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赤壁新闻
赤壁特产
赤壁天气
赤壁房产
赤壁旅游
赤壁招聘

唐山民俗画卷小山这座大舞台五十

  百转千回的唱腔,如泣如诉的旋律。乐亭大鼓从历史的沧桑中走来,铭刻了唐山人世世代代的生活印记。今天我们跟随作者,聆听乐亭大鼓的余音袅袅……

编著:王伊明

第九章五色风云道人生

第一至第十一节(略)

第十二节乐亭大鼓续曲

小山街道上的露天表演

滦南县大马庄,有个薛家帐子村,年,村民李凤林36岁,还只是个普通农民,随后不到10年里,他几乎走遍了东北的大小城市,以其一口纯正的当地“滩儿腔”乐亭大鼓调,将调料“十三香”唱遍了白山黑水间,也成了将“十三香”包装成大江南北、妇孺皆知商品的最早推介人。乙酉年末,我见到李凤林时,他已在唐山市区落户近20年了。说起以“十三香”发迹的经历,他说那该是唐山大地震的影响了。他略显低哑却厚重的声音,依旧能窥见当年的风采。

他该是每次将百十斤的原料在家加工好,乘车押运到某个城市,再将原料留在旅馆,每次出去带上10来斤,在市场去“表演”的。那真该称得上是表演了,年之后,农民的思想再也不肯圈定在单纯的土地上,李凤林才有了到外面闯闯的想法。他最实际的作法,就是做个小买卖。一直在土里刨食的李凤林选择了成本很低却大众需要很大的调料十三香。

那时市场经济正在起步阶段,一个外地小贩怎么推销出自己并不独特的产品?李凤林的法宝首先是大地震后的唐山人这一特殊身份,人们的同情与爱便成就了他的作为,还有就是评剧故乡一口纯正的“滩儿腔”,他当然不能唱评剧,最适合的音调是变化不多、内容涉及广泛的俚歌——乐亭大鼓调。这种艺术的最高峰是靳文然,李凤林是这样认为。靳先生不是死于地震,而是文革的前两年。靳先生和李凤林是乡亲,两个村又不远,靳先生早年每年都去大马庄演出,李凤林曾谦虚说自己从未曾登过台,但听起来却很着迷,虽说靳先生已去世许多年了,但李凤林能唱上两口儿,也算是水到渠成了。这种与评剧极相近的语言,自然很快会被听惯评剧的东北人接受,李凤林便边卖十三香、边传唱了自己家乡的艺术:

这一包,包的精,各位师傅你听清:我家住在河北唐山滦南县,地震没死来卖十三香。曾记得,76年7月28,凌晨3点蓝光闪,大地震,轰轰隆隆震四方。那天的夜晚异常地静,百姓都在睡梦中,突然间,轰隆一声传巨响,大地立刻断裂层,天翻地覆河水涨,只见那,万丈高楼连根倒,钢筋折断倒流平。万家灯火同时灭,大街小巷传悲声。这边便是哥哥叫,那边又有弟应声,儿喊爹来,母叫女,妻叫夫来夫不应,天灾拆散亲骨肉,大难断了骨肉情。遇难的乡亲多凄惨,只压得筋骨折来血肉崩。幸免脱险的无处去,荒郊野外居身形,天上哗哗下着雨,地上嗖嗖刮冷风。情况多么紧,危在旦夕中。党中央发号召,八方各地救灾情。受伤人员送各地,各地粮油救百姓。各方援助全都到,解放军英勇打先锋,抢险救灾大开展,搭救乡亲脱险情,唐山人民有志气,军民团结建新城……

应该说,这些唱词的内容大伙并不陌生,但异地听一个来自现场的人唱,特别是那么一场空前的大劫难,故事便真实了,何况那时的文娱活动又少,买卖人边唱、边卖的方法自然显得有人缘,再说李凤林还能唱唱新唐山的变化呢,这些让外地人更开了眼界:

10年建设齐努力,唐山旧貌换新容。只见那,一座座楼房平地起,唐钢、开滦变了容,滚滚的原煤运出了矿,一炉钢水似火红。唐山宾馆、新二院,两座高楼紧相邻,唐山饭店平地起,百货大楼在对面迎,一道道大街真平坦,笔直如线无尽头,一排排路灯两边站,一到夜晚亮晶晶。中心广场多宽敞,鲜花绿草长其中,四柱石碑多雄伟,高耸入云矗立在中央,抗震精神它代表,万古流芳传美名。军民百姓一齐动,人人都在贡献中。我为家乡出点力,各尽所能到贵城。“十三香”货真价钱实,能挣点手艺钱我就回家中……

这些又唱到点子了,李凤林一直强调自己能卖得好,其实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货真价实。货都是经他亲手加工的,量多量少他心里有数,在市场上,他是边卖边唱、边包装货的,料也是当场配,一次十几袋,有人买了就当场卖,没人买就放有一边,继续开他的“下一拨”。十三香在全国各地都有“传统配料”,大同小异。关键是一个合理搭配。李凤林的十三香是花椒、大料、干姜、陈皮、肉桂、小茴香、白芷、草寇、山奈、木香、沙仁、肉寇和丁香。卖时的吆喝李凤林是别有风味的,而且他还并不都是随口唱来,他知道自己没有太高文化,该唱的事先都写在了小本本上,试着唱时觉得顺溜了,才出去唱。这多少有些家乡戏“影卷”意思,能写又能唱,李凤林的“戏路”自然就更宽了。他的表演也就更加从容不迫:

