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期封面
本期导读
01
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
02
奥林匹克时刻中的艺术
03
中国国家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邀请展:国泰民安——人物画名家作品展在京开幕
04
机构要闻
·赤壁赋新风——中国赤壁文化主题书法篆刻展在湖北赤壁启幕
·哲里木版画作品中的“百年丰碑”
·与大美同行——中国艺术名家慈善画展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
·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亮相中华世纪坛
05
艺术家
王盛烈、李小可、姜宝林、赵奇、刘罡
06
域外艺术
见证美国黑人历史的灵魂画家:从《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看艺术的流媒体传播
07
艺术财富
·一疏一堵——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收藏
·请选择:原作还是NFT?
·从行云作品中赏析中国文人画的“写意精神”
08
副刊
·翁乃强老师的开荒歌
·沈辽《动止帖》释文
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
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建立线上线下文艺评论引导协同工作机制,建强文艺评论阵地,营造健康评论生态,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奥林匹克时刻中的艺术
我们没有在开幕式上看到日本对当代世界影响最为广泛的漫画,能够反映日本传统和现代人文精神的设计文化也几乎不见踪影。但我们利用奥运会这一全球盛事来欣赏优秀艺术的期望倒也谈不上落空。开幕式上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思和对逝者的默哀,令人动容。对于被新冠肺炎病毒蹂躏了一年多的地球来说,奥运会就像一剂心灵上的温良之药,而艺术则是这剂药的药引子。奥运会期间的东京,以线下线上的各种方式,努力地用艺术治愈着伤痕累累的世界。
中国国家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邀请展:国泰民安——人物画名家作品展在京开幕
8月1日,“中国国家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邀请展”之“国泰民安——人物画名家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国风堂开幕,该展览是中国国家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项。本次展览集合了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人物画家名,围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创作了幅大尺寸人物画作。卢禹舜在致辞中表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中国国家画院精心组织筹划了一系列展览和学术活动,希望以自我阶段性总结的形式,通过发挥国家美术团队引领和导向作用的学术活动,来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有分量的答卷。
机构要闻
赤壁赋新风——中国赤壁文化主题书法篆刻展在湖北赤壁启幕
7月29日,在全国共庆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由中国国家画院、咸宁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赤壁赋新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赤壁文化主题书法作品展览”在赤壁市砂子岭公园城市展厅开幕。本次展览在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艺术家的基础上,邀请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百余名代表性书法家参与本次以赤壁文化为主题的书法创作,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在守正创新、追求正大气象的原则下,充分调动艺术家的个性和才华,精心创作了百余件风格多样、意蕴优美的优秀作品。
哲里木版画作品中的“百年丰碑”
7月29日,“百年丰碑——哲里木版画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版画是哲里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呈现形式之一。此次展览是继年哲里木版画第一次于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时隔38年,再一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汇聚了老、中、青三代哲里木版画家的作品,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赞扬美好家乡,歌颂英雄人物,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所走过的光辉历程的近百幅优秀作品。
与大美同行——中国艺术名家慈善画展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
7月20日,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开幕的“美美与共——中国艺术名家慈善画展”,以“美美与共”为愿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献礼,共筑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生态。此次展览由冯远担纲学术主持,邀请冯远、覃志刚、徐里、尼玛泽仁、许钦松、王书平和翟美卿七位艺术家参加,以《易经》为源,将作品归类在“鸿渐”“谦谦”“大有”三个分主题中,还原中国画艺术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展厅采用中国家具、插花的布景配合作品的展出,试图探索“文人情境”的展示空间,唤醒观众的文化记忆,建构美术馆情境中独到的观展体验,实现对东方精神的体认和再发现。
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亮相中华世纪坛
7月17日,“从库尔贝、柯罗到印象派——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真迹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展出了马奈、莫奈、库尔贝、柯罗等36位19世纪艺术先锋的61幅真迹。本次展览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北京邮电大学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军担任展览学术顾问,阿兰·达皮耶、蒋海梅、王青甫、叶强联合策展。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
艺术家
“耕者”王盛烈艺术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李小可的纯净世界”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呈现
姜宝林率众弟子重庆办展论道
赵奇·《可爱的中国》绘画研究展举办
刘罡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域外艺术
见证美国黑人历史的灵魂画家:从《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看艺术的流媒体传播《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的上映,让全世界都有机会了解这位传奇的艺术家。同时期热播的《达·芬奇》,也在欧美观众中引发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一轮大讨论。艺术在流媒体网站上的传播力度,显然远非传统媒体可比。自疫情暴发以来,影院、剧场、画廊纷纷关门谢客,艺术产业借助线上流媒体的力量自救,看上去虽然是不得已的选择,实际也昭示出一种更多可能性的前景。
艺术财富
一疏一堵——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收藏
今年6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征管口径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年第17号)对文物、艺术品资产的税务处理问题进行了规定。这是继去年5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的年第9号公告(关于明确二手车经销等若干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正式实施后,税务总局再次对企业收藏艺术品的税收问题进行了规范。相隔一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两个公告一疏一堵,前者有力解决了拍卖行业特性与一般经纪代理服务增值税管理政策之间的矛盾问题,增强了拍卖在艺术品交易、流转、质押融资过程中的规范性、简便性、高效性,并为相关企业降低了税务成本。后者则使一些投机企业以收藏艺术品之名行避税之实的做法受到一定遏制,促进企业收藏从减税手段逐渐转变为文化塑造与传承的力量。二者在完善整个税务管理体系、规范艺术市场税务操作、提升拍卖企业与收藏企业财务健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请选择:原作还是NFT?
7月14日,英国艺术家达明·赫斯特在HENI官方网站上推出了其首个NFT(非同质化代币)项目——“货币”(TheCurrency)。这套“货币”共由一万个NFT组成,每个NFT对应一件独一无二的实物作品,每幅定价美金。达明·赫斯特希望通过这个过程,探索金钱与艺术背后的价值观念。他认为“货币”不仅仅是由纸本作品和NFT组成,这整个项目也是一件艺术作品,人们通过购买、持有和出售参与其中。“货币”这一项目通过金钱和艺术挑战着“价值”的概念。
从行云作品中赏析中国文人画的“写意精神”
书与画有着相通的血脉,它们的美学理念是一致的、同源的,贵在有书卷气,贵在有意境,贵在能与古人气格及中国文化之精神相通。中国文人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从行云的书法作品中不仅能观赏到那娴熟的笔法和行云施雨、走蛇舞龙般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内在气质。
副刊
翁乃强老师的开荒歌
最近几年,在一些重要的展览活动上还经常邂逅翁老师,他依旧本色不改,八十四五的老人了,还随手拿着小相机,或者挎着单反,随时在抓拍。在