掀起的恶浊尘氛。

“风约楚云留”,据宛敏灏先生《张孝祥年谱》,绍兴三十一年夏,词人卸抚州任,取道鄱阳湖入长江东下,秋冬间留寓宣州(今安徽宣城)。抚州至宣州一线,春秋战国时属楚。约,约束,拦阻。

“写”,表达,宣泄。

“角”,军中号角。

“何人”二句是说,不知是谁在古城楼上吹起了号角,一吐胸中悲壮之气。按,城头吹角,自是军中号令,非号兵可得随意吹之。词人曰“为写悲壮”,盖借此吐露自己闻采石战胜的激动心情。

“湖海平生豪气”,《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东汉末年,许汜指摘陈登为“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而刘备对陈登却十分欣赏。词人这里是以豪放不羁的陈登自比。

“关塞”,当时词人寄居宣州,距江防前线采石不到两百里,故称。

“剪烛看吴钩”,即挑灯看剑之意。剪烛,剪去烛芯烧焦的长烬,使光焰保持明亮。吴钩,春秋时期吴国出产的一种宝剑,尖端弯曲如钩。后用以泛称利剑。此句有渴望上战场杀敌立功之意。

“剩喜”,真喜。

“然犀处”,《晋书·温峤传》载,温峤过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传矶下多怪物,温峤遂燬犀牛角而照之,见水族奇形怪状,甚有乘马车,着赤衣者。按此语涉神怪,本不足凭信,但后人每用为故实。牛渚矶,即采石矶的别名。然,同“燃”。

“骇浪与天浮”,犹言骇浪浮天。

“周与谢”,三国吴名将周瑜与东晋名将谢玄。

“富春秋”,年富力强。语本《汉书·高五王传》载齐哀王遗诸侯王书曰:“皇帝春秋富。”按,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三十四岁。谢玄指挥淝水大战时,四十一岁。

“小乔初嫁”,谓周瑜。语本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按,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娶小乔为妻已十年。言“小乔初嫁”,是为了强调周瑜的年轻,并不符合史实。

“香囊未解”,《晋书·谢玄传》载,谢玄年少时好佩紫罗香囊。其叔父谢安不以为然,但又不愿伤其意而明言制止,乃借游戏赌博之机将香囊赢得,并立即焚毁。谢玄自此便不再佩戴香囊。此句亦是为了强调谢玄的年轻。

“勋业故优游”,是说周瑜、谢玄从容不迫地建功立业。故,本、自。优游,悠闲自得。

“落照”,落日余晖。

“肥水”,即“淝水”,今东淝河,自安徽合肥西北流至寿县八公山南入淮。谢玄率东晋军以寡敌众,在此大破前秦苻坚军,粉碎了他吞并东晋的梦想。

“赤壁”三句,是说当年的赤壁、淝水战场已成为陈迹,夕阳衰草,唤起人们惆怅的历史兴亡之感。渺渺,形容远,兼时空两者而言。

“我欲乘风去”,此句字面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我欲乘风归去”,意境则用《宋书·宗悫传》:南朝宋名将宗悫年少时,叔父宗炳问其志,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击楫誓中流”,晋愍帝建兴元年(),避难江南的祖逖向琅邪王司马睿请求北伐,从匈奴人手中收复中原失地。司马睿以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使其自募甲兵。祖逖乃率部自京口(今江苏镇江)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渡)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见《晋书·祖逖传》。击楫,敲打船桨。中流,流水的中央。

本篇押用一部平声韵,韵脚分别是“留”“楼”“钩”“浮”“秋”“游”“愁”“流”。

作此词时,词人年方三十。他本来就是坚决主战的爱国志士,前方宋军“采石大捷”的喜讯,更加激起了他亲赴沙场,参加实际抗金斗争的渴望。他缅怀东吴周瑜、东晋谢玄等青年将帅力挽狂澜,大破北方强敌的英雄事迹,决心少壮努力,追步前贤,争取在北伐中原,光复神州的战斗中作出贡献。怀古而不肯匍匐于古代英豪的脚下,直欲与之争雄,自有虎掷狮拏的气概。

作者/钟振振编辑/冯晓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zp/11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