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人民网武汉1月8日电1月7日,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历时9个多月时间,湖北省完成了长江干流重点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共布设调查样线条,布设红外相机台,参加调查人员余人。摸清了50种调查物种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绘制了资源分布图。
为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年重点工作部署,湖北省林业局于年3月正式启动了湖北省长江干流重点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
此次调查涉及湖北省沿长江干流39个县(市、区),任务是对有代表性的5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其中野生动物27种,野生植物23种)的资源状况、分布特征进行全面调查,《调查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
采用红外相机调查法,在武汉拍摄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獐。湖北省林业局供图
据介绍,本次调查取得了一些新发现,在浠水策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锤树的新分布点。采用红外相机调查法,在武汉蔡甸区、鄂州梁子湖区拍摄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獐在森林、灌丛、湖岸湿地等不同生境的清晰照片,表明獐的种群在湖北省实现恢复性增长。在赤壁市官塘驿镇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的照片和视频,为湖北省首次野外拍摄到活体,表明白颈长尾雉在该省的分布范围由通山、通城、崇阳等县市向北扩展到赤壁市。(周雯、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