小小的纸片方又方,东汉蔡伦造纸张,尧舜和禹开帝业,三皇治世立祖邦。皇帝面前龙书案,圣旨一到定安邦。纸片虽小用途大,各行各业用它忙:南方用它包绸缎,北方用它包糖果,百货商店来包货,医生用它开处方,记者用它来写字,作家用它写文章。改革开放政策好,党的号召写上方。纸片落到我的手,大材小用来包十三香……

开场白照例是天上地下,大开大合,但幕布落下来,就到了他的手里,到了他手里的十三香,这是戏剧里概括的精髓了,也是唐山人的精明,而李凤林的戏核,又是实在而知识的:

花椒好,花椒香,花椒的味道特别长,烧鱼炖肉少不了,煎炒烹炸它最强,凡是做菜它调味,没有花椒味不香。要问花椒产何地,河南开封是家乡。

干姜老,老干姜,干姜越老味越长,人要老了经验广,姜要老了味更香。干姜还能治大病,浑身发冷喝姜汤,要问干姜哪里产,最鲜最美莱芜城。

茴香好,茴香香,大小茴香分两桩,大茴香生来八个角,小茴香生来像麦芒。茴香味道它最好,茴香馅饺子最鲜亮,家里要做豆腐菜,放点茴香最恰当。要问茴香何地产,全国各地产茴香。

木香好,好木香,要说顺气它最强。木须肉,木须汤,汤肉离不开好木香。木香不但香味好,调和百味有特长。木香产在两广地,飘扬过海到它乡,香味传及全世界,五洲四海美名扬。

香白芷,白芷香,解腥去膻最相当。羊眼泡,牛口条,羊心羊肺羊肚汤,搁上一点香白芷,它的味道特别香。止痛祛风治大病,一味多用是特长。要问白芷产何地,山西、陕西是家乡。

十大调料调了个好,十大调料配了个全,要想味道它更美,还有三宝往里添。三种宝,不寻常,沙仁、肉寇、小丁香……

料配好了,一份块八角地卖,李凤林一天都能折腾出10来斤,10天左右,百十斤原料就能告罄,他就回家准备“下一轮”了。

在李凤林十三香的买卖中,唱功绝对是一大特色,这种民间传统的推销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效巨大,而唱功的优劣,则是地域文化的积淀、地域风俗的影响以及个人修养的程度。劝善、尽忠是传统俚歌的核心,李凤林也将这些归于自己过程中的包包的唱腔中:

包起来,裹起来,为做买卖我走出来……包了一包又一包,三国不如把兵交。曹操他把中原占,西蜀刘备把兵招。东吴的孙权占地利,三国鼎立就动了枪刀。诸葛亮他把东风借,赤壁大战把战船烧,曹孟德大败途经华容道,“捉放曹”有这一遭。赵子龙长坂坡前救幼主,张翼德喝断当阳桥,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员将,斩了文丑和蔡阳,古城相会来叙旧,弟兄二人情谊长。三国故事我说一段,再来说说十三香。

还是那样上下五千年的大开合,落下来也还是十三香,所谓百川归海吧!唱十三香,要有古意,更要有新意,新意也体现在自己的经历里,这是一种无形的资本。走过了东北的大大小小城市,年后,李凤林又开辟起唐山、石家庄一线市场,就像他在东北一直将家乡作为背景,现在,他的唱词里也有了明显的“东北痕迹”:

全香佐料调出一个好,全香佐料配了一个全,全凭着各位师傅把名传。往西传到山西省:往南传到云南和四川:往北传到内蒙地:往东传到山海关。过了关,绥中县,锦西锦州紧相连,沟帮子,大虎山,北镇、新民、沈阳站。奉天城,沈阳站,故宫、北陵和东陵,还有南湖小河沿,名胜古迹到处有,三天三夜说不尽,五天五夜唱不完。往南穿,过了苏家屯,就是灯塔县,辽阳一过到鞍山,过了海城本是营口地,金县、盖县、瓦房店,里里拉拉到大连。大连东南有蛇岛,扩建公园老虎滩。顺着海边往东走,往东穿,东沟、丹东、凤城县,抚顺、铁岭到开源,图门一过出了辽宁省,吉林省内走一番。四平、长春、吉林市,图门、延吉转到辉南,海龙本是梅河口,双阳、德惠到辽源。往北走,往北穿,公主岭、白城市,齐齐哈尔到北安,黑龙江省举目看,大庆油田在眼前,石油滚滚似江水,不分昼夜流进关,石油工人干劲大,敢叫日月换新天。札兰屯、诺河市,黑河一过差点到苏联。急急忙忙往回转,急急忙忙往回穿,庄河、金县返回大连,坐上轮船飘过海,下了轮船到了崂山,特产干姜价不贵,打成包裹就返唐山……

李凤林记录的唱段里,拿手的绝活还有大段的自由小唱“十二个月”、“杨家将”、“说十为”等等,这些都是他年已前整理的,后来他不再做十三香的生意了,唱词也荒疏了,现在想再整理些,却记不全了……今年李凤林70多岁了,他卖十三香发了家,也带动了许多人投身这一行业,他第一个退出了这个行业,另辟溪径,多少也留下了些许遗憾。他说,卖了10来年的十三香,市场那么好,自己的牌子又那么亮,怎么就没想到注册一个自己的商标,让后来的市场有了鱼目混珠的机会,更让外省人有了抢注的机会……再想想,其实市场本来就是百花齐放,顾客才是上帝,谁卖都一样,再说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早不用靠街头说唱获得信息了,只可惜那唱儿没有了,好好的一曲乐亭大鼓,自己唱不来,就没处听了……(待续)

  那时候,小山汇集了一批民间艺术家。泥塑,魔术,皮影雕刻……明天开始,我们一起去了解小山艺术之魂。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
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bizx.com/cbfc/162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